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旅行者”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站在人類科學巔峰上默默無聞的耕耘,人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麵理解、解說愛因斯坦,但他本人卻認為自己是個“孤獨的旅行者”。如果從這個性格層麵去了解愛因斯坦,也許會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有新的認識。

愛因斯坦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也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知識分子。人們對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讚譽發自內心,出於景仰,因而無論對他的讚美出自什麽樣的角度,都是能讓人接受的。

20世紀人類科學界有兩個現在尚無人能夠超越的偉人,一個是社會科學家弗洛伊德,他為人類貢獻了精神分析學說,把人類對自我的認識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層麵;另一個就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提出的相對論,不但為當代物理學開創了一條新路,開辟了物理學的新紀元,而且還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重新認識。人稱他的相對論是“愛因斯坦的萬有引力定律”。不錯,從20世紀初葉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以來,還沒有哪位科學家的成就能夠與之相媲美。

即便是21世紀的到來,這一認識也沒有人超越。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都是猶太人。猶太民族在人類曆史上曾多災多難,但卻出現了一大批促進人類進步的巨人,馬克思、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是對人類文明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三位猶太人,不管是誰,從任何角度去評價科學家對人類曆史的貢獻,似乎都無法繞過愛因斯坦。《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這樣評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一生,在人類對宇宙認識的貢獻上是無與匹敵的,已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曆史上的科學巨人。”

愛因斯坦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更是一位富有哲學頭腦的傑出思想家。與許許多多著名的科學家一樣,愛因斯坦還是一位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偉大學者。愛因斯坦先後在20世紀有重大政治旋渦的德國和美國居住、生活。他親身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由於他是猶太人,雖然他已經是享譽全球的科學家,也難逃希特勒納粹的迫害和通緝,這一切為他的命運增添了幾分坎坷和不幸。

用偉大、著名來形容愛因斯坦,絲毫不過分,他的科學理論高深莫測,因此對於愛因斯坦也很難全麵認識,和許許多多科學家一樣,在大多數人看來,愛因斯坦有許多常人不能理解或解釋的怪癖。比如,這位聰明絕頂的科學家不修邊幅,差不多人盡皆知。即便是他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仍然不加修飾,頭發蓬亂,以致來求見他的年輕人,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他還經常忘記帶鑰匙,甚至在結婚當天晚上,他帶新娘回去還不得不喊房東老太太開門。移居美國後,愛因斯坦的生活境況改變了許多,但從裝束上,誰也看不出他就是改變科學命運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總是穿著一件灰色的毛線衣,衣領上別著一支鋼筆,就連會見羅斯福總統時,也不穿襪子。但是,這一簡單的、在別人眼中甚至是可笑的生活習慣,不能說明這位偉大科學家豐富、深邃的思想內涵,也不能說明他的獨立人格,更不是愛因斯坦性格孤僻的表現。有個性的科學家才是真正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在科學事業上的投入,並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隻知科學研究,而對其他事情一無所知。愛因斯坦能拉一手出色的小提琴,對音樂有較高的鑒賞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組成,也可以由數學的公式組成。”這句話反映了一個高深莫測的科學家,對世界和音樂之間關係的理解,也已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在愛因斯坦看來,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切實可行的因素之一,而音樂對培養人的想象力又是有直接幫助的。這便是科學和藝術之間的互補關係。這是一個高深的科學家、藝術家對科學和藝術的認識。

尤其是愛因斯坦在科學研究陷入困境時,他總會暫時把研究工作停下來,拉上一段優美的曲子,使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美妙和諧的旋律中,並在其中開啟自己的思路。音樂的功能和作用已經不僅僅是放鬆和休閑消遣,更是一種完美和諧的境界。與傾其全部精力獻身科學研究一樣,愛因斯坦一生都對西方古典音樂癡迷不已。可以說,愛因斯坦同時具備了科學家、藝術家的天賦,隻不過是二者中他選擇了科學。愛因斯坦從不對音樂發表任何議論,而隻是用心靈感受音樂。他以科學家深邃的目光觀察音樂,理解音樂,把物理學和音樂同樣看成美的音符,這是常人所無法進入的崇高境界。

