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賴型性格的改善策略

非健康信賴型個性的改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別讓信賴成為盲從

有一個寓意深刻的民間笑話:一場多邊國際貿易洽談會正在一艘遊船上進行,突然發生了意外事故,遊船開始下沉。船長命令大副,緊急安排各國談判代表穿上救生衣離船。可是大副的勸說失敗。船長隻得親自出馬,他很快就讓各國的商人都棄船而去。大副驚詫不已。船長解釋說:“勸說其實很簡單。我告訴英國人說,跳水是有益健康的運動;告訴意大利人說,那樣做是被禁止的;告訴德國人說,那是命令;告訴法國人說,那樣做很時髦;告訴俄羅斯人說,那是革命;告訴美國人,我已經給他上了保險;告訴中國人,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這則笑話令我們捧腹之餘,不難引發有關各國文化差異的思索,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是比較喜歡盲從的。這個笑話可能有些誇張,但中國人喜歡盲從的特點在現代生活中卻不乏實例。

最典型的是前幾年流行的山地自行車。該車型適宜爬坡和崎嶇不平的路麵,在平坦的都市馬路上卻毫無用處。山地車骨架異常堅實沉重,車把僵硬別扭之至,轉向笨拙遲緩,根本無法對都市複雜的交通做出靈巧的機變。一天折騰下來,腰酸背痛;加上尖銳刺耳的刹車,真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放著好端端的輕便車或跑車不騎,卻要弄上一輛如此的笨拙之物,好像一個人丟下良馬,偏要騎那笨牛一樣。時髦先生們頭戴耳機,腰挎“隨身聽”,腳踩山地車,一身牛仔服,似乎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卻一塌糊塗,而這份瀟灑背後的代價和感受,又會向誰去訴說呢?

但是,假如把時髦比喻成一座令人心旌搖**的山峰,山地車的功能便昭然若揭了。追趕時尚,大約就像騎那山地車一樣,即便累你半死,也是心甘情願。究其根源:“為什麽這樣?”必答曰:“別人都這樣!”

盲目從眾已無法在當今的社會中立足。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已經同每個人的生存質量緊密相連。競爭的年代,不僅是才能的競爭,更是個性的競爭,你不清楚自己的獨特之處,不了解自己潛在的優勢,就很難憑真本事去參與競爭,就很難在優勝劣汰的環境中顯出實力,那麽你的願望就隻能是奢望。要想施展自我,要想心理寧靜,要想不被別人牽著走,隻有認真地剖析自我,確認自我,勇敢地摔打自我,盡力開發出自我的價值,使自己真正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弘揚自信獨一無二,除了自我凝聚、甘於寂寞外,還需要極大的勇氣。勇氣是為智慧與才幹開路的先導;是向高壓與陳規挑戰的利劍;是同權威和強手較量的能源。

1888年,法國巴黎科學院收到的征文中,有一篇被一致認為科學價值最高。這篇論文附有這樣一句話:“說自己知道的話,幹自己應幹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這是在婦女備受歧視和奴役的19世紀,走入巴黎科學院大門的第一個女性,也是數學史上第一個女教授——38歲的俄國女數學家蘇菲·柯瓦列夫斯卡婭的傑作。在眾多的競爭對手麵前,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我們自身存有的舊觀念,“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說吧!”這句至理名言鼓舞了眾多敢向自己挑戰的人,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敢為人先的真正勇士。

正因為敢與習慣勢力決裂,敢與多數人相悖,新的科研成果、新的應用技術才能層出不窮,才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功,也才吸引了多數人的關注,這是那些有特殊心理素質的人的共同特點。而信賴型個性的人往往缺少這一特點。

▼重建自我本色

一個人抹掉自我本色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去模仿別人,跟著別人的屁股後麵跑,這樣把別人的特色誤以為是自己應該追逐的東西,多半都不能成就大事業,即使成了事,也是沒有什麽特色的。一個人抹掉自我本色等於“慢性自殺”。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阿爾雷德是個胖乎乎的女孩,她的母親非常古板,認為她穿太漂亮的衣服是一種愚蠢,而且衣服太合身容易撐破,不如做得寬大一點兒。阿爾雷德非常信賴她的母親,因此從不參加任何聚會,也沒有什麽值得開心的事。上學後,她也不參加同學們的任何活動,甚至運動項目也不加入。

