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失敗視作成功的開始

同學們,在我們的印象中,狼的捕獵技巧是不是很高明?但我要告訴你,它們在捕獵過程中的失敗概率也高達90%呢。狼把一次失敗的捕獵行動當做對自己的技能的鍛煉,對下一次成功的準備。狼並不會將這次失誤視為永遠的失敗,而是將其作為下一次成功的開始,在失敗中找原因,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再加上我們自身能力上的欠缺和基礎的不同,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但需要我們能夠正視錯誤本身,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西方俚語】你知道“墨菲定律”嗎?墨菲定律(Murphy'sLaw)是西方常用俚語。

“墨菲定律”:任何事都沒有那麽簡單;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擔心某情況發生,那麽它就更可能發生。

墨菲定律主要是說: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比如你衣袋裏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在想拿出車鑰匙,會發生什麽?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間鑰匙。

這個定律表明,容易犯錯誤是人類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麵,如果真的發生不幸,就笑著應對,關鍵在於不掩蓋錯誤,要善於總結它。

成功的人比我們站得高、看得遠;對於失敗而言,則在於我們被錯誤束縛了手腳,無限地擴大了錯誤的嚴重性,不敢嚐試。任何一種新的突破都始於犯錯,有了突破就有了前進。

【百靈收徒】從前,百靈鳥同時收了夜鶯、烏鴉兩個徒弟,悉心傳授歌藝,希望在它們中間誕生未來的森林歌王。夜鶯的基礎沒有烏鴉好,但是它反複練習,不怕犯錯誤,在百靈鳥的指導下一天天進步。

而烏鴉自視天賦較高,又怕犯錯誤被別人嘲笑,一直不肯開口練習。終於夜鶯學成畢業,成為森林歌王,而烏鴉則一事無成,隻要它一叫就會招來一片怒罵聲。同樣的起跑線上,最終卻是兩個不同的結局。

成長是“與錯誤共生”,我們需要正確地對待犯錯。犯錯誰都不願意,但是不願意嚐試犯錯,才是最大的錯。因為害怕犯錯會失去很多機會。從某種程度上說,“犯小錯誤”就是“獲得成功”的成本:是合理的和必要的。我們不應該縮手縮腳,而應該善於從錯誤中找教訓。

成功人士都善於在犯錯中思考,都在犯錯中成長,循環在大錯——小錯——無錯——成功之間。辯證地說,世界上沒有人不犯錯就隨隨便便成功的,都是經曆了錯誤的嚐試的。

【愛因斯坦的背後】愛因斯坦到4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7歲還不識字,常常犯錯誤。而鄰居的孩子卻很乖,很少犯錯誤。

愛因斯坦受老師批評,鄰居的小孩則經常受老師表揚。那時,老師就斷言,這個孩子實在是太笨了,將來不會有出息。理由是:他腦子老犯錯誤。其實,這隻是他思維不按常理出牌的一個表現。

而最後,愛因斯坦成了舉世著名的物理學家。而那個很乖的、鄰居的兒子卻銷聲匿跡在人群中。

我們從愛因斯坦身上學到什麽?要想學業有成,需要擁有一種勇於犯錯誤的品質。時代是發展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完全照搬前人的經驗,新的時期,境遇的不同使得更多的事情發生的前提發生了改變。

我們隻有不斷地去實踐,不斷地去嚐試,在嚐試的過程中,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因循守舊地思考和行動,表麵看起來不會犯大錯,卻無法得到突破,隻能停留在前輩的水平上,離成功遙遙無期。

但是,敢犯錯不是沒有目的的蠻幹,而是對錯誤有預見和估算的自信,有敢為人先的氣魄。不怕犯錯是對未來的實力挑戰,是探索未來的鋒利寶劍。成功者一般是曾經的犯錯者。

在行動之後,不要抱怨,更不要為失敗找借口。我們要作的是從失敗的行動中總結經驗教訓,爭取在下一次行動中不再重蹈覆轍。

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人靠智慧和能力,率先獲得了成功,也有人因種種失誤經受著失敗的痛苦。但成功和失敗對於一個人來說總是在變化著的。你麵對的究竟是失敗還是成功,看你能否對曾經犯過的錯誤有正確的認識。

如果你麵對新鮮的挑戰敢於犯錯,善於從犯錯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那麽你最後一定會取得成功。

問題:為什麽終於夜鶯學成畢業,成為森林歌王,而烏鴉則一事無成?

參考答案

因為夜鶯的基礎雖沒有烏鴉好,但是它反複練習,不怕犯錯誤,在百靈的指導下一天天進步。而烏鴉自視天賦較高,又怕犯錯誤被別人嘲笑,一直不肯開口練習。

思維小故事

梧桐樹的落葉

在明朝永樂年間的衢州城西,有一個鐵匠鋪。鐵匠得病不久就去世了,留下了妻子楊氏、女兒秀華和一個年邁的母親。鐵匠病逝以後,老母悲痛不已,憂憂患病,最終臥床不起。

為了婆婆可以早日康複,這天楊氏和女兒秀華來到了紫鳳山龍音寺燒香求神。燒完香後,楊氏看看天色已經有些晚了,便讓秀華早點回去。秀華是個聽話的孩子,雖然才16歲,但是已經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挽著母親慢慢地向山下走著。忽然間秀華覺得好像有什麽東西跟在後麵,但是回頭看了看,什麽也沒有發現。當她們回到鋪子裏時,天已經黑了。就在這天夜裏,兩個蒙麵彪悍男子翻進鐵匠鋪的院子裏,將熟睡中的秀華擄走了。當楊氏從驚嚇中醒來時,婆母已連病帶嚇背過了氣,悲禍真是接二連三啊。丈夫病死,女兒被搶,婆婆也不在了,楊氏每天以淚洗麵,幾次輕生,但都被鄰居攔住了。有一天,好心的鄰居陳嫂又來看她,並告訴她說,按察使周新來到了州城,你應該去申冤!當天,陳嫂就陪著楊氏來到了按察院告狀。

