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專一,精確努力

我們且看一段自述:

“我沒有任何專長,每一方麵都屬於中間水準。有的比水準稍高,有的比水準稍低。譬如體能方麵,我跑得不快,遊泳也勉強;騎馬比較內行,但是離賽馬的技術還很遠。我的眼力很差,射擊往往落空。因此在體能方麵,我隻是泛泛之輩。在文藝方麵,亦複如此。我這一生雖然寫過不少東西,但是每一篇文章都得塗塗改改,苦不堪言。”

這樣的一個人實在並不稀奇,但他究竟是誰呢?他居然是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羅斯福。

這樣一個平凡之人為什麽成了美國四屆連任總統呢?他的成功,關鍵還在於目標專一,朝自己的長處發展,而不是什麽都想做。比如,他知道自己傾向於公眾事務、喜歡組織與領導。他善於訓練自己的能力,使其充分發展與盡情發揮。

所謂專一,也就是目標要明確,不能遊移不定,或朝秦暮楚。一個人若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實現這項明確目標,不管他如何努力做事,都會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船。

愛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是世界公認的,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和他一生具有明確的奮鬥目標是分不開的。

他出生在德國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學、中學的學習成績平平,雖然有誌向科學領域進軍,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須量力而行。他進行了自我分析:自己雖然總是成績平平,但對物理和數學有興趣,成績較好。自己隻有在物理和數學方麵確立目標,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麵是不及別人的。因而他讀大學時選讀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專業。

由於奮鬥目標選得準確,愛因斯坦的個人潛能得以充分發揮,他在26歲時就發表了科研論文《分子尺度的新測定》;以後幾年,他又相繼發表了四篇重要的科學論文,發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性狀外,還具有粒子的特性,圓滿地解釋了廣電效應,宣告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重大變革。

假如愛因斯坦當年把自己的目標確立在文學上或音樂上(他曾是音樂愛好者),恐怕就難以取得像在物理學上那麽輝煌的成就了。

為了避免耗費人生有限的時光,愛因斯坦善於根據目標的需要進行學習,使有限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他創造了高效率的定向選學法,即在學習中找出能把自己的知識引導到深處的東西,拋棄使自己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東西,從而使他集中力量和智慧攻克選定的目標。他曾說過:“我看到數學分成許多專門領域,每個領域都能費去我們短暫的一生……誠然,物理學也分成了各個領域,其中每個領域都能‘吞噬’一個人短暫的一生。在這個領域裏,我不久便學會了識別出那種能導致深化知識的東西,而把其他許多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腦袋、並使其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他就是這樣指導自己的學習的。

為了闡明相對論,他專門選學了非歐幾何知識,這樣定向選學法,使他的立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和正確完成。

如果他沒有意向創立相對論,是不會在那個時候學習非歐幾何的。如果那時候他無目的地涉獵各門數學知識,相對論也未必能這麽快就產生。愛因斯坦正是在十多年時間內專心致誌地攻讀與自己的目標相關的書和研究相關

的目標,終於在光電效應理論、布朗運動和狹義相對論三個不同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愛因斯坦不但有可貴的自知之明精神,而且對已確立的目標矢誌不渝。1952年,以色列國鑒於愛因斯坦科學成就卓著,聲望頗高,加上他又是猶太人,當該國第一任總統魏茲曼逝世後,邀請他接受總統職務時,他卻婉言謝絕了,並坦然承認自己不適合擔任這一職務。確實,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這是他終生努力奮鬥才實現了這個目標的。如果他當上總統,那麽未必會有多大建樹,因為他未顯示過這方麵的才華,又未曾為此目標做過努力學習和奮鬥。

一個人能認清自己的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已確屬不易;更不容易的是能抗拒潮流的衝擊。許多人隻是為了某件事情時髦或流行,就跟著別人隨波逐流,結果找不到自我,隻得追逐一時的熱鬧,而失去了真正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