長大後,她嫁了一位比她大幾歲的先生,但她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她丈夫的家是一個穩重而自信的家庭。她想要像他們那樣,但就是做不到。她努力模仿他們,也總是不能如願。她丈夫也多次嚐試幫她突破自己,卻總是適得其反,她越來越緊張易怒,害怕見到任何朋友,甚至一聽到門鈴聲都會驚慌!後來她徹底地失敗了。她害怕丈夫有一天會發現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場合,她都盡量顯得開心,甚至裝得過了頭,令她非常尷尬,最後她竟然想到自殺。

但她最終並沒有自殺,而是很好地活了下來。

那麽是什麽事改變了這位幾乎自殺的婦人呢?

有一天,她的婆婆和她談到自己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她說:“不論遇到什麽事,我都堅持讓他們保持自我本色……”“保持自我本色!”這幾個字像一道靈光閃過阿爾雷德的腦際,她發現所有的不幸,恰恰由於自己沒有盡力保持自我本色。

一夜之間她變了!她開始嚐試保持自我本色。她首先研究自己的個性,認清自己,並找出自己的優點。她開始學會怎樣選擇和搭配衣服的顏色樣式,以穿出自己的品味。她也開始主動交結朋友,並加入一個團體——雖然隻是一個小團體。當他們請她主持某項活動時,她剛開始很害怕。但是通過每次上台,她都得到了更多的勇氣。盡管這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但現在她已比過去快樂很多。

保持自我本色這一問題,“與人類曆史一樣久遠了。”詹姆士·戈登·基爾凱醫生指出,“這是全人類的問題。”很多精神、神經及心理方麵問題的病因,往往是他們不能保持自我。安吉羅·派屈寫過13本書,還在報上發表了幾千篇有關兒童心理訓練的文章,他曾說過:“一個人最糟的是不能認識自己,並且在身體與心靈中保持自我,”

可是這種模仿他人的現象在好萊塢就相當嚴重。好萊塢著名導演山姆·伍德曾說過,最令他頭痛是幫助年輕演員克服一味地模仿明星的問題,鼓勵他們保持自我。他們每個人都想成為格利高利·派克或克拉克·蓋博,“觀眾已經嚐過那種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誡他們,“他們現在需要點兒新鮮的。”

山姆·伍德在導演《戰地鍾聲》等名片前,多年從事推銷房地產,因此他培養了自己特有的一種銷售員的個性。他認為,商界中的一些規則在電影界也完全適用。完全模仿別人隻會一事無成。“經驗告訴我,”山姆·伍德說,“盡量不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員,這是最保險的。”

保羅·伯恩頓是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主任,他曾談起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麽。他麵試過的人超過6000人,並寫過一本《求職的六大技巧》,所以這個問題很清楚。他說:“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能保持自我。他們常常不能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隻想說出他認為你想聽的答案。”可是那一點兒用也沒有,因為沒有人願意聽一種不真實的虛偽的東西。

威廉·詹姆士曾說過:

一般人智力的發揮不超過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還有些什麽才能。與我們應該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實我們還有一半以上的潛能未挖掘出來。我們隻運用了智力資源的一小部分。人往往都活在自己所設的限製中,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卻常常不能成功地運用它們。

既然你我都有這麽多未加開發的潛能,又何必擔心自己不如其他人。遺傳學告訴我們,你是由父親和母親各自的二十四條染色體組合而成,這四十八條染色體決定了你的遺傳特性,每一條染色體中有數百個基因,任何單一基因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在這世上是獨一無二的。以前既沒有像你一樣的人,以後也不會有。

即使你父母相遇相愛孕育了你,也隻有三百萬億分之一的機會有一個跟你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換句話說,即使你有三百萬億個兄弟,他們也都跟你不同。這隻是猜測嗎?當然不是,這完全是科學的事實。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讀讀這方麵的書。

真正地做你自己!這也是美國作曲家歐文·柏林給後期的作曲家喬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與格希文第一次會麵時,已聲譽卓越,而格希文卻隻是個默默無名的年輕作曲家。柏林很欣賞格希文的才華,以格希文所能賺的三倍薪水請他做音樂秘書。可是柏林也勸告格希文:“最好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你最多隻能成為個歐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堅持下去,有一天,你會成為第一流的格希文。”

