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再前行

天大地大,你去何方?

要想不做、少做無用功,最好是先確定好大方向。人生也是如此,隻有樹立了長遠的目標,才不會在大大小小的選擇中不知所措。好比一個青年的長遠目標是做一個鐵肩擔道義的大律師,那麽他在人生的每個十字路口,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做出正確的選擇:自學相關法律知識、參加一些培訓班、考律師證、進律師事務所學習經驗……他的種種選擇,都是圍繞“律師”而進行的,即使中間會有彎路,但總的來說不至於有太大的偏差,都屬於能夠校正的範圍。可以想象,隻要這個人足夠努力就可以實現成為律師的目標。

偉大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從1908年開始,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拜訪了美國500多位頂尖的傑出人士,其中包括威爾遜總統、羅斯福總統、發明家愛迪生、汽車大王福特……他發現這些傑出人士有一些共同的成功規律,其中之一就是他們都有十分清晰的長期目標,並且都為自己的目標而矢誌不移。

之後,哈佛大學也做了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該項調查的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曆、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

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標,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長期目標。

2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他們的生活狀況各有不同,非常有意思……

3%有十分清晰的長期目標的人——幾乎不曾改變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其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地被達到,生活質量穩步上升。他們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等。

60%目標模糊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麽特別的成績。

27%沒有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生活都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生活,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個選擇,即你選擇了怎樣的一個目標,看這個目標是否能夠引領著你人生的航向讓你駛向成功的彼岸。你選擇什麽樣的目標,就可能會有什麽樣的成就。

葛特曼曾經說過:“世間最淒慘的景象,莫過於看到一頭迷路的小狗夾著尾巴走。”不錯,迷失了方向很可怕。但是,孔聖人也曾有過“累累如喪家之犬”的時候,所以失去目標並沒有什麽。隻要我們懂得目標比努力更重要,懂得在努力前先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目標再前行,我們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