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改變現狀而結婚

80後恨嫁,90後搶婚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趨勢。

以前80後考上大學時,家長都會囑咐女兒,不要著急談戀愛,多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可沒想到,女兒很聽話,老老實實地讀書,出了校門也不慌不忙的,畢業幾年也不找男朋友。

這下父母著急了,心生愧疚,都怪自己當初不鼓勵女兒談戀愛,眼看女兒就要變成“剩女”了。於是,當90後的女兒考上大學時,家長們又是一番良苦用心,學習好不好不要急,一定要先談個男朋友,女孩子還是婚姻最重要,成不成功無所謂。

於是乎,大學生征婚也算是在眾人認可的情況下催生出來的。再加上現在工作難找,很多女孩子也願意通過婚姻曲線就業。

其實,當一個女孩子自身條件優越,而且事業發展不錯的時候,她是不會急著想要嫁人的。因為她自己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麽,而且她更加明白,當自身的價值不斷提升時,她遇到的男人也會更加優秀。盲目征婚的女孩子通常是那些對自己認識不是很清楚,對於未來比較迷茫的女孩。

——再找不到工作,我也去征個婚把自己嫁了算了!——工作不好,工資又低,不如趕快找個人結婚算了!

———個人奮鬥太難了,痛苦死了,這麽不順,不如結婚好了!——爸媽整天嘮叨,好朋友也結婚了,男朋友也還行,我也結婚得了!

幾乎每天我們都能聽到這些女孩子的抱怨,好像結婚就是她們的救命稻草,遇到煩心的事,遇到點小挫折,能解決是辦法好像隻有一個,那就是——結婚去吧!

結婚真的能改變生活的本質嗎。結了婚你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了,結了婚你就不用上班、加班了嗎,結了婚你就會變成公主了嗎,結了婚你的老公就會心甘情願地為你奉獻一切了嗎?

如果你真這麽想的話,那必定是要失望的。亦舒曾說過,把任何一種生活方式視作逃避的辦法,無論是讀書、結婚、移民……,均會讓你失望的。因為生活的本質是不會變的。然而在就業壓力較大的今天,還是很多女孩願意選擇一畢業就結婚,“畢婚族”中許多女生都把結婚當出路,緩解即將麵臨的就業壓力。

現在大學裏流傳著許多言論,比如“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畢業就結婚,免得工作後太忙,無暇談婚論嫁”,等等。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奮鬥》中也有一句台詞:“我是你的丈夫向南,我就是你的錢包,我就是你生活舒坦的工具,為了你的幸福,我時刻準備著!"這些或許也成為一些女孩子走向“畢婚”的原因。

但是,“畢婚”可能產生負麵影響:如經濟不獨立,生活能力差,難以協調各種關係,難以實現角色的轉變等。這些問題往往會造成婚後夫妻關係緊張,再加上大多數“畢婚族”要依靠雙方父母在經濟上的支持,兩邊的父母就更容易介入子女婚姻,也更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加劇。其實,畢業後不管是結婚還是就業,男性和女性首先應在精神、人格上保持獨立,並事先對自己的人生有所規劃。放棄自己的主觀努力和奮鬥,盲目地把未來“押寶”在他人身上,隻怕輸多贏少。

易仆生的《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婦女解放運動的宣言書"。在這個宣言書裏,娜拉終於覺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勇敢地出走了。可她出走之後的命運又會是怎樣的呢?魯迅先生專門對“娜拉出走之後”做了一次演講,易仆生沒有對此做出回答,後人隻有猜測了,魯迅先生分析說,女權光有覺醒是不夠的,娜拉沒有生活本領,她出走之後,要麽回來,要麽墮落。

總是讓人很疑惑的是,剛剛建立起的女性獨立,女性自主的理念,在中國也經曆了幾十年的洗禮和熏陶,本來應該日益完善的,可為什麽到了2010年就好像突然要瓦解了似呢。十年前,那些很有氣場的女白領,工作體麵,享受著有情調的小資生活,以晚婚作為一種自豪的,充分享受自由的形式,而且可以和那些早早把自己嫁掉,靠婚姻生活的女人們一下子區分開來。那時的她們是驕傲的,也是適時的。

可是,十年後的女白領的境遇就大大不同了,她們的壓力更大收入更少,帶著一身疲憊和自嘲,昔日的小資情趣轉為今日對奢侈品的緊追慢趕,"小資"早就不體麵了,詞性都跟著由褒轉貶了。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做後盾,那些追求自由的女白領們也撐不住了。大家對待婚姻的態度也開始返璞歸真了,真不該裝另類,還是把自己早早嫁掉好了。

於是,悲劇也愈演愈烈,工作上不順心,大家著急著結婚,婚後又對婚姻失望,事業上又找不到突破口,做不了女強人也不做好本分的家庭婦女。回首一望,青春已逝,不知道該怪我們生不逢時,還是自己的定力不夠。

張小嫻說過,失意的人,即使抓住了一段愛情,並不會從此就得意。用愛情來撫平人生的失意,到了最後,隻會更失意。你不想承認也得承認,愛情是風花雪月的事,失意的人是玩不起的。那麽,愛情是什麽?愛情,在得意的時候,是錦上添花。

生活總是不易的,當我們遇到挫折,遇到苦難時,不防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也許隻因為你堅持了那麽一下,生活從此就有了改觀,千萬不要再拿結婚當自己的避難所。女人總是喜歡把婚姻當作自己的最後一條出路,那麽男人呢?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先學會生活,擁有了生活能力,你才有資格去戀愛,去結婚。你撐不起自己的這片天空,還想要幸福的生活,可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