格希文接受了忠告,並漸漸成為當代極有貢獻的美國作曲家。

連查理·卓別林這樣的人和許多人一樣,也都曾經有過這個教訓,而且多數人已經付出了代價。

卓別林開始拍片時,導演要他模仿當時的著名影星,結果他一事無成,直到他開始表演出自己獨特的風格時,才漸漸成為被觀眾所喜愛的著名影星。鮑勃·霍伯也有類似的經驗,他以前有許多年都在唱歌跳舞,直到他發揮自己的才能才真正走紅。

當瑪麗·馬克布萊德第一次上電台時,她試著模仿一位愛爾蘭明星,但一直不能成功。直到她還自己以本來麵目——一位由密蘇裏州來的鄉村姑娘——才成為紐約市最紅的廣播明星。

吉瑞·奧特利一直想改掉自己的得州口音,打扮得也像個城市人,他還對外宣稱自己是紐約人,結果隻招致別人背後的訕笑。後來他開始重拾三弦琴,演唱鄉村歌曲,才奠定他在影片及廣播最受歡迎的牛仔的地位。

你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嶄新的、獨一無二的自我,為此而高興吧!歸根究底,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自我的體現。你隻能唱你自己、畫你自己。你的經驗、環境和遺傳因素造就了你。不管好壞,你隻有好好練習自己最擅長的才會在生命的管弦樂中演奏好具有自己風格的樂曲。

▼消除偏見

信賴型的人信賴一個人時,會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不信賴一個人時也是極其固執。

“他這個人還能改得好?!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我看,我們這個單位是搞不好了,這樣差的條件……哼,多大能耐的人來了也不行。”

“嘿!現在物價貴到這樣的程度,價格還能落得下來?還不如過去呢!”

……

上述就是心理學中的偏見,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所謂偏見,指的是盡管沒有根據,然而對個人、集團、人種、國民、主義和製度等等持有的某種惡意感情態度。它是一種不符合事實的、帶有否定情緒色彩的主觀的判斷。

偏見表現出來的態度傾向,往往是一種否定、嫌惡或者疏遠。偏見主體所持的這種態度是可以感覺得到的。如果某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偏見,那麽,總會對其表現出不友好的情感,甚至是采取否定、貶低、回避、遠離、挑剔、壓製等等行為。

偏見是人們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確的反映。偏見在認知方麵的特征,是主體對客體片麵誇大的、“以點代麵”的、絕對化的認識,是知覺和判斷上形成的一種一成不變的僵硬的“刻板印象”。甚至可以這樣說,人類錯誤認識的所有情況,如主觀片麵、孤立靜止、絕對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機械抽象和形而上學、不一分為二、忽視具體情況,等等,都可以在偏見上表現出來。

偏見是比較頑固的、不易改變的態度,往往使人聯想到“偏執”“刻板”“頑固”“僵化”“固執己見”“成見頗深”,等等。就偏見所持者的“動態特征”來看,它表現為不易改變性的特點。

有各種各樣的偏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個人偏見

(1)思想性偏見。這是指政治思想、學術思想上的門戶之見。總認為自己這一派的觀點是如何如何正確,其他的觀點又是如何如何的荒謬,從而采取一概排斥的態度。

(2)習慣性偏見。凡是對於自己習慣了的東西,都認為是合理的、正確的;凡是對於自己不習慣的東西,而對他人習慣了的東西,則往往是認為不合理的,看起來總不是那樣的順心,有時為此要發一些“無名之火”。

(3)情感性偏見。對於與自己關係好的、密切的人的一切所作所為,看起來都是舒服的、正常的,甚至對那些是做錯了的事情,也會感到是可愛的,至少是可以原諒的。在處置上也會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為什麽“情人眼裏能出西施”?為什麽有些領導人會犯“情感代替政策的錯誤”?

