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型性格的改善策略

非健康藝術型個性的人,在個性改善時,需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用理性控製情感

人都是情感的動物,因此如何學會用理性控製情感就顯得至關重要。為什麽這樣講呢?因為一個人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變化的過程中,把握自己的情感,理智地處理各種事情,感情用事是不明智的。對於這一點,恰恰是許多藝術型個性的人所忽略的。

建安初年,二十出頭便文才出眾的禰衡初遊名城許昌。當時許昌是漢王朝的都城,名流雲集,司馬朗、萄攸、趙稚等人都是當世名士。有人勸禰衡結交司馬朗等人。禰衡說:“我怎能跟殺豬、賣酒的在一起。”勸他參拜萄攸、趙稚,他回答道:“苟某白長一副好相貌,如果誰家吊喪,可借他的麵孔用一下;趙某是酒囊飯袋,隻好叫他看守廚房。”這位才子唯獨與少府孔融、主簿楊修意氣相投,對人說:“孔融是我大兒,楊修是我小兒,其餘皆碌碌之輩,不值一提。”由此可見他何等狂傲。

獻帝初年間,孔融上書薦舉禰衡,大將軍曹操有召見之意。禰衡卻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往,還口出不遜。曹操求才心切,為了收買人心,還是給他封了個擊鼓的小官,借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會賓客,命禰衡穿戴鼓吏衣帽當眾擊鼓為樂,禰衡竟在大庭廣眾中脫光衣服,赤身露體,使賓主討了場沒趣。

曹操對其恨之入骨,但又不願因殺他而壞了自己的名聲。便把禰衡送給荊州劉表。禰衡替劉表掌管文書,頗為賣力,但不久便因倨傲無禮而得罪眾人。劉表也聰明,把他打發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裏去。禰衡為黃祖掌管文書,起初幹得也不錯,後來黃祖在戰船上設宴,禰衡無禮受到黃祖嗬斥,禰衡頂嘴罵道:“死老頭,你少囉唆!”黃祖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殺了。當時禰衡僅26歲。

禰衡文才頗高,桀驁不馴,本有一技之長。但是禰衡沒有因為這一技之長而受惠於世。他自恃一點文墨才氣而藐視天下。無端衝撞大權勢人物,最後因誑談而被人宰殺。而戰國時藺相如則是個善控情感的人,他化解了廉頗的怨恨,使趙國強大,將相和的故事傳為美談。

從上述故事中可見,人是不可以被情感左右的。

在人生的長河中,控製情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必“喜怒不形於色”,讓人覺得你陰沉不可捉摸。但情緒的表現絕不能過度,尤其是哭和生氣。如果你是個不易控製情緒的人,不如在事情發生,並將引發你的情緒時,趕快離開現場,讓情緒平靜在再回來,如果沒有地方可暫時“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說話沉默生刻,這一招對克製生氣特別有效!一般來說,年紀越大,越能控製情緒,也不易被外界刺激引**緒波動,所以你也不必太沮喪。

你如果能恰當地掌握自己的情緒,那麽你將給別人留下一種“沉穩、令人信賴”的印象,雖然你不一定能因此獲得重用,或對事業很快就有所幫助,但總比不能控製情緒的人要好!

▼消除空虛感

藝術型個性的人往往都具有一顆敏感透明的心,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不停地探尋著生命的意義。最後,有一些人得出了生命本無意義的答案,他們因此而痛苦、無聊,覺得生活沒意思。而這時,空虛感也常常湧上他們的心頭。

空虛,即無實在內容,不充實的意思。空虛心理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沒有信仰,沒有寄托,百無聊賴。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心裏空虛是令人煩惱的事。為了排除愁緒,擺脫寂寞,有人借酒澆愁,也有人用煙解煩,還有人尋求其他刺激,這些都是愚蠢的方式,並不能填補心中的空虛。精神空虛是一種社會病,它的存在極為普遍。當人們生活失去精神支柱,或因社會價值多元化導致某些人無所適從時,或者個人價值被抹殺時,就極易出現這種病態心理。

