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上加謬

謬上加謬法與荒謬極端化是有區別的,它是把荒謬層層演進的幽默方法。它要求不但有幽默感,還要使幽默感不斷增強。這就要求把微妙的荒謬擴大為顯著的荒謬,把潛在的荒謬提高為擺在麵前的荒謬。前麵我們介紹過的侯寶林先生的相聲《醉酒》中的對話,就是典型的謬上加謬。

我國古代有個笑話:一個人非常吝嗇,從來不請客。有一次別人問他仆人,他什麽時候能請客,仆人說:“要我家主人請客,除非等到來世。”主人在後麵聽到了,罵出聲來:“誰要你許他日子。”

本來說“來世請客”已經由於來世的不存在而不可能了,也可以說徹底否定了,說的人和聽的人都很清楚,沒有任何疑問。從傳達思想來說這種荒謬已經足夠了,但是從構成幽默的效果來說還不夠,因為它太平淡了,不夠到位,幽默感所要求的荒謬必須得有點絕才成。

這裏的主人絕就絕在明明來世請客是永遠不請客的意思,否定的意思,他卻認為還不夠。因為從形式上來說來世請客句子是肯定的,還沒有到從內容到形式都達到絕對否定的程度。在他看來哪怕是否定請客的可能性,隻要在字麵上有肯定的樣子也都是不可容忍的。正是這種絕對的荒謬產生了幽默感。

有一個羅馬時期流傳下來的故事。有一個人想要安安靜靜地工作,就吩咐仆人,如果有人來訪就說他不在家。這時有一個朋友來了,遠遠看到他在家,雖然他不相信仆人所說的話,但仍然回去了。第二天,這個拒絕接客的人反過來去拜訪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出來對他說:“我不在家,我不在家!”這已經夠荒謬了,明明自己出來了,卻說不在家,但是還不夠絕,因為這種荒謬還帶著賭氣的意思,純賭氣則不屬於幽默之列,它與輕鬆的幽默無緣(除非是故意假賭氣)。

客人表示大惑不解。他的朋友接著說:“你也太過分了,昨天我都相信了你仆人的話,而今天,你居然連我說的話也不相信。”

這話才叫絕了。

絕就絕在一句話中包含著多個層次的荒謬。第一個層次,明明在,卻說不在;第二個層次,你昨日明明在,卻讓仆人說不在,這成了我今日說不在的前提;第三個層次,我明明知道你仆人說謊卻相信了,我比你的仆人地位更高,因此你該相信我的話。

強化幽默效果的方法除了把荒謬逐步推向某個高度成為謬上加謬外,還可以將多個荒謬集中在一個焦點上,成為複合的荒謬,我們把這種幽默方法叫作謬上加謬或謬上疊謬。

謬上加謬的特點是不管何種可能性,隻管一條路往荒謬的結果上推演,於荒謬絕倫時才會有強烈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