然而,愛因斯坦畢竟是一位科學大師,在癡迷科學、癡迷音樂的同時,一點兒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他雖然不參與社會政治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人生、社會漠不關心,相反,愛因斯坦對人生、社會一直抱有強烈的責任感。他把享樂、安逸稱為“豬欄理想”,認為追求財產、虛榮、奢侈是可恥的。但是,愛因斯坦發現自己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同他自己與社會、與他人接觸的冷漠形成了反差。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因此,愛因斯坦遺憾地稱自己是“孤獨的旅行者”。

愛因斯坦的確有與眾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這似乎能與他取得與眾不同的偉大成就聯係在一起。其中,最值得讓人體會的就是愛因斯坦的孤獨。值得注意的是,孤獨與孤僻不是一回事,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孤獨和苦悶聯係在一起。其實,對那些取得偉大成就、名揚四海的科學家來說。孤獨已不再是一種個性,而是一種境界——他人難以理喻的境界。大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孤獨創造完美,混亂製造麻煩。”結合愛因斯坦的孤獨個性,以及他在科學上創造的完美,用愛迪生的這句話來形容愛因斯坦再恰當不過了。

如果將孤獨作為一個哲學命題來研究,那麽就應該知道,哲學道德是研究人的學問,可以幫助人們解說人生。認識人生,認識自我,實現自我。因此,可以說孤獨與人類緊密相伴,有人類生活,必然有孤獨存在。孤獨是人生的一種現象,更是一種難以達到的境界。孤獨境界的實現,常常是自我的實現。不論是科學家,還是藝術家,當他經過了一場孤軍奮戰之後,取得成功,當他站在自己所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的製高點成為唯一時,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別人體會不到的孤獨,因為這個至高點上隻有自己一個人。過程是孤獨的,結果也是孤獨的。尤其是科學家所從事的事業多屬尖端科研,能為科學家理解已經不是易事,再找其他“有共同語言”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便決定了科學家在追求自己的科研事業時,總不免要與孤獨相伴。愛因斯坦的孤獨,是性格上的孤獨,因為他並不是離群索居者,他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說理解他的孤獨一定要認識他性格上的孤獨。

愛因斯坦性格孤僻。即使他的孤獨與外界發生衝突時,他也隻以沉默做出回答。他對孤獨的解釋是很深刻的,不僅僅停留在表麵。他認為,每一個真正的科學家都是性格孤僻的人。他進一步解釋說,一個有修養的人總是渴望個人生活進入客觀知覺和思維世界。這好像居住在喧囂嘈雜的大都市裏的人,十分渴望到大自然裏尋找一份寧靜、清新的道理是一樣的。愛因斯坦的孤獨充滿了哲理性,已經上升到了超越現實和感官世界的程度。因此,愛因斯坦從未因自己性格上的孤獨感到不安,因為他從心底裏厭惡塵世間的欲望和紛爭。隻有擺脫欲望和紛爭,科學家才能在自己的領域內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自由。而科學家所應當進入的客觀知覺世界,恰恰是無人問津的未知世界。

愛因斯坦愛好音樂,獻身科學,在兩個領域內都有超人的天賦。如果我們從性格的角度去剖析他,就可以看出,當愛因斯坦陶醉於美妙的音樂旋律時,他實際上是在獨自品嚐著音樂給他帶來的無限愉悅和美感。而他在科學領域突破性的成就,也幾乎是在沒有他人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取得的。由此看來,他不但是物理學王國裏“孤獨的旅行者”,還是一位“獨行俠”,“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需要說明的是,即使追求和固守孤獨,也決不意味著愛因斯坦與他人“老死不相往來”。他有自己的朋友,有時也和朋友聚會。