個人因素是產生空虛心理的重要原因,若一個人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低,那就會導致整日抑鬱、心靈空虛。再者,有的人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價值存在錯誤的認識,以偏概全將社會看得一無是處,他們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對立起來,隻講個人利益,不盡社會義務,當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過分考慮個人得失,一旦個人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就“萬念俱灰”。當然也還有些年輕人有事業心、上進心和理想,但因與自己的能力和實際處境相差太遠,而陷入“誌大才疏”“心比天高”的窘境之中,因而常感到沮喪、空虛。

人是需要有一點精神的。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理想、有抱負、有誌氣,才能迎接挑戰,有為於世界。從幼稚向成熟過渡的青年時期,正是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這時內心空虛,精神萎靡不振,到頭來隻能落得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下場。

如何走出精神空虛的低穀,使我們的心靈充實起來呢?

1.調整需求目標

有的人心中的空虛往往是在胸無大誌,沒有追求、沒有理想的情況下,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新的內容而出現的。因此,生活目標的調整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製定出生活的長期規劃和近期目標,以求實現,從而調動自己的潛力,就會覺得生活是非常有意義的了。

2.求得社會支持

當一個人處於猶豫與徘徊之時,特別需要有人給予力量,予以同情、理解和支持。隻有在獲得支持時,才不會感得孤立無援。廣交朋友,以求好朋友的勉勵和幫助,這是社會支持的重要方麵。當然親屬之間的支持也是不可少的。

3.從知識中吸取力量

讀書是填補空虛的良方,知識是人類生活與工作經驗的結晶,是智慧的源泉。讀書會使人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使人從寂寞和空虛中解脫出來。人的知識越多,心靈就越充實,生活也就越豐富多彩。

4.從工作中獲得希望

工作和勞動是擺脫空虛的極好措施。因為當一個人的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勞動中時,就會有一種忘我的力量,使人生充滿希望,解除不良心態的痛苦。

5.轉移目標,求得樂趣

除了工作與勞動、學習外,還可以用轉移目標的方法,緩解壓力求得樂趣。通過繪畫、書法、音樂、雕刻、養花等方式,使困擾的心境平靜下來,從空虛的狀態下解脫出來。當有了新的樂趣後,會產生一種新的追求,這就逐漸完成了生活內容的調整,從而體會到生活的意義,並填補了心理的空虛。

▼浪漫不可過度

浪漫,在我們心目中好像總是那麽美麗,以它炫目的色彩,裝扮著我們平淡、枯燥的生活。然而理性還是以它冷酷而嚴肅的法則,剝蝕著我們關於浪漫華彩的外表,而**出它的實質。浪漫實在是一種不適應社會現實的心態,是基於一種不適應於現實環境而受到壓抑的欲望,在客觀上同現實環境抗爭與超越的行為過程與心理狀態。因此,它是一個悲劇的狀態和過程。

浪漫的心態,實際上就是指和周圍所處環境不協調的、別具一格的心態。之所以不協調,在於它的過於理想性,常沉溺於一種虛幻中不能自拔。浪漫者經常帶有一種不適應感——此其心態的本質特點;久而久之變得憂鬱、敏感、脆弱——此其心態的心理特征;這些便決定了浪漫心態的突出的外在特征,即心境的憂鬱與行為的乖張。

浪漫心態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麵的,或遺傳,或生理,或環境,或教育……但這些並不妨礙我們認識浪漫者的本質特征,總結為一句話,即不適應於社會。過於理想性使這樣的人總與社會不協調,而總是與社會不協調,又會加重浪漫者的理想化。因此,浪漫者在現實生活中總免不了失敗與尷尬,他們想得多,做得少,或做不好,其結果便是一事無成。現實生活中的失敗,造成了浪漫性格的憂鬱、敏感與脆弱。內向和敏感導致浪漫者多思多慮,而所思所慮又大多不合乎現實,或白日做夢,或癡心妄想;脆弱即意誌品質不堅定,常表現為外在的極度孤傲與內在的缺乏自信,當他們遇到外在的挫折與打擊,便瘋狂地發作。

