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世俗,以後才不勞碌

二十幾歲的女孩大多是單純的,向往著甜蜜的愛情,希望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著幸福的生活。擁有這樣想法的女孩很多很多,但是她們過多地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對未來也沒有任何的規劃,隻是順著趨勢,毫無計劃地生活著,而到了三十歲時,既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沒有嫁給一個白馬王子,而是和其他人一樣,成為凡夫俗子,在世俗裏終老。

其實,與其被現實牽著鼻子盲目地生活,最終成為一個凡夫俗子,還不如早一天理解現實環境,讓人生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千萬不要懷疑這個飽含智慧的箴言。不管怎樣,二十幾歲學會世故,這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因為看清現實就意味著在現實環境的壓力下,能夠表現出超脫的能力,讓現實成為有利於自己的工具,幫助自己成為人生的主宰者。

讀大學的時候,悠悠是一個標準的文藝女生,愛好廣泛,但卻不屑於與周邊的同學交往,因為她覺得別人都很世俗,每天談論的都是衣服和化妝品,卻沒人和她來討論哲學、文學這些貌似很高雅的東西。悠悠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自由作家,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但是關於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她也並不知道。悠悠還參加了很多的社團,做了很多的誌願者,去幫助別人。和悠悠相比,藍藍則世俗多了,每天隻知道學習和看雜誌,忙著考各種各樣的證,隻希望將來可以找個踏實的工作。

悠悠是個理想主義者,而現實主義者藍藍自然是讓她看著很不舒服。總之,在悠悠的心裏,她覺得藍藍就是個俗人,年紀輕輕就開始為未來做那麽實際的規劃,她才不要那樣生活呢。

可是,眼看就要畢業了,悠悠還沉浸在自己的夢境裏。她一直渴望於是一位伯樂,能夠發現自己的才華,可是一切似乎都不那麽順利。而藍藍則憑著自己在學校裏的踏實努力,和自己考的各種證件,被一家外資企業錄取。

如今,幾年過去了,悠悠仍然是一事無成,而且再也沒有心情去做什麽誌願者了。而藍藍不僅事業上發展順利,也找到了一個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的丈夫,過著安穩的生活。當然,她在有能力之餘,經常去一個福利院去看望那裏的孩子們。而這一切不正是曾經懷抱著遠大理想、試圖改造世界的悠悠想要過的生活嗎。

很多人認為,重視現實價值,就不得不拋棄諸如道德倫理、愛情之類的精神價值。事實上,現實價值和精神價值兩者不是隻能選擇其一,而是可以兩者兼得。精神價值隻有在現實價值中才會顯得更有光彩。對於山區的孩子來說,比起所謂的生存權利,他們更歡迎一碗能填飽肚子的飯;對於獨居老人來說,比起同情的目光,他們更需要得到生活上的照顧。比較富足的人,不僅不用為溫飽而傷腦筋,還可以拿出餘錢來幫助別人。成為一個現實而世俗的人,絕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夢想。

理想和現實的落差總是讓人不滿,今天的女孩們也在經曆這樣的局麵。如果能早日理解世俗的意義,你就不會那麽盲目地去生活了。世俗,意味著你在現實的環境裏活得真實,這是一種徹底意識到自己應該把握幸福的生活方式。意識到要幸福就意味著要朝自己的目標有計劃地前進,而不是隨心所欲地混日子。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已過了不惑之年但仍生活得非常精彩的女人。不管她們自己有沒有意識到,她們肯定早已脫離了常人的想法,而優先選擇了“世俗”。

女孩們在追求夢想時,一定要拋棄對金錢和現實的潔癖,用一種現實的態度來對待自己人生。二十幾歲,就要用現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這樣才不會在以後的日子裏從頭開始忙忙碌碌,也不至於在年華老去後,還要為金錢而過著疲於奔命的生活。早一點學會處世之道的話,二十幾歲的女孩子,也可以找到滿意的工作,並與好男人相愛,過著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