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苦與甜

宋代,汴梁城裏有一條甜水的水巷,還有一條苦水的水巷。人們都喜歡吃甜水巷的水,所以甜水巷打掃的很幹淨。另一條苦水巷呢,人們隻用它洗衣服,澆菜地。

在一個夜裏,汴梁城中有一家民房忽然著火,風借火勢,越燒越大,半邊個天空都紅了。

新官上任的開封知府包拯,聽到消息,就立即帶著手下到了著火現場,帶領百姓一起救火。

城中的好多老百姓,拿來水桶和水盆,從四麵八方跑來救火。人群中,有一個很瘦的人問大家:“用苦水還是甜水?”

"當然是苦水啊!"回答他是一個黑臉漢子。

來救火的百姓聽了他倆的對話,都去苦水巷了。這可讓苦水巷立馬變得堵塞不堪,提水的人都進出不得。

包公見了心中一驚,趕緊把手下叫來跟前,下令道:“快去告訴大家,苦水甜水一起挑!”“都一塊兒挑?”領頭的疑惑地看著包公。

“快去傳令!”說完,包公又忽然想起什麽,低聲說道:“把剛才對話的那兩個人都給我抓回來。”

“抓他倆做什麽?”領頭的更疑惑了,“還不快去!”包公生氣地瞪著雙眼。

領頭的帶了幾個手下人去了,他們先傳達了上頭的命令,讓百姓不分苦甜水一起挑。霎那間,水巷邊就變得疏通很多,火勢也迅速得到了控製。領頭的又從百姓堆裏找出了那倆個對話的人,帶到了包公跟前。包拯大聲喝問:“大膽賊人,還不承認罪行?”

撲通一聲,兩個人跪在地上,拚命求饒。

接著審訊,兩人承認火是他們放的。原來,包拯當上開封府尹,那一些地痞無賴不敢妄為,城裏的治安大有改善。這兩個人串通了幾個地痞流氓,要讓包拯瞧瞧顏色,好讓皇帝動怒,罷包拯的官。那樣一來,在城中他們又可以胡作非為了。可是,包青天名不虛傳,慧眼識詭計,看破了他們的伎倆,並把它們繩之於法。

包青天是怎麽看出兩人是縱火犯的呢?

邏輯判斷

包青天想啊,失火了不趕緊救火,還分什麽苦水甜水?當然,問出這話的人雖有嫌疑卻不能說明他是犯人,蠢人也有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但是回答的人那麽肯定地說要挑苦水,事情就很明顯要製造混亂擁堵,以擴大事態及惡果!事實正是這樣,人們都去苦水巷,進,進不去,出,又出不來,還怎麽救火呢?所以,這是他們一個早已預謀設定好的陷阱。結果一審問,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