藝術型個性的人中不乏過於浪漫的人,他們心存幻想,不重實際,他們總是生活在浪漫的情調之中,總是生活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譬如,這種人為享受浪漫的情調,他們會置幾十年夫妻恩愛於不顧,去追尋自己心目中浪漫的婚外戀;譬如,這種人還會將不切實際的幻想運用於商業經營之中,他們異想天開地計劃從喜馬拉雅山南麓挖出一條隧道,將太平洋的暖風引入青藏高原,使青藏高原變成江南的魚米之鄉。這些過於浪漫的人總是這樣令人不可思議。然而,究其實質,他們是一批將主觀意誌無限擴大化了的人;他們是企圖用主觀欲望戰勝客觀一切的人;他們是把客觀世界主觀化的人。在過於浪漫的人眼裏,自己就是一切。

他們將浪漫看作是私欲的滿足,看作是對他人**裸的占有,因而虛情假意、甜言蜜語、矯揉造作,他們在浪漫的幌子下,給他人設置的是圈套,是陷阱……其實,這是“小人”式的浪漫,他們將滿足個人的物質生活享受,看作是人生的唯一享受,他們信奉“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人間有隔夜”,他們的生活終極是“人生一世,行樂而已”,燈紅酒綠、醉生夢死,一擲千金的奢侈,沒日沒夜的豪賭,瘋狂而不顧後果,所以,這類人極其自私,卑劣,經不住任何的考驗,這種浪漫也實在是為理智的人們所不齒的。

他們將浪漫看作是個人情欲無節製地宣泄,“不愛江山愛美人”“衝冠一怒為紅顏”,認為“情欲高於理性”,隻要是快樂的肉體感受就是好的、善的。現代有不少有權人以隨身帶著漂亮的“小蜜”,作為官場的一種時髦;也有不少有錢人以長期包養“二奶”“小姘”,作為自己有身份的“象征”,這些人到處尋花問柳、拈花惹草,他們的觀念很“新”,整日沉湎於倚紅偎翠、聲色犬馬之中,不以“金屋藏嬌”為恥,反而以它為榮,當今不少有權人為何紛紛栽倒?就是因為他們太“浪漫”,真是“一夢紅顏成野鬼”。

他們將浪漫看作是個人的隨心所欲,他們我行我素,從不安分守己,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個性解放”,自己愛怎麽樣就怎麽樣,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不要紀律的約束,不要規章的限製,譬如,他們進入公共場所,如入無人之境,大聲喧嘩,行為**不羈,也不管他人受得了還是受不了,他人說他幾句,就一百個受不了,輕則說一句:“我個人的自由你管得了嗎?”重則惡語中傷,甚至尋釁鬧事。這樣的浪漫是誰都受不了的。

總之,缺乏文化底蘊的浪漫是低級粗俗的,缺乏道德底線為支撐的“風流”是荒**無恥的,缺乏規範約束的**是無知可悲的。這樣的浪漫隻能給社會帶來危害。

▼遠離孤獨心理

孤獨,並不單純是獨自生活,也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可能並不感到孤獨;而置身於大庭廣眾之間,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

心理學家菲思認為,真正的孤獨,往往產生於那些雖有肉體接觸,卻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婦之間。事實上,不管你是已婚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於人群中,或者是獨居一室,隻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周圍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會體會到孤獨的滋味。

藝術型的人,大都心性極高,卓然傲世。於是,他們在曲高和寡中,日益把自己與外界隔絕起來。他們需要戰勝孤獨。戰勝孤獨的秘訣何在呢?

