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有所為必須有所不為

“我到底適合做什麽?”不知有多少人在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崗位上維係生存,滿腹牢騷地埋怨著,但不知道何去何從。雖然知道自己不適合做什麽,卻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麽。

楊振寧青年時喜愛物理,想成為一位實驗物理學家。1943年,他赴美國留學時,就立誌要寫一篇實驗物理的論文。於是,費米建議楊振寧先跟泰勒做些理論研究,實驗則可以到艾裏遜的實驗室去做。

然而,在實驗室工作近20個月的時間裏,楊振寧的物理實驗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做實驗時常常發生爆炸,以至於當時實驗室裏流傳著這樣一句笑話:哪裏有爆炸,哪裏就有楊振寧。此時,楊振寧不得不痛苦地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比別人差。

一天,一直在關注著楊振寧的泰勒博士關切地問楊振寧:“你做的實驗是不是沒有成功?”“是的。”麵對令人尊敬的前輩,楊振寧誠懇地回答。

“我認為你不必堅持一定要寫一篇實驗論文。你已經寫了一篇理論論文,我建議你把它充實一下作為博士論文,我可以做你的導師。”泰勒直率地對楊振寧說。

楊振寧聽了泰勒的話,心情十分複雜。一方麵,他從心底裏感到自己做實驗確實力不從心;另一方麵,他又不甘服輸,非常希望通過寫一篇實驗論文來彌補自己實驗能力的不足。他十分感謝泰勒的關懷,但要他下決心打消自己的念頭實實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考慮一下,兩天後再告訴您。”楊振寧懇切地說。

楊振寧認真地思考了兩天。他想起在廈門上小學時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課,楊振寧興致勃勃地捏了一隻雞,拿回家給爸爸媽媽看,爸爸媽媽看了笑著說:“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腦海中浮現,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實在不強。最終,楊振寧接受了泰勒的建議,放棄寫實驗論文。從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轉至理論物理研究,最終於1957年10月與李政道聯手摘取了該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放棄自己執迷且為之付出很多心血的夢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會讓自己十分痛苦。但如果自己真的不適合持有這個夢時,要適時地選擇放棄。朝著自己的長處發展,揚長避短,才能走得更成功。

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我們應當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才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這樣,才會“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如果我們陷入了“不可為而為之”的泥淖中還執迷下去,隻會越陷越深越迷惘。

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都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兌現。這也是我們必須兌現的,否則即便身價百萬,也隻能淪落成一個窮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