性格的形成與遺傳因素有關,更與成長環境有關。愛因斯坦生於烏爾姆,長在慕尼黑。在那裏度過了14年的時光,這是他一生中充滿幸福、安寧、溫暖的一段時光。雖然雙親為了自己的小本生意慘淡經營,但慕尼黑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卻啟迪了愛因斯坦幼小的心靈。他的父親天生浪漫,常帶家人外出郊遊,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一個人少年時代成長的經曆,往往對後來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在慕尼黑的生活經曆對愛因斯坦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城市的喧鬧與嘈雜與大自然的靜謐形成鮮明的對比,後者深深吸引著年幼的愛因斯坦,使他陶醉,使他沉思,並逐步養成了獨自思考、獨自研究的習慣,以至成為他日後一成不變的生活、科學研究的模式。也是在慕尼黑,愛因斯坦養成了與自己年齡極不相稱的孤獨。但即使是幼年時代,愛因斯坦也沒有因孤獨而產生痛苦和困惑,反倒覺得在這種孤獨中,能夠獲得人格的自由。從這時候,不管是在什麽環境下,愛因斯坦都以孤獨相伴,從不刻意隨波逐流去“隨大流”。因此,愛因斯坦的孤獨性格,實際上是獨立個性、獨立思維的再現,是他人生觀的主要內涵。

如果單從孤獨的個性,去解釋愛因斯坦的成功和偉大是欠缺的,在人類征服科學高峰韻征途中,每一個成功者,都具備了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毅力,這是成功的前提。當然愛因斯坦也同樣如此,他有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也有不獲成功,誓不罷休的毅力,但這一切與孤獨的個性並沒產生非此即彼的選擇,更不是對立的,孤獨鑄就了愛因斯坦獨立的個性。正是在這樣的個性驅動下,愛因斯坦始終如一,不斷探索,孜孜以求,終於獲得了成功。

愛因斯坦在學生時代不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學習成績也很一般。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虛度光陰,他把多數時間都花在了理論物理學上。與所有偉大的科學家一樣,青年時代的愛因斯坦經曆過艱苦卓絕的生活磨煉。在瑞士蘇黎世工業大學讀書期間,他租的小屋到處都擺滿了書,他把讀書視為生命的第一需要,直到饑腸轆轆,實在無法忍受時,才胡亂吃點兒東西。有時,他幹脆三餐合成兩頓飯。由於他父親的生意不景氣,他是在幾個舅舅的接濟下完成學業的。1900年,愛因斯坦終於以比較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畢業文憑,但結果卻是失業的考驗。幾經波折,他在伯爾尼專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8小時以外的全部時間,愛因斯坦都沉醉在他的物理學研究裏。他很勤奮、很發奮,但也過得很艱難。這種艱難有生活上的拮據,更多的是他的主觀努力很難克服的重重困難。他沒有名師指點,缺少最基本的圖書資料,與他終日相伴的隻有那份孤獨——孤軍奮戰的勇氣和實踐。

愛因斯坦性格孤僻,取得的成就也獨特,一個默默無聞的專利局小職員,獲得了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著名的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問世了,愛因斯坦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相對論是迄今為止物理學發展史上第三次革命的主要內容之一。第一次是由牛頓完成的,他創立了牛頓萬有引力學;第二次是由法拉第、麥克斯韋完成的,他們創立了電磁場理論;而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則是第三次革命。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主要涉及質量和運動、質量和能量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一複雜而高深的理論,愛因斯坦用他那舉世著名的公式表示出來:E=mc2。即能量(E)的轉換與相應的質量(m)的轉換分不開;而光速(c)的平方是比例關係,表示質量可以轉換為能量。