1.戰勝自卑

因為自己覺得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就不敢跟別人接觸,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種孤獨狀態。這就跟作繭自縛一樣,要衝出這層包圍著你的黑暗,你必須首先撕破自卑心理織成的繭。

其實,你大可不必為了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而憂思重重,人人都是既相同又不一樣的。隻要你自信一點兒,鑽出自織的“繭”,你就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同樣存在弱點,完全不必自卑大膽地跟別人交往溝通並不是一件難事,那時你就不再孤獨了。

2.與外界交流

獨自生活,並不意味著與世隔絕。一個長年在山上工作的氣象員說,他常常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人家,可是他的身邊卻沒有人可以傾訴,所以他就用打電話發郵件來滿足自己的這一要求。

當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翻一翻你的通信錄。也許你可以給某位久未見麵的朋友寫封信;或者是給哪一個朋友掛個電話,約他去看一場周末的電影;或者是請幾位朋友來吃一頓飯,你親自下廚,炒上幾個香噴噴的菜,這都別有一番情趣。

跟朋友的聯係,不應該隻是在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要知道,別人也都跟你一樣,能夠體會到友誼的溫暖。

3.為別人做點兒什麽

同人們相處時所感到的孤獨,有時候會超過一個人獨處時的10倍。這是因為你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就好像跟你突然來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度一樣,無法與周圍的人進行必要的交流,也無法進入那種熱烈的氣氛裏麵,你不由自主地覺得自己很孤單,而他們之中的那種熱烈氣氛更是襯托出你的冷落。為別人做點兒什麽,這很有好處。

記住:燃起一把溫暖別人的火,也會溫暖你自己。

4.愛自然,走入社會

一些習慣了孤獨的人,很會充分地享受孤獨提供給他的閑暇時光。他們卻不知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活動,都是充滿了樂趣的,而孤獨使你無法充分領略它們的美妙之處。這種福分,不是那些忙忙碌碌的人可以享受到的。

許多飽嚐過孤獨痛苦的人都說,當他們遭到厄運的襲擊,而又不能夠向人傾訴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走到江邊去,讓清爽的江風吹著,心情就會漸漸地開朗。有一個感情豐富的女孩子說,她常常跑到最熱鬧的街道上去,她覺得隻要置身於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就會忘掉自己的寂寞。

5.確立人生目標

也許,早在原始社會人類就過慣了群居生活,所以現代社會才有了“孤獨”這樣一種世紀病。一個人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樣,害怕被別人排斥,害怕在不幸的時候孤立無援,害怕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旁人的理解……總之是一種內心的恐慌,似乎人類的心靈越來越脆弱了。

要想從根本上克服內心的脆弱,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給自己確立一些目標和培養某種愛好。一個懂得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麽的人,是不會感到寂寞的;同樣,一個活著而有所愛、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怕寂寞的。

當然,“孤獨”本身是一個中性詞,適度的孤獨可以使人有機會深刻地思考,我們在此所說的“遠離孤獨”,是遠離那種自我封閉的孤獨。

▼適應社會環境

藝術型個性的人對生活存在著較多的幻想,他們大多不知道如何適應社會環境。

適應本身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即順應的意思,其實質是人們為了生存而與環境之間發生的調節活動。由此可見,適應水平直接影響了人的生存,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

要能很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環境,首先必須了解適應社會環境都有哪些形式。總的來說,適應社會環境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改造環境,使環境合乎我們的要求;其二是改造我們自己,去適應環境的需要。無論哪種形式,最後都要達到環境與人自身的和諧一致。

適應社會環境的問題非常廣泛,比如,剛從大學畢業到公司工作的大學生,到了新的環境,接受新的任務,接觸新的同事,凡此種種與大學生活都不相同。有的人很快適應了環境,工作順利開展起來;有的人則相反,處處感到陌生,不是工作出問題,就是人際關係緊張,弄得整天悶悶不樂,置身於苦悶之中不能自拔。顯然,前者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強,後者則較差。

究竟怎樣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呢?

