多結交一些“圈外人”

我有個同學,念大學時他就顯得比別的同學懂得多,畢業十幾年後見到他,他還是比我見多識廣。

有一次聊天,他無意中說出他喜歡向不同行業的人吸取新知識。真是一語驚醒糊塗人,難怪他一碰到我就一直和我談我的工作,而我對他那一行卻如同霧裏看花,一知半解。

他告訴我,他在念書時就有這個習慣,除了看報、看雜誌,充實專業知識,他還會想辦法和別的科係的同學聊天,所以有些科係他雖然沒有進修,但多少都懂一些。此外,他也和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同學聊天,所以才到大三,就已像一個在社會上做了好幾年事的人一樣練達。

畢業上班後,他讓這個習慣成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和同一單位,不同專長,不同背景的人聊天,也和不同單位的人聊天,更和非本行的外界人士交朋友。

他的做法是這樣的:

在有聚會的場合,交換過名片後,他會在恰當的時機挑選一個具有新聞性的話題,向他“鎖定”的對象發問。大部分人都喜歡在公眾場合中受到注意,有人發問,當然恨不得把所有時間包下來,好好講個痛快。所以問的問題或許不很專業,但得到的回答卻很專業。而因為這一問,也交到了朋友——那麽多人隻有你問我,當然就對你有特別的印象啦!於是,他會準備第二次見麵。

如果是“非聚會”的一般場合,他會恰當地和對方聊一下,幾乎每個人碰到他,都會很樂意說一些,因為他的發問,給了對方一種“被尊重”的感覺,當然話匣子就關不住。

因此,我那位同學知識麵的“廣博”就不意外了。

他現在是一家外資公司的經理,而他的升遷和他的“習慣”是不是有直接關係不得而知,但沒有直接關係至少也有間接關係,因為對不同行業了解得多,有助於對本行業的判斷和思考,至少朋友多,做事也方便。

對“向不同行業的人汲取新知”,我同學也提出一些要訣。

——要抱著“請教”的態度。誰都不敢自詡是“專家”,但有人向自己“請教”,可能就會輕飄飄起來。你用“請教”捧了他,他不“知無不言”才怪!但要記住,千萬不要和對方辯論,寧可多提幾個問題讓他解釋;辯論不會有結果,而且了解對方的行業才是你的目的,你辯贏了,還會失去可以成為朋友的人!若對方不願和你辯而冷淡以對,你不是更自討沒趣嗎?

——妥善找尋問題的切入點。你總不能開口就說“請你介紹你的行業”吧?太幼稚的問題,對方有時會不耐煩,懶得回答,讓你“滿麵全豆花”!“切入點”如何找?方法是多看報紙雜誌,廣泛了解社會的脈動,例如碰到律師,你就可問他赦免死刑犯的問題。如果一時找不到,從景氣問題下手準沒錯。

——態度要誠懇、認真,不要給人“隻是隨便問問”的感覺。最好能做筆記,對方看你做筆記,想不感動也難。

——不要急於求成。太急於了解對方的行業,會讓地方以為你別有所圖而采取閃躲的態度。先交朋友再了解,這樣就不會打草驚蛇。一次了解一點兒,彼此熟了,自然就可以作深入的了解了。

總之,不要認為和你不相幹的行業就和你的工作不相幹,各種行業都有依存關係的。所以,打開你的心靈大門,去接納各種不同的背景、不同行業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