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型性格的改善策略

非健康博愛型個性的人,需提防在“愛”的麵具後別做出傷害愛的行動。▼尊重他人

自尊心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無論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國領袖,還是沿街乞討的流浪者。然而,博愛型的人在待人處世方麵,往往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而把別人的自尊心踩在了腳底下。

相互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交際法則。顯而易見,沒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隻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認可,體驗對方的心情,讓對方樂於接受。

一位樂施的富翁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個黑瘦的小男孩在賣火柴,他給了小男孩一張大鈔就坐馬車離開了。而那位小男孩則整整追了三條街才追上富翁。小男孩給了富翁一打火柴及一把零錢。那富翁在談及此事時說,“他還給了我一個教訓——那就是施與時應該顧及對方的感受。”

博愛型個性的人,在施與別人以愛時,也應像上述的富翁一樣,認識到施與與感受之間的微妙關係。

▼給別人所需要的東西

有一個丈夫隨著觀光團到泰國,花了2500美元,買了一個翡翠的項鏈墜子給老婆,以報答老婆多年的辛勞。他興高采烈地遞給老婆,沒想到老婆是個識貨的人,發現那不過是一個價值不到200美元的劣質品,問明價錢,當下大驚失色,一時情急,把老公大罵一頓,一對恩愛夫妻於是吵起架來。多年來老公仍十分苦悶,他認為:“如果你愛我,你應該連我送你一顆小石頭都很高興才對!”親朋好友也都支持這種論調,但老婆一聽大家都認為她應該虛心領受,就忍不住要翻臉。她說:“沒錯,你隨便撿個石頭送我,我也會感動,但你知道,你付出去的那筆錢,是我們兩個多月的家庭開銷,你為什麽不問我需不需要呢?”

另一個事端則不定期地在一對夫婦的日常生活中掀起小小的波瀾。太太很愛吃宵夜,嚷著要先生陪她,先生也都陪了,但由於先生屬於一吃就會胖的身材,年紀漸漸大了之後就比較忌口,對太太每次推到眼前來的佳肴總感到頭痛,不吃,太太又說他浪費;兩人結婚20年,這件事從沒協調好。一般人聽了覺得是小題大做,但當事人確實感到困擾。

以上例子,相信你隻要是那個“我這樣做是為你好”的人,你一定會覺得很委屈:我那麽體貼你,你怎麽反而對我生氣,真是好心沒好報啊!

請記住這句名言:“你送給他人最需要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禮物。”

▼對別人不必百依百順

剛滿四十就被人稱為“老李”的李先生,這幾天明顯有些睡眠不足,他有太多的事情做。可是,當鄰居張三請他過去幫忙弄一下電視機時,他說:“好!”

李四請他幫忙抬電子琴到樓下時,他說:“行!”

王五叫他幫忙照看一下自己的小孩時,他說:“可以。”

趙六要他為他的廚房裝個排氣扇時,他說:“沒問題!”

他的特點是幾乎從不說“不!”而胡先生在這方麵的風格習慣卻與李先生大不相同。

早上,張三打電話來,問胡先生能不能陪他一起去拍賣行參加古董競拍。胡先生說:“不!”

中午社區報社打電話問胡先生能不能為他們的征文寫稿。胡先生說:“沒時間。”

下午,大學的學生打電話來,問他能不能參加周末的餐會。他說:“我有點忙。”

晚上,老同學請他鑒別一幅字畫,他說:“現在不行。”

李先生說四個“是”的時候,胡先生實際上說了四個“不!”

你或許要認為胡先生是不近人情,可當事人並沒有這種感覺。因為,他很講究方式和技巧。當他說第一個“不”時,同時告訴了她“下次拍賣古董,我會去。至於今天,因為我對家具、玉石的了解不多,很難提出好的建議。”

當胡先生說第二個“不”時,他說:“因為我已經做了評審,貴報又在最近開辦了專欄,如果我再參加征文,未免太霸道了。”

當他說第三個“不”時,他說:“因為近來有坐骨神經痛,參加拍賣會必須在硬椅子上直挺挺地坐著,像是挨罰一般,而且不耐久坐,為了避免煞風景,以後再找機會吧。”

當他說第四個“不”時,他告訴對方,“我正在趕寫一篇重要的論文,你過幾天帶過來讓我看看吧。”