主動接觸現實環境。也就是說必須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客觀環境的現實,既不逃避現實,也不做無根據的幻想,從而把自己置於這個環境之中,了解它、掌握它,並進一步改造它。

積極調整,選擇對策。要從主觀上要采取積極態度,不是消極等待,在選擇對策時應當審時度勢,選擇相應的對策。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製定出生活的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以求實現,從而調動自己的潛力,這樣就會覺得生活是非常有意義的了。

取得社會支持。一個人隻有在獲得支持時,才能覺得不是孤立無援的。而廣交朋友,得到好朋友的勉勵和幫助,這是社會支持的重要方麵。當然親屬之間的支持也是不可少的。

▼克服自我封閉心理

過分、浮誇的感情當然不可取,但我們不能因此對生活中真正打動我們內心的人和事也裝作視而不見。把自己的感情封閉起來,戴上所謂成年人的千篇一律的麵具去生活,隻會使我們的生活陳舊過時,失去活力。

人類的內心世界是由感情凝結而成的,所以我們才能在鄰居或朋友之間建立起誠摯的友誼;才能在夫妻間建立起美滿的婚姻和家庭;社會也才能通過感情的紐帶協調轉動。真摯的感情無影無形,但它卻比任何實際的東西都更有價值。正因為如此,尋找失落的童年時的笑聲和真情,也才會成為人們曆盡磨難後的安慰和夢想。

當藝術型個性的人要壓抑自己的感情,想把它封閉起來時,有必要反躬自問:我怕的是什麽?我為什麽不能更自由、更真實地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生活在偽裝的麵具後?

為了你生活得更快樂,更有意義,請摘下你的臉譜,重視你的內心,並做到以下幾點:

1.信任他人

如果你對新結識的人表現冷淡,這往往意味著你對人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覺已被自我封閉的重壓毀滅了。那麽,你就不會從你周圍的人群中獲得樂趣。

這時,你應該放鬆自己緊張的生活節奏,不妨和初次見麵的人打打招呼;或者在你常去買東西的小店裏和售貨員聊聊天兒;或者和剛結識的新朋友一道參加郊遊。可努力尋找童年時交友的感覺,信任他人和你自己,而不要每時每刻都疑竇叢生。

2.學會對自己說:“沒關係”

孩子們常常發出輕鬆愉快的笑聲,他們的煩惱從不悶在心裏。我們常常會被生活中各種各樣傷腦筋的事壓得兩腿打戰。其實,生活中果真有那麽多的煩惱嗎?許多事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隻是我們把它放大了而已。我們要學會對自己說“沒關係”,這樣,我們的生活裏就會常常充滿開懷的笑聲。

3.順其自然地去生活

不要為一件沒按計劃進行的事而煩惱,不要為某一次待人接物的禮貌不夠周全而自怨自艾。如果你對每件事都精心策劃,以求萬無一失的話,你就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感情緊緊封閉起來了。你生活得太累太緊張,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小時候是一副什麽樣子了。

應該重視生活中偶然的靈感和樂趣,快樂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價值標準,有時能讓自己高興一下就行,不要整日為了一個明確目的,或為解決某一項難題而奔忙。

▼別自尋煩惱

傷感悲傷的藝術型個性的人,常常自尋煩惱,將自己裝入一個無形的、痛苦的籠子。

任何自尋煩惱的習慣都是在自己折磨自己。一個人完全沒有煩惱是不可能的,關鍵要看你如何跳出煩惱。

在許多心理治療專家多年的從醫經曆中,簡直沒有對那些表麵上看起來是愉快的、精神健全的人進行谘詢服務。在當今社會中,有很多人一定是備感孤獨的,然而卻不曾有一個電視專題節目探討他們應付生活的能力,雜誌裏也很少有對精神健康狀況進行研究的文章。當那些情緒易於波動的人沉迷於舞會上的狂歡濫飲之中的時候,這些人卻冷靜地坐在舞會的角落裏,與那些人格格不入。

要知道,這些表麵上看起來情緒穩定、精神健全的人也會受到“侵犯”。隻要不加提防,他們就會變得問題百出,也會深感愧疚,從而釀成多種多樣的神經係統的疾病。隻要那些人落入下列自尋煩惱的陷阱,就會變得可悲可歎。

