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沒有標準

幸福並沒有標準,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樣。幸福猶如市場上的商品,有真有假。真幸福讓人留戀忘懷,假幸福卻讓人遺憾痛苦。金盆銀匙、錦衣玉食的人未必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飯的人未必不幸。這個世界的一枝花、一滴水,都可能成為幸福的源泉。幸福從來都與貧富無關,與地位無關,“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

這就是說,幸福從來就沒有嚴格的定義和標準,一切都是相對而言的。當你饑寒交迫的時候,食物和衣服便是你最大的幸福;當你悲傷哭泣的時候,朋友遞上的紙巾便是你最大的幸福;當你筋疲力盡的時候,一張溫暖而厚實的大床便是你的幸福。

現實中,很多人雖然活著,卻始終無法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他們總是參照別人的標準活著。時常聽到有人讚歎:“瞧,那家夥有一輛寶馬跑車,多漂亮!”繼而又想:“要是我也能擁有一輛多好!那時我該有多幸福!”住豪華別墅,開高級轎車,穿名牌時裝,吃山珍海味……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這才是幸福生活的標準。

這是極其錯誤的想法。其實幸福一直都在我們身邊,人的致命弱點就是不知滿足,永遠把得不到的東西和失去的東西看作是自己的幸福,卻不知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幸福。

曾經有位詩人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說:“你現在最缺的是什麽?我可以馬上滿足你的願望。”詩人無奈地說:“我現在什麽都有,唯獨覺得缺少幸福,你能賜給我幸福嗎?”天使聽了這話覺得有點為難,但等她想了想以後,突然明白了什麽。於是天使立刻奪走了他身邊的一切:拿走了他的才華,毀了他的容貌,取走了他所有的財產以及他妻子的性命,然後便安靜地離開了。

一個月後,天使又找到了那位詩人,把當初奪走的一切又還給了他。詩人如同重獲新生一般,摟著他親愛的妻子,連連向天使表示感謝,因為他覺得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可見,幸福和快樂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情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但許多人仍要建立這樣那樣的標準,以別人為參照係,跟別人比較,把自己擁有的視為糞土,而把別人手中的東西一概視為珍寶,暈頭轉向地跟著別人跑,隨手丟掉自己擁有的幸福,反而一直抱怨自己的不幸。

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的幸福模式,都不外乎舒適與享樂,而舒適享樂與幸福並沒有多少直接關係。所謂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這是因為:幸福是沒有標準,無法類比的,真正的幸福更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有個富翁和漁翁的故事令人深思: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位漁翁在海邊釣魚,蔚藍的海洋,碧藍的天空,雪白的沙灘,漁翁守著半簍魚,悠閑地躺在漁船上唱漁歌。

一個富翁來到他旁邊說:“你這樣怎麽行呢?怎麽能這麽沒有追求呢?”

漁翁:“我應該怎樣呢?”

富翁:“你應該起來去釣更多的魚啊!”

漁翁:“這些已經夠我吃了,釣那麽多魚做什麽?”

富翁:“釣更多的魚去賣錢啊!”

漁翁:“要那麽多錢做什麽?”

富翁:“用釣魚攢的錢去買一條好船,到海裏捕更多的魚啊!”漁翁:“捕那麽多魚做什麽?”

富翁:“捕更多的魚開一個罐頭加工廠,把魚罐頭賣了你能賺很多很多錢。”

漁翁:“要很多很多錢做什麽?”

富翁:“有很多的錢,你可以麵朝大海蓋一所別墅,你可以和我一樣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旅遊,可以每天沒事在海邊釣魚玩兒。”

漁翁:“那我現在不是這樣嗎?”

富翁愕然。

人們很容易忘掉初衷。其實我們走了很多路,最後還是回到起點。幸福也是如此簡單,富翁和漁翁的最終目的,不都是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嗎?

所以說,幸福沒有一成不變的標準,沒有人能說清楚擁有多少錢或權算是得到了幸福,也沒有人能說清楚擁有多少親朋好友算是得到了幸福,更沒有人能說清楚擁有多少情感算是得到了幸福……幸福是一種心境,一種體悟,一種純粹的個人感受,是人們對生活和人生態度的總結。它與富貴、權力、地位不一定成正比,也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是取決於人們的心態。因此,幸福永遠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時,如果你刻意地尋找幸福,你會發現它在回避你,而當你嚐試著把幸福送給別人時,你反而發現幸福就在身邊。幸福並非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它是那麽尋常,那麽平易近人,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幸福,隻要我們心中擁有幸福的陽光。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生活中從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現幸福的眼睛。一個人心裏能裝得下幸福,他就會有自己幸福的方式,就會有獲得幸福的能力,就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幸福好似一道門檻,高低與否取決於自己的看法與定位。當你已經擁有了一切,卻感覺不幸福時,或許在別人眼裏那就是一種渴望已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