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別人想買的

市場營銷學中有一條鐵律——賣別人想買的。隻有賣別人想買的,賓主之間才能一拍即合;而僅僅是賣自己想賣的,對方不想買,交易就很難成功。

推銷你自己時,也要記住這條市場營銷的鐵律。你帶去的,要是對方所需要的。假設你去求職,或者你已經是公司員工,你一定要搞清楚:你的老板想要什麽?他付給你薪水,希望能從你這兒購買到什麽?你必須非常清楚,因為他就是你的客戶,千萬別像拙劣的推銷員隻知道喋喋不休地一味叫賣。其實,推銷的重要的不是你在賣什麽,而是對方究竟需要什麽。

也許有人認為自己有學曆、有經驗,別人應該會買。不,不一定的,即使你再加上有能力,別人也不一定會買。也許,別人希望看重的是潛力呢?

別人想要買的,並不會主動告訴你。因此,頂尖的推銷員總喜歡和他們的客戶做充分的溝通,知道對方要什麽,才有利於投其所需。你完全可以問對方:“您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或者:“您覺得我還有哪些方麵需要提高與改進?”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對方一定會樂於回答你,同時也感覺你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有時候,“客戶”的需求是隱性的,他甚至連自己還不知曉。但他真的很需要,你有義務幫他發掘出來。無一不是精於此道者。

範雎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嘴力勞動者”,他原本是魏國小吏,受陷害逃亡秦國,使盡渾身解數把自己推銷給了秦昭王,輔佐昭王親政後他被拜為丞相,總算把自己賣了一個好價錢。但後來有一個叫蔡澤的“嘴力勞動者”瞄上了範雎的位置。

蔡澤被趙國驅逐,逃亡到韓、魏,途中又被人搶走炊具。正彷徨無奈之際,聽說秦相範雎先前重用鄭安平、王稽兩人後來兩人都犯下了重罪,以致使範雎內心慚愧不已。蔡澤便決定西行人秦,去拜見秦昭王,事先故意對人發出豪語,以激怒範雎:“燕國大縱橫家蔡澤,是天下雄辯豪傑之士。隻要他一見到秦王,秦王必定任命他為相國,替代範雎的位置。”

範雎聽說之後,心想哪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來踩場子了,便派人找來蔡澤。兩個嘴力勞動高手見麵了,從商鞅臣事秦孝公,談到比幹忠君愛國,再到伍子胥、申生、吳起等。最後,蔡澤談到了越大夫文種,為越王勾踐開疆拓土,發展農業,率領四方軍隊和全國上下的人民,擊敗吳國生擒吳王夫差,完成了越國霸王功業,可是到頭來勾踐卻把他殺了。而同為越大夫的範蠡深知明哲保身之理,功成身退,遠離人間的是非之門,駕輕舟渡海遁世,隱姓埋名經商,而成為巨富陶朱公。

有了這些鋪墊,蔡澤直言不諱地告訴範雎:“如今閣下當了秦國相國,協助秦王將秦國強盛了起來,現在天下諸侯都畏懼秦國,秦王的欲望也得到了滿足,而您的功勳已經到了頂點。此刻如果不知及時隱退,商鞅、吳起、文種之禍不遠啦!您為何不在此時納還相印,虛相國之位以待賢人?這樣既可博取伯夷一樣的美名,又可長享富貴,世代稱孤,更能和仙人王子喬、赤鬆子一般長壽。這些與日後身遭慘禍,自是天壤

之別,您認為我說得有道理嗎?”

範雎很聰明,在蔡澤最後的底牌還沒亮出來之前,他一定已經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巨大隱患。等到蔡澤把底牌亮明,直截了當地指明了自己亟待“購買”的東西,他完全沒有了拒絕的理由。蔡澤來推銷東西,很貴,要自己的相位來交換。但他賣給自己的卻是自己所需要的美名加上自己身家性命。特別是後者,還有什麽比性命貴的嗎?

這場交易達成了。過了幾天,範雎入朝拜見昭王,對他說:“有位新從山東來的客人蔡澤,其人雄辯,臣閱人無數,更無人與之相比,臣自愧不如。”於是昭王召見蔡澤,相與言語,昭王十分讚賞,拜為客卿。範雎這時自思後路,便稱病不朝,並且借病辭官。昭王一再不準,範雎便推言病重。昭王無奈隻得允準。昭王對蔡澤的計謀十分欣賞,任命他為相。

當落魄潦倒的蔡澤聽說範雎親手提拔的手下犯了重罪,馬上意識到正在鼎盛時期的範雎已有了隱患。深明“盛極則衰”道理的他,知道自己此時應該帶上“平安”貨物去賣給範雎——至於“美名”,隻不過是“平安”之上華麗的包裝紙而已。

這些謀略家之所以高明,在於能在凡人看到的日常事件背後看到別人潛在的需求,以搶先一步和需求者達成交易。想幹大事業的人,要向這些前輩們學習。他們雖然隻是“嘴力勞動者”,但其中浸透了腦力和心力。

隻有投其所好,賓主之間才能一拍即合;而僅僅是賣自己想賣的,對方不想買,交易就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