1.滾雪球式地擴大事態

當問題第一次出現時就正視它,那麽就容易使其化為烏有。如果讓問題成堆而不去解決,它們就會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擴大並惡化下去。

最愛滾雪球的人總是照一條簡單的規則行事:“如果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索性再往後拖拖。”比如,在婚姻關係中,把你對伴侶的憤怒和苦惱埋在心底幾個月甚至幾年,這就會積聚起足夠的壓力來拆散你們的婚姻。

2.代人受過

有一次,小劉和朋友同乘的一輛汽車正要靠在一個十字路口的停車指示牌前,他還沒來得及把車停穩,他們後麵那輛車裏的司機就開始按喇叭了。“那個家夥有點耐不住性子了。”朋友說。

小劉一麵讓車慢慢向前滑行,一麵環顧兩邊的路,說:“那是他的問題,而我要確保安全通過這個十字路口,這才是最重要的。”

小劉完全不去管別人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就隻會自尋煩惱。假如你設想某個人不喜歡你,然後一味地反省,把責任歸於自己,“這都是我造成的”,那麽你要不了多久就會憂鬱成病。你這樣代人受過,引咎自責,又有誰能理解你呢?!

3.盯著消極麵,不遵從實事求是的積極原則

真正有力量的是積極的思想方法。要牢牢記住當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別人對你說話的態度不友善時,你經常對自己說:“我總是被所有的人曲解和欺負,”你拒絕回憶那些愉快的事情。如果你忽然會想到你自己有什麽優點,就會趕快記起一件與此相對應的弱點。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虧的事情上,你就能熟練地運用這種消極的思想方法來製造出自尋煩惱的種種症狀。如果你預料到有什麽壞事會出現,它們多半是會兌現的。比如,你準備參加一個舞會,你料想自己一定會十分難堪和狼狽,於是你就孤零零地站在一旁,呆若木雞。然後,你就可以為沒人理睬你而歎息了。

4.做不可能實現的夢

世界上最可憐的一些人,是那些慣於抱有不切實際希望的人。如果你想真正地灰心喪氣,就把自己的目標製定得高不可攀吧!

有位心理專家曾經為一名婦女提供谘詢服務。她正在修兩門大學課程、學彈鋼琴、照看三個孩子並照顧兩個體弱多病的親戚——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她的固定工作之外的。她還補充說,如果學習成績達不到甲等,她會很不滿意。你們看,這真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人!

5.蠢人的黃金定律

簡而言之,這條定律就是“把其他人都看得一錢不值”。運用這條定律的關鍵,是首先嫌棄自己,對你自己說;“我是不堪造就的,我是毫無價值的。”一旦你貶低了自己的價值,接下來就會覺得其他人也同樣淺薄,於是便對他們采取不屑一顧的態度。這樣,保證你會變得眾叛親離。

6.以受苦受難者自居

那些把自己比作受難者的人總是能找到適當的借口。母親們過度地承擔家務勞動,然後對自己說:“沒有一個人真正心疼我,在我們家裏,我不過是一個仆人而已。”父親們也能采取同樣的方法:“我的骨架都累散了,誰也不把我當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

如果你總愛把自己放在受苦受難的地位上,不僅自己很容易產生惡劣的情緒,而且還能使周圍的人感到討厭——這樣會使你的感覺變得更糟。7.被小事絆住

我們通常都能很勇敢地麵對生活裏麵那些大的危機,可是,卻會被一些小事搞得垂頭喪氣。白布斯在他的“日記”裏談到他看見哈裏·維尼爵士在倫敦被砍頭的情景,在維尼爵士走上斷頭台的時候,他沒有要求別人饒他的性命,卻要求劊子手不要一刀砍中他脖子上那塊傷痛的地方。

