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經濟危機的財

美國華爾街大亨摩根就曾運用此計,使美國總統乖乖就範。

18世紀70年代,美國爆發了駭人聽聞的經濟危機,倒閉的公司不勝其數。到了18世紀80年代,金融危機的爆發更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國庫空虛,以至於無力償還債務。為挽救危機,政府至少要動用1億美元。

這場危機給了摩根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摩根專門組建了一個辛迪加,專門承辦黃金公債,以給政府解救危機的名義,圖謀高額利潤。

但摩根的條件太苛刻了,美國國會通不過,總統也接受不了。

美國財政部長以發行5000萬美元公債的方式,謀求另一條出路,由於摩根等人的堅決抵製,發行失敗。

總統無計可施,隻好把摩根請入白宮,進行談判。摩根早已探明國庫僅僅剩下900萬美元,已經極度空虛,更是毫不讓步,悠閑地抽著雪茄,以最後通牒的方式逼總統屈服。

要麽接受摩根的苛刻條件,以摩根雄厚的實力來挽救危機;要麽拒絕,任由國家財政進一步惡化。

總統急得坐立不安,每隔5分鍾便借口去洗手間,走到另一間房子中,和財政部長商量對策。

結果,在摩根咄咄逼人的攻勢麵前,在國庫空虛不堪一擊的窘境麵前,總統完全屈服了。摩根拿出巨資幫助財政部渡過了難關,而摩根在承包下的公債交易中淨賺1200萬美元,並從一項特別爭取的國際協議中,得到了更大的好處。

這已不是一般的強盜了,而是大盜、巨盜,趁火打劫居然“劫”到了國家的頭上,摩根真可謂是膽大包天。

雖然絕大多數的商家都不會像摩根那樣膽大妄為,這種發國難財的做法也應該反對,但當競爭對手出現經營上的危機時,趁機大舉出擊,這是法律允許的。

20世紀60年代,中國香港地產業一度大幅滑坡,許多地產公司倒閉,地產市場一落千丈。

麵對地產公司極度混亂、極度困難的狀況,一家叫作“永業企業有限公司”的老板卻果斷地闖入了地產界。幾年後,又重組為“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瞄準那些瀕臨倒閉的地產公司,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大量吃進樓宇和地皮。

一家家地產公司就此消失了,“新鴻基”擁有的樓宇卻越來越多,地皮越來越大。

從1968年開始,地價開始回升,逐漸迎來了地產業的又一個黃金時期。“新鴻基”將所持樓宇高價出售,獲得了5.65億港元的巨額收入。

要知道,到這時“新鴻基”才剛剛成立8年,實際資金僅有300萬港幣。“新鴻基”居然獨霸了香港地區工業樓宇市場,讓市場人士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種“趁火打劫”同樣出類拔萃。“新鴻基”的成功告訴我們:當對方遭遇困境時,不僅要有“打劫”的勇氣,還要有“打劫”的正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