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別人的心理需求

一次,在李蓮英的保薦下,醇王特地在宣武門內太平湖的府邸接見盛宣懷,向他垂詢有關電報的事宜。

盛宣懷以前沒有見過醇王,但與醇王的門客“張師爺”交往甚密,從他那裏了解到醇王兩個方麵的情況:其一,醇王跟恭王不同,恭王認為中國要跟西洋學,醇王則認為中國人不比西洋差;其二,醇王雖然好武,但自認為書讀得不少,頗具文采。

盛宣懷了解情況後,就到身為帝師的工部尚書那裏抄了些醇王的詩稿,背熟了好幾首,以備“不時之需”。盛宣懷還從醇王的詩中悟出了些醇王的心思,胸有成竹之後,盛宣懷前來謁見醇王。

當他們談到“電報”這一詞的時候,醇王問:“那電報到底是怎麽回事?”

“回王爺的話,電報本身並沒有什麽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醇王聽他能引用嶽武穆的話,不免另眼相看,隨即問道:“你也讀過兵書?”

“在王爺麵前,怎麽敢說讀過兵書?不過英法內犯,文宗皇帝西狩,憂國憂民,竟至於駕崩。那時如果不是王爺神武,力擒三凶,大局真不堪設想了。”盛宣懷略停了一下又說:“那時有血氣的人,誰不想洗雪國恥,宣懷也就是在那時候,自不量力,看過一兩部兵書。”

盛宣懷真是三句話不離醇王的“本行”,他接著又把電報的作用描繪得神乎其神。醇王也感覺飄飄然,後來醇王幹脆把督辦電報業的事托付給了盛宣懷。

如果一個人特意要去結識一個從未打過交道的陌生人,應當把這一過程當成一次人生的挑戰,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對方的背景、經曆、性格、喜惡,在對對方基本情況了如指掌的前提下,設想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以不變應萬變的心理準備。然後,在交往之中針對對方的特點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令其產生“相見恨晚”之感,從而贏得對方信任。

與人交談,若能使對方產生思想上的共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就表明你的話打動了對方,觸動了對方的心弦。這就能很容易地與對方建立起良好的交往關係。

同樣的話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說,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使自己的話在對方的心裏有一定的分量,就必須把握說話的最佳時機。這就需要我們用耳朵認真聽,用眼睛仔細看,用大腦全麵分析,尋找最合適的機會表達想法,那麽成功的溝通就不是難事了。

找準時機,把話說到人心裏去,自然能促進溝通的順利進行。如果在此基礎上,我們能掌握說話的方法,把一句話說好、說巧,符合對方的“品味”,那必將會使談話錦上添花。不恰當的說話方式不僅會影響表達效果,甚至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就應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禍從口出”。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少年時代就給地主家放牛,為了填飽肚子甚至出家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誌,曆盡坎坷,終於成就了一代霸業。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一天,當年一塊兒玩耍的夥伴前來拜見。他見到朱元璋高興極了,生怕朱元璋忘了自己。於是,他指手畫腳地在金殿上高聲說:“我主萬歲!您還記得嗎?那時候,咱倆都給人家放牛。有一次,我們在蘆葦**裏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裏煮著吃。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了泥地裏。你隻顧從地下抓豆子吃,結果被紅草根卡住了喉嚨。當時,還是我出的主意,讓你吞下一把青菜,才把那紅草帶進了肚子裏。”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自己當年的狼狽相被人和盤托出,朱元璋又氣又惱,隻好喝令左右:“哪裏來的瘋子,來人,把他轟出去。”

會說話的人說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不會說話的人說一句話能把人說跳。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要想在溝通中處於優勢,首先要打開對方的心門,能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裏。

我們可以提前做些功課,多了解對方一些情況,從對方所思所想入手。

從對方的需要入手,迎合對方的需要,你才更容易與對方搭建起順暢的溝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