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學會調適自己

新西蘭著名女作家簡奈特·弗蘭出生在一個保守、嚴謹的村落裏。在那個封閉的地域,人們習慣於用一套世俗的標準審人度事,凡是不符合常態的就被認為是不正常的而遭到排斥。與村民的強悍相比,簡奈特從小就表現得極端怯懦,甚至寧可被嘲笑也不敢輕易出門。在村民的眼裏,她是一個不合群的被打為另類的人。因此,幾乎沒有人和她交往。

簡奈特的父親是一個魔術師,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整天在外奔波。早上騎著自行車出門,每天很晚才能回來。聽到父親的腳踏車聲,其他三個孩子總是一擁而上,圍著父親吵鬧。簡奈特卻照樣躲在屋裏一聲不吭,久而久之,父親也覺察到了什麽,經常在她麵前歎氣,擔心她日後的處境,或者直接就說這個孩子怎麽會這麽不正常。

當簡奈特第一次聽到別人說她不正常時,她覺得非常刺耳,可聽得多了,她也漸漸相信自己是不正常的了。在學校裏,同學之間很容易就成了可以聊天的朋友,她也很想加入進去,可就是不知道怎麽開口。上學之前,家人是很少和她交談的,有的隻是歎氣或批評。到了學校這個更為陌生的環境,和同學們相比,她覺得自己才剛剛開始咿呀學語。她想,她真的是不正常了。

後來,經過醫生的診斷,說她患有嚴重的自閉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這時,惶恐、煩惱、憂鬱一齊向她襲來,她那脆弱的神經終於崩潰了,不得不住進長期療養院,默默地接受各種奇奇怪怪的治療。

村民們早已淡忘了她,父母也似乎忘記了她的存在,最初他們還千裏迢迢來探望她,後來半年也不來一次了。茫然、無聊時,她就找來醫院裏一些過期的雜誌閱讀,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些雜誌,就索性投稿了。沒想到那些在家裏、學校、醫院裏總是被視為異類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學雜誌上刊出了。

醫院的醫生有些尷尬,開始豎起耳朵聽她談話,生怕錯過了任何的暗喻或象征;她的父母覺得意外——自己家裏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女兒;村民們也不可置信地發現:這個得了文學大獎的作家,就是當年那個古怪的小女孩。簡奈特·弗蘭敢於突破世俗的偏見和陰影,終於成了新西蘭最偉大的作家。

大家都知道,一棟房子要是沒有窗戶,溫暖的太陽就無法照進來,新鮮的空氣也不能飄進來。人也是一樣,若是心靈被捆綁,就會感到氣悶;隻有釋放心靈,心才能夠通達。

18世紀,法國最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非常珍惜與自我對話的機會,因為他深深地懂得這樣做對未來的人生是多麽重要。正是由於他深刻而又持久地與自我對話,才成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啟蒙思想家。世界上許多偉大的宗教領袖經常遠離人群,回歸自我,與心靈對話,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到人群,與人分享各種啟示。他們無限擴展了自我的生活空間,成為人類精神的偉大領導者。

在現實生活中,終日煩惱的人,實際上並沒有遭遇多大的不幸,而煩惱的根源源於煩惱者的內心世界。因此,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鬆綁,從心理上調適自己,避免煩惱成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