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朝廷腐朽
劉備絲毫沒有反抗的機會。
不多時,便回到了黃巾陣中。
劉備愣愣的看著周圍。
本以為會被關押到俘虜營帳之中,可這眼前敞亮的模樣哪是俘虜的待遇。
四道小窗采光,整個帳內清爽透亮,桌椅擺件錯落有致,帶著許些木香。
除了佩劍被收下之外,分明是如至上賓。
一時間劉備被擄來的氣也消了幾分。
“玄德公稍安勿躁,我去去就回。”
張玨絲毫沒有怠慢,將劉備安置在營帳之中後,轉身便走。
前線戰事還在焦灼,張角於陣中他怎能不回?
緊接著在營帳外重組軍隊,帶兵又殺回戰場之上。
“你一十三四來歲的娃娃,可別去添亂!”
黃巾之中不諧聲音不斷。
張玨全然無懼,反而大聲對峙:“我乃張角師弟,豈會如此不堪?”
“這一戰我們必去,馳援天公將軍,刻不容緩。”
利用師弟一身份,張玨湊出數千黃巾衛一同奔赴戰場。
而前方邯鄲戰線吃緊,沒有了劉備的奇襲,邯鄲守軍更是難以抗衡黃巾。
“是劉大耳帶軍來了嗎?”
“回稟大人…不是劉備,而是一個看起來十來歲的少年,而且…是黃巾軍的人!”
“什麽?黃巾援軍?”
正麵糾纏之下,張玨帶兵奇襲,化作長矛在腹地之中撕裂防線。
“哈哈!師弟來的好!”
張角頓時氣勢大漲,顧不得安慰,徑直揮兵前進。
赫然勢不可擋。
此戰大勝而歸,本應該頹勢的戰鬥卻因為奇襲而扭轉局勢。
會議營帳裏,張角不禁為之讚歎:“知我師弟這般英勇,應當也是將軍之流!”
“若不是師弟支援,恐怕還拿不下這邯鄲。”
“程致遠,可不能小看了我這師弟啊!”
“今日,呼他為張玨便是。”程致遠略微不甘,卻也隻能高呼,新人勝舊人。
而跟隨張玨一同運糧殺敵的將士均受甘露,不禁對其讚歎有加。
隻不過,張玨奔人全然不知。
唰——
營帳倏然打開。
張玨手裏拿著兩斤肉幹和幾盅酒走了進來。
這副模樣不由得讓劉備多打量幾分。
年紀輕輕,眉宇之間卻有一股英氣,稚嫩尚未消退,卻又能領兵作戰。
突襲奇策甚至還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讓他成為階下囚。
隻可惜…這般好苗子,竟然是黃巾的人。
張玨雙手作揖:“玄德公,切莫急躁,我對你沒有禍心。”
說罷,他命力士搬一長桌,將肉幹酒盅放在桌上,席地而坐,伸手示意。
劉備也不含糊,席地而坐。
目光上下打量起張玨。
此子年紀尚淺,談吐不凡,必然是讀書人,將來也會是一個大才。
若是能助力複興漢室…
劉備思索再三,實在憋不下去開口道:“小兄弟,你這般才華無雙,卻為何要與黃巾為伍?”
“不如脫離黃巾,改邪歸正,一同共謀大事如何?”
張玨笑而不語,撕下一片肉幹嚼著。
片刻。
他緩緩說道:“玄德公,為何不問問外麵黃巾軍士為何要起義,再來判斷正邪呢?”
沉默一時占據高地。
劉備思索間才幡然發覺,黃巾軍,黃巾軍。
卻都是尋常平民。
當即,劉備會袖走出,看著坐在外麵休整的黃巾軍士們不禁問道:“諸位,你們為何要起義造反呢?”
一聽見這個,眾人七嘴八舌的湊了過來。
“咱們都是農民,種種田,娶妻生子,還算安逸。”
“但朝廷收稅賦稅實在是太厲害了。”
此話一處引起不少人讚同。
“我家本來還有吃食,有房住,但是朝廷來了,我連糠都吃不上了。”
“是啊,是啊…”
連糠都…劉備一時愣住,心裏茫然起來。
他苦口婆心的勸說起來。
“雖是如此,這也隻不過是暫時罷了。”
“不如盡快回歸農事,待到天下安定,朝廷自然能讓大家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可是這哪有人聽。
大多數都受到了朝廷的壓迫,又怎麽會給朝廷好臉色看。
見勸說無用,劉備也不放棄。
“玄德公,這般做是無用的。”
張玨遞過來一杯酒,悠悠說著。
“以當下朝廷的腐敗程度,早已不得民心。”
劉備想要複漢,自然隻能功虧一簣。
兩人回到帳內。
“土地兼並日益嚴重,門閥士族不乏四世三公這般豪強,皇親外戚虎視眈眈,朝堂之中十常侍為首更是愈發囂張。”
張玨歎了口氣。
“黃巾便是農民的希望,但因為威脅到了各地利益,所以才被打壓。”
劉備搖搖頭:“可現在黃巾在這般局勢下也難以有大作為,上至朝廷下至地方,無一不再盯著這塊肥肉。”
即便黃巾人再多又能怎樣,還能多過這三者合力?
雖然三者之間隻有利益捆綁,各自也不會動真格,但是這也足夠讓現在的黃巾滅亡,無論他是否參與這都是注定的。
“你錯了,玄德公。”張玨清脆的聲音在營帳內回**。
劉備瞪大眼,他錯了?
隻聽見張玨侃侃而談:“自古以來,起義者便有一股隱藏的力量,隻不過從來無人注意。”
劉備在心中喃喃自語:“隱藏的力量?”
他看著張玨的目光愈發奇異起來。
“那便是人民。”
“人民的基數在這世道上占比有多大?十之有九都為農。”
“在這壓迫愈發嚴重的世道下,多少農民對朝廷不滿想必玄德公比我更清楚。”
劉備點點頭,當今天下可謂是哀號遍野,無論是縣城還是鄉村,處處都可以看見壓迫與打壓,再問黃巾軍內眾人亦是退無可退。
“黃巾便是最好的例子,農民一呼百應,振臂一揮便是三十六方有餘。”
“而這樣的有生力量還有許多,無數飽受折磨的農民將黃巾視為依賴。”
“有人民作為後盾,便代表了力量源源不絕,畢竟對比朝廷的打壓,傻子也知道怎麽選。”
劉備張了張嘴,一時間竟然無法反駁,斟酒細細品味著張玨所說。
在這亂世之中,農民更期望有一個和平安定的地方,而黃巾軍無疑是代表了這一階級向其許諾,從可信度與公信力來講遠超現在的朝廷。
隻要黃巾能夠在這大圍剿下奪得一線生機,便能夠源源不絕的有新生力量加入。
長久下來,此消彼長,始終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局勢。
介於各大勢力的朝廷定然經不起這般熬,等待他們的隻有垮台。
“得眾便得國,失眾便失國。”
“我們不需要朝廷般的打壓,黃巾隻要讓人做到。人人吃的起飯,能過的上好生活。”
看著張玨那副淡定的闡述。
劉備內心之中赫然已經翻起滔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