這也是在南極工作站考察的拜德上將,曾在又冷又黑的極地之夜裏所發現的另外一些怪事,他手下的人常常為一些小事情而難過,卻不在乎大事。“他們能夠毫不埋怨地麵對在浮冰上危險而艱苦地工作,在零下50度的嚴寒中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可是,”拜德上將說,“我卻知道好幾個同室的人彼此不講話,因為懷疑對方把東西亂放,占了他們自己的地方。我還知道,隊上有一個講究所謂空腹進食、細嚼健康法的家夥,每口食物一定要嚼過28次才吞下去;而另外有一個人,一定要在大廳裏找一個看不見這家夥的位子坐著,才能吃得下飯。”“在南極的營地裏,”拜德上將說,“像這一類的小事情,都可能把最有教養的人逼瘋。”而你還可以加上一句話,小事如果發生在夫妻生活裏,也會把人逼瘋,還會造成世界上眾多家庭的傷心事。

如果你在上述故事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我希望你能夠猛然悔悟:“嘿!我就是這樣做的。以後我絕不能這麽辦了!”

在生活中,你不可能永遠去做你高興的事。但是你有權利從你的所作所為中得到最多的樂趣。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許多矛盾,也會自尋煩惱,同樣,你也一定能克服它們。這個選擇權就在於你自己了。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寫道:“拿起武器來,與你心中跟無限的煩惱戰鬥吧!”

▼讓自己盡情地享受快樂

如何讓自己盡情地享受快樂呢?這是個大問題,因為培養愉悅的情緒,可以減輕你工作的壓力,更利於創造出好的成果。成大事者相信,少一份煩惱,就多一份快樂。正如拿破侖所說:“忘卻煩惱,學會讓自己快樂”。

那麽,怎樣才能讓自己快樂呢?

生活得快樂與否,完全決定於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因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幾年以前,有一個廣播節目中號召人們找出“你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麽?”其實,這很簡單,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思想的重要性。隻要知道你在想些什麽,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由思想造成的。我們的命運完全決定於我們的心理狀態。

可是很確切地說,你所必須麵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選擇正確的思想,這是我們需要應付的唯一問題。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曾經統治羅馬帝國的偉大哲學家馬爾卡斯·阿理流士,把這些概括成決定你命運的一句話:“生活是由每個人的思想支配的。”

不錯,如果我們想的都是快樂的念頭,就能很快樂;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悲傷的事情,就會被悲傷所擊倒;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就會十分害怕;如果我們想的是不好的念頭,恐怕很難會安下心來了;如果我們想的都是失敗,就注定會失敗;如果我們整天沉浸在自憐裏,大家都會有意躲開我們。諾曼·文生·皮爾說:“你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而你卻是你所想的。”

這麽說是不是暗示?對於所有的困難,我們都應該用一成不變的樂觀態度去看嗎?不是的。因為生命不會這麽單純,即便是在最艱難困苦時我們還是鼓勵大家要持積極正麵的態度,而不要采取反麵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關注自己的問題,但是不能憂慮。關切和憂慮之間的區別是什麽呢?比如,一個人要通過交通擁擠的馬路時,他就會很注意自己的安全問題——可是並不會憂慮。關心的意思就是要了解問題在哪裏,然後很鎮定地采取各種步驟去加以解決,而憂慮卻是發瘋似的陷在小圈子不能自拔。

有一次喬治·凱協助羅維爾·湯馬斯主演一部著名影片,湯馬斯那個穿插在電影中的演講,曾在倫敦和全世界都引起極大的轟動。倫敦的歌劇演出也因此延後了六個禮拜,以便讓他在卡文花園皇家歌劇院繼續講這些冒險故事,並放映他的影片。他在倫敦得到巨大成功之後,又到好幾個國家休閑旅遊。然而一連串令人難以相信的倒黴事件接踵而至,他發現自己破產了。當時,喬治·凱正好和他在一起,他們不得不到街口的小飯店去吃很便宜的食物。要不是一位蘇格蘭知名的畫家——詹姆士·麥克白借給湯馬斯錢的話,他們甚至連那點廉價的食物也吃不到。下麵就是這個故事的要點:當湯馬斯麵臨龐大的債務以及極度失望的時候,他很關心自己的命運,可是他並不憂慮。他知道,如果他被黴運弄得垂頭喪氣的話,他在人們眼裏就會不值一文,尤其是在他的債權人眼裏。所以他每天早上出去辦事之前,都要買一朵花,插在衣襟上,然後以輕鬆的步伐昂首走上牛津大街。對他來說,挫折隻是整個生命的一部分——是你攀登人生的高峰所必須經過的有益訓練考驗。

