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光與暖的南丁格爾

在斯特拉特福子爵為克裏米亞戰爭舉辦的晚宴上,他們做了這樣一個遊戲,要求老軍官們在各自的紙片上秘密地寫下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要與那場戰爭有關,並且你認為這場戰爭中最讓你感動和終生難忘,最有可能流芳百世的人。結果每一張紙上都寫著同一個名字:“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帶來光明的天使”——南丁格爾是在那場東方戰爭中贏得最高名聲的婦女。

關於南丁格爾的報告說:“在幾個小時內,隻有她自己和她的一小隊護士來到了這裏,而成百上千的傷員從巴拉克戰場上被運了回來,不一會兒又有更多的傷員從印克曼戰場中被運了回來。什麽事也沒準備好,一切都需要從頭安排,而南丁格爾的任務就是要在這個痛苦嘈雜的環境中把所有的事情弄得井井有條。在她負責的第一個星期中,有時她要連續站上20多個小時來分派任務。而當各種事務都有序地進行著的時候,她自己就去處理那些最危險、最嚴重的事情。”

一位和她一起工作過的外科醫生說:“南丁格爾的感覺係統非常敏銳。我曾經和她一起做過很多非常嚴重的手術,而她可以在做事過程中做到非常準確。那些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惡心的特殊任務,特別是當與一個即將死亡的人打交道時,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她穿著薄薄的製服出現在那個傷員的身邊,俯下身子凝視著他,用盡她全部的力量、使用各種方法來減輕他的疼痛,而且南丁格爾幾乎不會離開傷員的身邊,直到死亡奪走那個人的生命為止。”

“她和一個又一個的傷員說話,向更多的傷員點頭微笑,”一個士兵說,“但她不可能對所有人都這樣,你要知道——躺在那兒的傷員成百上千。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著她匆忙的腳步和那親切的身影,然後滿意地將自己的腦袋放回到枕頭上安睡。”

另外一個士兵說:“在她到來之前,那裏總是亂糟糟的;但當她來過後,那兒神聖得如同一個教堂!”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是英國人,1820年5月12日生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城,她父母以此城為她取名。她生於一個富有的名門之家,自幼便在家庭裏受教育。她父親是一個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為她提供了古典書籍、數學、哲學和語言等方麵的教育。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

她在當主婦、當文學家、當護士三者之中選擇了當護士。她從少年時便經常照看附近村莊的病、殘人,並護理她的親屬,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對她做護士,認為有損家庭榮譽。但封建意識、社會影響從未使她失去做護理工作的信心。

在她的時代,沒有一個有身份的人做護士。做護士的,往往都是一些無知、粗魯、酗酒、沒有受過訓練的女人。她利用到歐洲旅遊的機會,了解各地護理工作。最後她選定了凱瑟沃茲醫院,並於1851年在該院參加了4個月的短期訓練班,終於實現了她學護士的理想。在學習期間,她親身體驗到護理工作要為病人解除痛苦、給予精神安慰,必須付出多方麵的辛勤勞動。

1853年克裏米亞戰爭爆發了,那年33歲的南丁格爾已是一所醫院的護士長。戰爭進行到第二年,英國對俄宣戰。有一天,南丁格爾看到一家報紙報道說:“在前線英國軍隊不僅沒有足夠的醫生、包紮員和護士,而且連做繃帶的紗布也不夠用。”看完報道後,南丁格爾的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焦慮,一連好幾天她都在沉思,並漸漸地萌發去前線護理傷員的想法。

她找到醫院院長,提出由她帶領一批護士到前線參加護理傷員的工作。

19世紀中期的歐洲,人們對婦女仍抱有偏見,婦女擔任公職都會遭到忌妒和反對,更何況是要上前線去,保守的院長說啥也不同意這件事。

南丁格爾的父母理解女兒的心,他們通過許多關係找到陸軍大臣,為女兒說情,總算使南丁格爾如願以償。

1854年秋天,南丁格爾帶著38名護士組成的醫療護理隊來到了前線,野戰醫院裏到處是傷兵,連走廊裏也躺滿了人,有的斷了手,有的斷了腿,還有的患痢疾,整個醫院空氣汙濁、臭氣熏天,手術室的窗戶下堆著被截下的上、下肢,令人見了心寒。到了夜晚,病房裏老鼠亂竄,臭蟲、虱子成災,簡直是個活地獄。

目睹這恐怖慘烈的景象,南丁格爾更加堅定了拯救傷員的決心,一到醫院,她便帶領護士冒著隨時被疾病傳染的危險,沒日沒夜地投入搶救工作,清掃病房與走廊、拆洗床單和傷員的衣服,烹調食物,到了夜晚還要提著馬燈巡視病房,為重傷員端屎倒尿,她們每天要工作20小時。在她們的精心護理下,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士兵為了表示對她們的感謝,不再罵人,不再表示粗魯。夜靜時,南丁格爾手持油燈巡視病房,士兵竟躺在**親吻落在牆壁上的她的身影。她細心地關注士兵的傷口是否換藥了,是否得到了適當的飲食。她安慰重病者,並督促士兵往家裏寫信並把剩餘的錢寄回家去,以補助家庭生活。她自己還寄了幾百封信給死亡士兵的家屬。在很短的時間內,她便在士兵中成了傳奇式的人物,同時,全英國也知道了“持燈女士”。她在克裏米亞短短半年時間,士兵的死亡率由原來的50%下降到22%。

南丁格爾在克裏米亞患了克裏米亞熱,當她的健康還未完全恢複,就又繼續工作。1856年11月,她作為最後的撤離人員,返回英國。英國政府為了歡迎這位英雄護士,特意為她組織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可是看重名譽的南丁格爾卻化名成“史密斯小姐”,悄悄地回到了倫敦。回到英國後,她已極度疲憊,但很快又繼續忙於英國皇家專門調查委員會的軍隊衛生工作。所以,雖然在1855年已得到各方麵資助的基金開辦護士學校,她卻沒有馬上開展辦護士學校的工作。南丁格爾認為,護校必須與醫院結合。最後,她選中了倫敦的聖·托馬斯醫院作為她的辦學基地,1869年,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開學。

為了護理事業,南丁格爾終身未嫁,她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護理的事業上。南丁格爾逝世後,為了紀念她的業績,人們在倫敦市中心為她豎立了一尊雕像,還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