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感冒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我鬱悶”成為街頭巷尾的流行口頭禪,都市的高壓生活逐漸侵蝕人們的心靈,使得憂鬱症高發,有人稱其為心靈感冒,是每個人都可能麵對的情緒風暴,不管老人小孩還是成年人,都有可能被其纏擾。
工作壓力、生活重擔、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這些元素,令鬱悶的空氣無處不在。
當心患了感冒,並沒有退燒藥類的速效方法來醫治,它會使你的免疫力降低和生理機能下降,可能會誘發心絞痛、哮喘、胃潰瘍、癌症等疾病。在這些憂鬱症患者中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自殺傾向。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加大,患憂鬱症的人數呈不斷上升趨勢,憂鬱症已經成為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患病者中女性高於男性,其中15~24歲男性占人群的11%,而女性達到21%。由於對憂鬱症存有偏見,多數人認為憂鬱就是精神不正常。這樣使得患憂鬱症者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憂鬱狀態,羞於向心理醫生谘詢和接受治療,多采取忍耐、克製的方法。其不知,自我調節是有一定限度的,對輕者有一定作用;而對於憂鬱較重者反而形成惡性循環,使病情加重。
憂鬱症不同於暫時性的心情沮喪,如沒有有效治療,症狀會持續數周、數月,乃至數年之久,其症狀包括:
(1)感到悲傷和空虛。
(2)對各種活動提不起勁或興趣。
(3)感覺沒有價值或有罪惡感。
(4)沒有食欲,體重減輕。
(5)失眠或嗜睡。
(6)容易疲勞。
(7)無法集中注意力。
(8)有死亡或自殺的念頭。
造成憂鬱的原因很多,如失去摯愛或遭受失敗等;但是在很多病例中,大腦顯像技術指出,憂鬱患者負責情緒、思考、睡眠、食欲和行為調節的中樞神經回路無法正常運作,而必要的神經傳送素(溝通神經細胞的化學元素)亦失去平衡。一般認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均扮演著導致憂慮的關鍵角色。研究指出,這兩種化學元素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容易感到憂鬱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引起的,可能是心理因素和外在環境(如,失去摯愛或生活狀態的重大改變)相互影響,心髒病、中風或癌症等疾病也可能引發憂鬱的症狀。
憂鬱並不專屬任何特定人群,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不管是什麽地區,都可能會有精神及行為失常的人。精神失常亦有可能出現在生命周期的任何時候,不管男女,都有可能發生。關於精神失常易出現在工業化國家或富有的人中的觀點是錯誤的。同樣有些說法認為,在現代化步伐落後的農村生活的人們不易精神失常也是不正確的。
世界上大約有四萬億人有過精神或精神失常的問題,而有約一億兩千一百萬人患有憂鬱的問題,這些失常類疾病被列為世界十大殘疾病的第五名。
憂鬱,這場心靈的感冒,還須從心治,如果你憂鬱,不要恐慌,不要畏懼,一切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