對於個人偏見,有人還將它分成有意偏見和無意偏見兩種。

有意偏見指的是出自於個人的私心雜念、為了個人私利的偏見。這種有意偏見並不是起因於個人的模糊認識,而是故意歪曲事實,因而製造種種假象以混淆視聽。譬如,有的私心很重的領導人,總認為他的某個部下的存在,是對他領導地位的“威脅”,因而他的一舉一動都被認為具有挑釁性,具有“搶班奪權”的性質,因而總想方設法進行限製。由於這種偏見的故意性,因而一般對這種偏見的糾正比較困難。

無意偏見是起因於不自覺的認識錯誤所形成的固定化的認識。它與一個人的個人經驗、價值觀有關,也受個體的心理因素、人格特征等等因素所製約。譬如,在改革開放階段初期,由於多年生活習慣的影響,一些中老年人對年輕人跳迪斯科總是看不慣,總認為帶有“資產階級”的情調。然而時間一長,從看不習慣到看得習慣,從看得習慣到自己也跳得習慣了,有的中老年人居然也將它作為自己閑暇生活的一部分。

2.社會偏見

(1)種族性偏見。在種族主義盛行的南非或某些發達的西方國家,白人統治階級將黑人理解為懶惰的、無知的、迷信的和無憂無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德國法西斯主義的排猶太人情緒的鼓動下,猶太民族被認為是狡猾的、吝嗇的、勤勉的、貪婪的和野心勃勃的,因而出現了殘酷迫害猶太人的事件。

(2)民族性偏見。由於曆史上的種種原因或者由於戰爭留下來的後遺症,往往會造成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不正常的心理歧視和矛盾。一個被欺辱的民族對壓迫過他的另一個民族,一般總是持有某種懷恨、戒備和神經過敏的傾向。

(3)階層性偏見。這是由於因為置身於不同的階層所產生的偏見。由於不同階層的思想、觀點、經曆和看法不同,彼此隔閡很深,造成了種種的偏見。例如,在婚姻問題上,那種認為隻有“門當戶對”或“門戶相當”的家庭的子女才能通婚,就是其中的一例。如果違背了這一“祖訓”,就會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

(4)宗教性偏見。宗教與宗教之間,由於信仰的不同,從而產生種種的糾紛,形成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偏見。

(5)社會風尚的偏見。當社會處於大變動的時候,時興新風尚的人會與持舊風尚的人之間產生種種矛盾。其起因就是由於對社會風尚的看法和態度的不同。對某些人來說,由於多年生活所形成的生活態度已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人們為什麽會形成偏見?原因非常複雜。

·起因於社會傳統、習俗的因素。這是社會將習俗、傳統價值觀念,通過社會化途徑逐漸變為社會成員的習慣態度之結果。如果一個國家、社會、民族的傳統文化,長期處於不變的狀態,那麽,在這種文化裏一定會有不少的偏見存在。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家長、學校、朋友和整個社會,都會有意或無意地將這種帶有偏見的內容灌輸給人們。社會成員因此會與社會保持較為一致的看法。例如,“男尊女卑、重男輕女”就是典型的一例。

·起因於人的階級、階層的不同而形成的偏見。由於人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習慣和思想的不同,容易對不同於自己生活特點的人“想不通”,不理解,從而產生偏見。例如,在**中流行的“唯成分論”,或者所謂“可教育好的子女”等,就是階級偏見的一種。

·由於長期生活於某一集團或群體之中,受同一集團或群體的文化影響很深。這樣,對於另一個集團或群體的成員的思想和行為容易產生誤解,從而產生偏見。例如,前麵所說的種族偏見和民族偏見,往往是起因於同一集團的種族主義的文化中。

·起因於無知和愚昧的偏見。有一些人,由於自己的無知,往往將社會中新生的積極因素、新的力量看成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因而很容易成為流言蜚語、猜疑和陳規陋習的俘虜,對新人、新事,這也看不慣,那也不舒服。

·起因於社會發生巨大的變動、自己又缺乏良好的思想準備而形成的偏見。社會巨大變動的必然結果是引起社會文化、心理的變化,這時由於思想準備不足,由於失去了傳統的支柱,失去了對生活的預見,在心靈中焦慮感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容易產生偏見。例如,有些人對改革開放社會的新事物、新現象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甚至認為這些事物統統都是“資本主義”的。

·出於自己對自己生活的小集團、小群體的“忠誠性偏見”。有的人,有時明明知道自己的集團(或群體)的所作所為是不對的,但是,就是因為這個集團(或群體)是“自己的”,因而對於外來的批評,一概認為是敵意的、帶有攻擊的,於是便強詞奪理,進行所謂的“反擊”。