楊氏陳述了事情後,周新什麽也沒說,隻是慰問了幾句,便讓她回去等著消息。

周新心想,搶走少女秀華的一定不會是居住在縣城的人,或許是隱匿在荒山野林中的強盜。隨後,他便命令了十幾名捕快喬裝,分兵各路到山林中去搜尋。可是查了數日,沒有任何發現。於是,周新隻好親自帶人出去查尋。

這天,周新帶著幾名捕快查來到了龍音寺附近。他們還沒有走到龍音寺,就已經有人通知了老和尚法允。法允聽說是按察使駕到,急忙讓眾僧迎出山門。

"不知大人駕臨寒寺,老衲有失遠迎,恕罪恕罪!"“不必客氣,本官隻是經過而已,休息片刻還要趕路。”

法允吩咐小和尚端來熱茶,又對周新說道:“周大人剛來州城幾日,就來寒寺巡遊,不知是為何事而來?”

“並無大事,我隻不過是為了一件案子要去山裏查詢。”周新回答道。“為了一件案子?”聽了周新的話,法允臉上的神情頓時失色。

“好,咱們不談這個令人頭痛的事。”周新把碗底的茶根潑在地上,站起身來說:“既然已經來到了這大名鼎鼎的龍音寺,就不能白來。”“什麽?”法允有些驚慌。

“我這個人有個愛好,就是不管走到哪裏,隻要是有名的地方,都要去朝拜一下,感覺這始終是一件趣事。”

“哦,原來是這樣啊。”法允長出了一口氣:“那好辦,我這就領大人到寒寺的周圍看看。”

“那就有勞了。”

然後,法允陪著周新朝寺院裏走去。周新似乎對寺裏的一切都感興趣,一會兒問問這,一會問問那。最後,他們來到了一棵大梧桐樹下。這棵梧桐樹長得雖不很大,但枝杈非常整齊地向周圍伸展著,像一把巨大的傘,立在這裏。樹下,有幾個石桌石凳,可能是專供來此朝拜的人們休息停歇的。幾個人就坐下了,小和尚又把茶水端了上來。突然,一片葉子掉到了到周新的茶杯裏,他頓時一愣。小和尚連忙接過茶杯將茶水潑了。又上了一碗新茶。就在這時,周新貌似發現了什麽,他快速地掃視了一遍眼前,高聲叫道:“來人,把鐵鍬拿來。”

“大人,你這是……”法允問道。

“這棵樹生病了,需要移栽一下。本官從小就喜歡植樹,今天就在這裏向眾位現醜了。”

法允本想製止,可衙役已經把鐵鍬拿來了。周新拿起鐵鍬,指揮眾人挖了起來。法允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神色頓變驚慌。不一會兒,那棵梧桐樹便被挖倒了。大家看見樹坑下麵居然有一具女屍。

周新看著法允冷笑道:“凶手果然是你,還不給我綁了!”“誰敢綁我師父,我一定不會放過他!”兩個麵目凶惡的小和尚從法允身後躥了出來,用鋼刀護住了法允。

周新一聲令下,眾捕快“嗖”地一齊抽出鋼刀,將法允三人團團圍住。法允知道再反抗也無濟於事。隻好讓兩個小和尚順從。

周新把法允三人押回到按察院,經過審訊,法允交代了殺害秀華的經過。

原來,那天楊氏和秀華去龍音寺燒香時,被法允看見了。法允雖然是個出家人,但仍舊色字當頭,看上了秀華。那天晚上,他派那兩個小和尚去鐵匠鋪把秀華搶到寺裏。法允將秀華**過後,怕人發現,就將秀華殺了。法允命小和尚將秀華的屍體埋在坑下,為了不被人發現,又在上麵移植了一棵梧桐樹。法允以為事情遮掩好了,但沒想到還是被周新看穿了。

請問周新是如何發現秀華屍體埋在了樹下呢?

參考答案

由於龍音寺位於山林之中,並且案發當天秀華又去過那裏,所以周新早就盯上了龍音寺。他在寺廟周圍看了看,沒有任何發現,心裏有些失望。正當他坐在樹下喝茶,一片樹葉掉到茶碗裏時,他便從這細微的自然現象中看出了破綻。他再仔細一看,發現地上還有些許落葉,便判定這棵梧桐樹是新移栽的。雖然當時已經立秋,但是,南方的秋天與北方的秋天不一樣。此時正是樹木茂盛之時,又怎麽會有落葉呢?於是,周新命人挖開樹坑,不出所料秀華的屍體真的埋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