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歡聽好話

魯迅曾說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婦人抱著她的兒子走家串戶,鄰人甲說:"你這

兒子長得真帥。”婦人臉上充滿笑容。乙說:"你這兒子將來是要做官司的"。婦人更是

喜形於色。丙說:"你這兒子將來會死的。"婦人暴跳如雷,其實丙說得最真實,人總是要死的嘛。

現實就是現實,再比如一群同學聚會,來了一位麵如士色瘦骨如柴的女生,一同學奉承說:“你長得真漂亮。”這女同學臉上泛起紅暈,另一同學卻說:“你是不是有病?去看醫生啊。”她破口大罵:"你才有病啊!"

人人都喜歡聽好話、受讚美。別不承認,你要個不喜歡聽好話、受讚美的人,那真是一個無比英明的人!說你“無比英明”,你一定會很喜歡。那麽,你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喜歡聽好話、受讚美的人。

在百老匯有一位喜劇演員,打拚了很多年,也沒有成就多大的名氣。他做夢都想成名,這樣,他的演出費就會高很多,也不必住在不寬敞的房子裏了。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夢見自己成名了,一個星期能掙10萬美元。在夢中,他站在一個大劇院的舞台上,給坐滿劇院的觀眾表演喜劇。他表演得很賣力,但整個表演過程中他聽不到一絲笑聲,謝幕時全場也沒有一個人鼓掌。

“即使一個星期能賺上十萬美元,”他說,“這種生活也如同下地獄一般。”說完後,這個演員就醒來了。

沒有肯定與讚揚的演員,賺再高的演出費也如同下地獄。在人生的舞台上,如果沒有讚揚、掌聲的鼓勵,我們的生活也會如同地獄。

讚美是一種美德。佛教裏,彌勒菩薩和釋迦牟尼佛本乃同時修行,釋迦牟尼佛因為多修了一些讚美的語言,因此早於彌勒菩薩三十劫成佛。

不要相信真的有不喜歡“奉承話”的人,而疏於對某人的讚美。

古時有一個說客,當眾誇口說:"小人雖不才,但極能奉承。平生有一願,要將1000頂高帽子戴給我最先遇到的1000個人,現在已送出了999頂,隻剩下最後一頂了。”一長者聽後搖頭說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後一頂用什麽方法也戴不到我的頭上。”說客一聽,忙拱手道:"先生說的極是,不才從南到北,闖了大半輩子,但像先生這樣秉性剛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實沒有!"長者頓時手捋胡須,洋洋自得地說:“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聽了這話,那位說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這最後一頂帽子剛剛送給先生你了。”

這雖然隻是一則虛構的笑話,但誰又能否定我們身邊沒有類似的長者呢?

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林肯也說:每一個人都喜歡人家的讚美。在美國芝加哥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有位丈夫掐死了他的妻子,原因是他對妻子暢談白天所的得意事時,發現妻子竟然睡著了。他感到異常惱怒,竟然失手就將妻子給掐死了。這說明人對被尊重被賞識的渴望是何等強烈。

所以,我們在每天所到之處,不妨多說幾句肯定別人的話、讚美別人的話,播下一些友善的種子。看到朋友買了一件新衣,不要忽視。稱讚一下穿上去很合身、很精神、很漂亮或者很酷。也可以打聽一下價錢,“遇貨添錢”的傳統讚美手法,永遠都不會過時。

在這個物價高企的社會,美麗的辭藻是為數不多的免費“物資”之一。你不用花錢,就可以拿讚美當禮物送給別人。而接受你禮物的人,會回饋你感激與友好。除此以外,你還將享受感激與友好帶來的一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