·經常與一些具有偏見的人接觸,由於感染、暗示等機製的作用,受其影響很深,自己也會不知不覺地產生與這些人所持偏見相同的那種偏見。此外,由於“從眾意識”的影響,也說不清什麽原因,作為社會的個體很快地與社會偏見保持某種“共識”。

還有一些偏見是與人的個性心理特征有關。例如,有的人本身具有固執、認死理、拒絕接受新生事物的人格特點。一旦形成某種觀點,很不容易發生變化,一般來說,這些人容易產生偏見。

與上一特征相聯係的是,當一個人的思想呆板、缺乏辯證唯物法和發展論的觀點,以及當一個人形而上學的思想占上風時,容易產生認識論上的偏見。例如,教條主義,僵化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將什麽問題都放在姓“資”或姓“社”的角度上考慮,結果弄得整個社會缺乏活力,究其原因,不能解放思想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麽,應該怎樣消除或避免偏見呢?

第一,要對產生偏見的傳統觀念、社會習俗進行認真地反思。當然,傳統觀念並不是偏見的代名詞。而消極的傳統觀念才是產生偏見的根源。這個問題不解決,偏見就無法得以去除。因此,要對傳統觀念進行認真的反思,要真正地“換腦筋”,要以新的知識、新的思維方式和態度去思考問題。這既是使個體擺脫偏見的積極途徑,也是防止因舊的參照思維方式的摧毀,而導致個體心態失調,陷入非理性之境的需要。

第二,要認真注意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現實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與他關係好的人,很親近的人,告訴他重要的信息時,他就非常注意;而如果提供信息的是與他關係不好的人或者是有成見的人,盡管這個信息很重要,偏見者也不會相信,或者半信半疑。因此,改變偏見的重要方法之一,既要考慮發出信息者的可靠性,更要注意信息本身的可靠性。所謂可靠性有兩個含義,一是信息內容的專業性、權威性;另一個是信息發出者對偏見對象的“可靠性、重要性”。

此外,還要注意對自己所提供信息的多樣性。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實,如果給偏見者提供信息內容的方向,是與偏見的內容是一致的,那麽,隻要提供“單向性”的信息就足夠了。相反地,如果提供的信息內容是與偏見的內容相反,那麽,一定要提供“雙向性”的信息則更為有效一些。第三,要注意自己所持偏見形成的特點。一般來說,偏見者的偏見體係一般與以下因素有關,某種偏見獲得越早,就越難改變;某種偏見的情緒色彩越強烈,就越難改變;某種偏見已經成為偏見者的行為習慣,就越難改變;某種偏見如果與多種需要、複雜需要相聯係,就越難改變,等等。當自己注意到自己所持偏見的這些特點後,更要注意產生偏見的這些特點,有意識地、主動地去克服偏見。

第四,在克服偏見時要注意人際關係的感情特點。要經常有意識地征求他人的意見,如自己在處理人際關係問題時,是不是太富個人的感情色彩?對自己的好朋友是不是不太講原則?對自己平時“不中意”的人是不是一視同仁?一般來說,經常作這樣反思的人,能夠大大地減少自己偏見的程度。

第五,偏見的產生一般與自己所屬群體的各種關係有關。因而當自己所屬的群體與其他群體發生矛盾時,應該理智地分析自己所屬群體的特點。不應該“情感代替理智”,不應該過分地袒護自己所屬小集團的利益,不應該“派性”太強,一定要秉公辦事。

第六,要注意克服自己人格中的弱點。偏見是在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身上發生的,它必然與主體的特點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而言,偏見與人的以下這些因素有關:

·低年齡人的偏見要比高年齡人的偏見更容易改變一些;

·女性的偏見要比男性的偏見更容易糾正,而且更富於情感色彩;

·智能高的人的偏見要比智能比較低的人的偏見轉變更容易;當某個人的偏見內容是與偏見者的需要、目標緊緊連在一起的時候,要轉變這種偏見就比較困難。

·適應性強的、靈活的人的偏見要比呆板的、固執的人的偏見少一些。

總之,有意識地注意自己人格中的弱點,可使信賴型個性的人大大地減少自己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