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美好人生的基石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若認為挫折是人生不可承受的打擊,必不能撐過難關,可能就此頹廢一生。而認為挫折隻不過是人生路上的小水窪的人,則會想盡一切辦法跨過去。這種人在跨過幾個小水窪之後,就根本不怕大水窪了,他怎能不成功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必因不平而泄氣,也不必因挫折而煩惱,隻要自己努力,總會有機會的。
德國著名哲學家費希特年輕時,曾去拜訪大名鼎鼎的哲學家康德,想向他討教,不料康德對他很冷漠,拒絕了他。碰了個大釘子的費希特並未因此而不平,他不灰心,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心想:我就這樣兩手空空,前來拜訪,人家當然怕被打擾了,為什麽我不拿出自己的成果來呢?
於是費希特埋頭苦學,完成了一篇名為《天啟的批判》的論文,呈獻給康德,並附上一封信。信中說:“我是為了拜見自己最崇拜的大哲學家而來的,但仔細一想,對自己是否有這種資格都未審慎考慮,感到萬分抱歉。雖然我也可以請其他名人寫推薦函,但我決定毛遂自薦,這篇論文就是我自己的介紹信。”
康德細讀了費希特的論文,不禁拍案叫絕。他為其出色的才華和獨特的求學方式所震驚,便決定親筆寫一封回信,邀請費希特來一起探討哲理。
後來,費希特成為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學家。
一談到小澤征爾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指揮家,然而,他之所以能夠有今日的地位,乃是由於參加了法國貝桑鬆音樂節的國際指揮比賽。在這之前,他隻是日本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因為他的才華沒有表現出來,不為人所知,因此,他決定參加貝桑鬆音樂節的指揮比賽,向世人宣告自己已做足了準備,即將顯露驚人的音樂才華,於是他充滿信心地來到歐洲。但到當地後,立刻出現了一個難關在等著他。
小澤征爾到達歐洲之後,首先得辦理參加音樂比賽的手續,但不知為什麽,他的證件竟然不齊全,音樂執行委員會不能正式受理,也就是說他將無法參加期待已久的音樂節了!一般提到音樂家,都會認為他們的性格多半是內向且不愛出風頭的。這點的確沒錯,絕大多數的音樂家在遇到這種狀況時,通常是就此放棄,但小澤征爾卻不同,他不但不打算放棄,還盡全力積極爭取。
首先,小澤征爾來到日本大使館,說明整件事的原委,然後要求大使館提供協助。但日本大使館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正束手無策之際,他突然想起朋友過去曾經告訴他的事。美國大使館有音樂部,凡是喜歡音樂的人,都可以參加。
小澤征爾立刻趕到美國大使館。這裏的負責人是位女性,名叫卡莎夫人,過去她曾在紐約的某音樂團擔任小提琴手。
小澤征爾將事情的本末向她說明之後,拚命拜托對方,想辦法讓他可以參加音樂比賽,但卡莎夫人麵有難色地表示:“雖然我也是音樂家出身,但美國大使館不得越權幹預音樂節的問題。”她的立場說得很清楚、明白,但他仍不停地懇求她。原本表情僵硬的她,臉上逐漸浮現出笑容。
思考了一會兒,卡莎夫人問了小澤征爾一個問題:“你是個優秀的音樂家嗎?或者是個不怎麽優秀的音樂家?”
小澤征爾刻不容緩地回答:“當然,我自認是個優秀的音樂家,我是說將來可能……”
他這幾句充滿自信的話,讓卡莎夫人的手立刻伸向電話。
她聯絡了貝桑鬆國際音樂節的實行委員會,拜托他們讓他參加音樂比賽。結果,實行委員會回答,兩周後做最後決定,請他們等待答複。
此時,小澤征爾心中升起了一絲希望,心想,若是還不行,就隻好放棄了。兩個星期後,他收到美國大使館的答複,告知他已被獲準參加音樂比賽。這表示,他可以正式地參加貝桑鬆音樂節的國際指揮比賽了!
那次參加比賽的人,總共約60位,小澤征爾很順利地通過了第一次預選,而來到正式決賽。此時他嚴肅地想:“好吧!既然我差一點就被逐出比賽,現在就算不入選也無所謂了!不過,為了不讓自己後悔,我一定要努力。”
最後,小澤征爾獲得了這次比賽的冠軍,也因此占據了世界大指揮家不可動搖的地位。
我們可以從小澤征爾的身上看出,直到最後,他都沒有放棄,來回奔走於日本大使館、美國大使館,為了參加音樂節,盡了最大的努力。最終他獲得貝桑鬆國際指揮比賽的冠軍,成為享譽國際的指揮家。
費希特得以成為大教育家,小澤征爾得以成為大指揮家,這難得的機會是哪裏來的呢?
當然,他們從來不因別人誤解而不平,不因人生艱難而不平,盡情顯現自己的才華,為自己努力爭取機會,這種由堅持與勇氣構成的人生,才會有不可多得的機會光臨,他們才會得到伯樂的賞識。
能以正確的人生態度去麵對一次又一次突然襲來的挫折,才是成功者必備的能力。這個道理很簡單,沒受過挫折的人,經不起重創。隻有經曆挫折的考驗,你才能站得更穩,邁向成功。因此,挫折絕對是美好人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