雖然胡先生說了四個“不”,但是說得委婉。他確實拒絕了,但拒絕得有理,因此能夠取得對方的諒解,自己也落得清閑,而不像李先生那樣使自己睡眠不足。

這世界上確實有許多不會說“不”的人,他們或是不敢,或是不好意思。

不敢說“不”的人,往往缺乏實力,他們隻怕不順著對方的意思,自己就要吃虧。豈知愈是想討好每個人,最後可能誰也無法討好,因為沒有人珍視他的“好”,卻要加倍地責備他可能的不周到。愈是想對得起每一個人,愈可能對不起人,因為精神、時間、財力有限,不可能處處顧及,結果服務的水準下降,還是對不起人。就算是他拚老命地應付了每個人,至少對不起他自己。

應該認識到,隻有在你有實力說“不”時,對方才會感激你說的“是”;也隻有在你知道說“不”的情況下,才能積蓄足夠的實力說“是”。

隻有充滿自信與原則的人知道說“不”,也隻有別人知道你有說“不”的原則之後,才會信任你所說的“不!”

委婉地道出你的苦衷、說出你的原則,必能獲得朋友的諒解,贏得對方尊重!

▼警惕“亞健康狀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那些整天忙碌著撒播溫暖與愛的人這樣的抱怨:

“我感到自己容易疲勞,力不從心,倦怠乏力。總是往沙發上一坐或往**一躺,就懶得動了。”

“最近我心緒不寧,坐臥不安,焦慮、恐懼、抑鬱。”

“我這幾天睡眠不好,晚上難以入睡,早晨又戀床。”

“我常感頭痛、頭昏、耳鳴、健忘、渾身酸痛,好出虛汗。”

“我沒有胃口,覺得飯菜不香,整天沒有饑餓感。”

“我常感到頸部、四肢酸痛麻木。”

“不該急的事,我也往往忙得不知所措。工作無序、生活無章。”

……

這樣抱怨的人怎麽了?是病了嗎?不像!他沒有病嗎?也不像!這種現象該怎麽解釋呢?

長久以來,人們對健康的認識,隻停留在不生病的狀態就算健康。醫學研究的對象是“病”和“病人”。但是,幾年前,又有學者提出一種即非疾病又非健康,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種狀態”一詞。第三種狀態表現為:自感不適,經常有病纏身,但卻又查不出病來,試著治療又總不對症,結果越治越糟。

據有關資料報道,世界上的人口中有近半數處於第三種狀態。健康並不能長駐人的一生,而在健康與疾病之間徘徊的“第三狀態”或稱“亞健康狀態”,卻幾乎每個人都曾遇到或伴隨其相當長的歲月。

“亞健康狀態”是醫學界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自從20世紀中葉,醫學模式由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發展成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以來,人們對心理因素與不良的社會生活方式,也可以引起疾病的認識有了深入的了解。自各種抗生素、疫苗等研製成功與應用以來,現在傳染病已退居其次,而找不到病原體的非感染性疾病,尤其與身心蛻變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潰瘍病、腫瘤、心律不齊等,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這些狀態的早期往往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呈遊移狀態,現今的檢測儀器及實驗檢查,尚未能檢測出明顯的陽性結果或處於臨界水平,有的人僅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現的不適感,有時儼然是“健康”狀態,照常上班與生活,僅略有點疲憊而已。如一些滿麵紅光、體力充沛的強壯之人,盡管沒有糖尿病的任何症狀,但一檢查卻可能糖耐量有些異常,這些人若不節製飲食、不加強運動、不防止肥胖,朝夕酒筵之間,無須多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便會接踵而來。

對“亞健康狀態”這種似健康、非健康,似疾病、非疾病的狀態,要熟知它的成因,知道它五花八門的外在表現,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預防它,增強健康意識。亞健康在臨**常被診斷為疲勞性綜合症,內分泌失調、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症等,其在心理上的具體表現是精神不振、情緒低沉、反應遲鈍、煩躁、焦慮、易驚等;在生理上則表現為乏力、氣短、腰酸腿痛等。此外,還有可能出現類似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症狀,如心悸、心律不齊等。

博愛型個性的人,往往為了成全他人而委屈自己,因此容易掉入“亞健康”而渾然不知。事實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是播種關愛與溫暖的本錢。隻有明白了這一點,愛惜並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博愛型個性的人才有“博愛”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