讓自己快樂的另一法寶是施恩勿忘回報。

演講大師喬治·凱曾經講過這樣一段體會,雖然他們家裏很窮,老是債台高築,但他的父母很樂於幫助別人。雖然家境貧窮,他的父母每年仍要盡量想辦法送點兒錢到孤兒院去。那是設在愛荷華州的一座孤兒院。他父親和母親從來沒有到那裏去看過,除了寫信也沒有人為他們所捐的錢謝過他們。可是他們所得到的“報酬”卻非常豐厚,因為他們得到幫助孤兒的樂趣,而並不希望或等著別人來感激他們。

喬治·凱離家之後,每年的聖誕節前總會寄一張支票給父母,讓他們買一些豐盛的節日食品。可是他們很少這樣做。當他每個聖誕節前幾天回到家裏的時候,父親就會告訴他,他們又買了一些煤和雜貨送給鎮上一些“可憐的女人”和那些有一大堆孩子卻沒有錢去買食物和木柴的人。他們送這些禮物時,也得到很多的快樂——就是愉快自願的付出,而不希望得到任何回報的快樂。

喬治·凱相信他父母有資格做亞裏士多德理想中的人——也就是最值得快樂的人。亞裏士多德說,“理想的人,以施惠於人為樂,但卻會因別人施惠於他而感到羞愧。因為能表現仁慈就是高人一等,而接受別人的恩惠卻代表低人一等。”

喬治·凱說,如果我們想得到快樂,我們就不要去想感恩或忘恩,而隻享受施與的快樂。

現在,讓我們為自己愉快的情緒來製訂一個建設性的計劃,為我們的快樂而奮鬥吧。它的名字叫“隻為今天”。這種計劃非常有效,可以複印幾千份送給別人。如果我們能夠照著做,就能消除大部分的憂慮,而使生活充滿快樂。

1.隻為今天我要很快樂。隻要每個人下定決心讓自己快樂起來,你就能很快樂因為每個人的快樂都發自內心,而不是隻掛在臉上。

2.隻為今天,我要讓自己適應一切,去試著調整一切來適應我的願望。我要以這種態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業和我的運氣。

3.隻為今天,我要愛護我的身體。我要多參加運動,善待自己,珍惜自己;不損傷它、不忽視它;使它能成為我爭取成就大事的良好“本錢”。

4.隻為今天,我要加強我的思想。我要學一些有用的東西,決不做一個胡思亂想的人。我要勤於思考、更需要集中精力工作和學習。

5.隻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來鍛煉我的靈魂要為別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讓人家知道;還要做成兩件我並不想做的事,這隻是為了鍛煉。

6.隻為今天,我要做個討人歡喜的人,要注重修飾外表,衣著要盡量得體,說話低聲,行動優雅,絲毫不在乎別人的非議。對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幹涉或教訓別人。

7.隻為今天,我要試著考慮怎麽度過今天,而不苛求我一次解決一生所有的問題。我雖能連續12個小時做一件事,但若要我一輩子都這樣做下去的話,就會累垮了我。

9.隻為今天,要為自己留下安靜的半個鍾點,輕鬆一番。在這半個鍾點裏,我要想一件自己最得意的事,使我的生命中更充滿希望。

10.隻為今天,我要心中無所懼怕。我不拒絕享受快樂,我要去欣賞美的一切,去愛,去相信我愛的那些人也會愛我。

如果我們想培養平和和快樂的心境,下麵是規則的第一條:

“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為,你就能感到快樂。”

在快樂中,你的生活便會豐富多彩;在快樂中,你的生活會更加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