愛因斯坦成名之後,他的生活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不僅如此,而且他同妻子的關係一天天緊張起來。他的妻子米列娃也是一位性格堅強的女人,在學術上她也有過美好的前程。但這位大學物理係教師出身的女性對操持家務並不在行。而愛因斯坦除了他的科學研究外,其他一竅不通。因此兩個人彼此之間產生了摩擦,最終導致了愛因斯坦第一次婚姻失敗。後來,愛因斯坦同艾爾莎結婚。艾爾莎是一位遠比米列娃出色得多的家庭主婦,家中的一切經她的調理都有條不紊。然而,這一切對於孤獨性格的愛因斯坦來說似乎無所謂。在他看來,他需要的是寧靜的思考,而不是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他對家中優雅的擺設不感興趣,他的真正的生活空間在一個小閣樓上。在他眼裏,小閣樓才是他的理想所在。他在那裏幾乎與世隔絕,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之勢。愛因斯坦對事業和科學的追求真真正正地通過孤獨表現出來。隻有小閣樓才是他的世界,也隻有在這個單人世界裏,他才能找到自我,和他探索的高深莫測的科學理論。

孤獨往往與傲慢同在,但在愛因斯坦這裏,隻有孤獨,沒有傲慢。因為在他眼中,隻有科學事業,別無所求。他不僅與世無爭,而且與生活無爭,所以,隻要他那顆偉大的心髒還在跳動,他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孤獨。

愛因斯坦在孤獨中獲得的歡樂和寧靜,實在是別人無法體驗和經曆的。愛因斯坦成名之後,各種各樣的應酬、社交活動接踵而至。而這些恰恰是愛因斯坦最頭痛的事情。愛因斯坦生性孤獨,但並不是孤僻傲慢。他心地善良,也喜歡交朋友,隻不過他不願意把太多的時間花在社交上。在他看來,那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他為精神生活的充實與滿足,主動放棄了儀表與穿著上的修飾,似乎隻有從這個角度看待愛因斯坦,我們才可能真正理解他性格上的孤獨。

愛因斯坦的孤獨實際也是一種寧靜,但這種寧靜沒有維持多久,由於納粹的瘋狂迫害,愛因斯坦住進了美國普林斯頓城,他在這裏一直過著安靜的生活。這裏的生活、文化氛圍與他性格相吻合。愛因斯坦在這裏思考著新的、更難的問題。和從前一樣,他願意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時間都用在獨立思考中,他在孤獨中獲得成功,獲得樂趣。但客居美國的愛因斯坦已經無法與世隔絕地實現自己的孤獨。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數不清的演講、教誨一直等著他。一個一直與孤獨為伴,終身向往孤獨的大師,需要克服自己的孤獨,與許多人打交道,實在是勉為其難。愛因斯坦並不是厭倦生活、討厭生活,也不是對生活和社會麻木不仁。他有正義感,有社會責任心、樂於助人,隻不過是他更願意把寶貴時間用在思考問題上,去實現、體會隻有他自己能夠真正理解的孤獨中。愛因斯坦所從事的研究、思考的問題,對於絕大多數物理學家來說是陌生的,一般人則更對他的事業一無所知,對他的性格更難理解。

愛因斯坦的第二個妻子艾爾莎病逝後。愛因斯坦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下他徹底變得孤獨了,孤獨不僅是他的性格、思想境界。20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包括居裏夫人、妹妹瑪婭在內的一些親友相繼去世,對愛因斯坦的打擊很大。1955年4月18日,偉大的愛因斯坦在孤獨中與世長辭,享年76歲。全世界人民都為失去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悲痛。人們用各種各樣的語言,讚頌這位科學家,追念他對科學事業做出的不朽貢獻。

愛因斯坦一生孤獨,在孤獨中完成了偉大的事業。在死後仍然希望保持孤獨。他在遺囑中要求不舉行任何悼念儀式。按照他的意願,他下葬的時間、地點,除了少數的幾位朋友外,他人一概不知道。這種做法,實現愛因斯坦死後也要保持孤獨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