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人總是會負重前行

對於敏感很多人都持有自己的觀點,有些人認為敏感可以讓自己少犯錯誤,有些人認為敏感限製了自己的人際關係,也有人承認敏感使自己生活在猜忌壓抑之中。縱觀芸芸,我們可以把敏感定義為一種情緒,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不良情緒,它通過控製人的思想來限製人的行為選擇。俞敏洪曾在演講中說:“很多人失去快樂,是因為他太敏感了。”

2012年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他在廣告公司做策劃,每天加班到晚上9點,一個月2600元的薪資。前幾天他突然打電話問我,如果他放棄現在的工作,自己創業,周圍的人會怎麽看。我回答說,很好啊,反正趁年輕,好好折騰一番。朋友很意外,說,你為什麽不罵我,現在工作那麽難找,創業太艱辛了。我問他是怎麽想的。結果朋友跟我說,同事好像看自己不順眼,他一進辦公室,大家都不說話了,他覺得在公司沒有立足之地,但是放棄工作的話,又擔心被別人看不起。自己創業一旦失敗,到頭來還是一個笑話。

這種思想應該很多職場中的人都有,擔心同事、上司對自己有看法,擔心不能勝任工作,擔心放棄工作後被人說沒能耐。精力都用在各種猜想和試探當中,隻會導致不想發生的事情正好發生。做人太敏感,進退兩難,猶豫不決,怎麽能壓住事呢?

一個人倘若天生敏感,天生一副林妹妹心腸,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改變的。關鍵在於我們要認識並克製**來的副產品。那麽敏感的副產品是什麽呢?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以將它們歸納為三種:憤怒、猜疑以及恐懼。

猜疑這類副產品是最多見的,因此敏感者的猜疑比一般人強烈,他們的情緒也就比一般人波動更大。而敏感者的恐懼多是自己臆造的,一個敏感的學生想在課堂上回答教授的提問,他對自己很有把握,但是他卻擔心同學會認為自己愛出風頭,害怕同學以後會討厭他、排擠他。在這種擔心與害怕的過程中,自己先打了退堂鼓。其實,很多時候別人都是一種“who care you”的心態。而敏感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使自己的行為選擇處於想與不敢之間,最終錯失機會。

每個人都是通過敏感神經來接收外界信息,再經過大腦形成主觀意識的。過多的敏感隻會影響我們的思考,產生不良情緒。《貧民窟裏的百萬富翁》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能影響別人,別人就會影響你。”情緒也是相同的,如果太敏感,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就會縮手縮腳,反反複複,而結果隻能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