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他人的人得不到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種優良的心理品質,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失的美德。尊重他人的人,通常都會給人一種溫和文雅、善良有禮、同情體諒他人、關心他人人格的表現。而缺乏尊重他人品質的人,通常表現為——

目無尊長。這些孩子不把長輩放在眼裏,動不動就頂撞家長或者老師,甚至摔門拍桌子,這些都是傷害別人的舉動,輕則傷害了家人的情感,重則導致矛盾激化。

嘲笑,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自我感覺比較良好,隻要有誰表現得不如自己,這些孩子就會嗤嗤發笑,用各種行為嘲弄、挖苦不如自己的人。

嘲弄身體上有殘缺的人。看到相貌差或者身體有殘缺的人,這些孩子會有一些攻擊性的行為,比如罵人,扔石塊等。

瞧不起窮人。動不動就說:“鄉巴佬,真臭呀!”“這些都不會,真的是沒有見識。”等等。這些咄咄逼人,傲慢無禮的行為恰恰是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表現,更是孩子素質低下的表現。

不尊重老人。不懂得在公共場合給老人讓座,不懂得要尊重長輩的教導。遇到年長者教育自己,常常出言不遜。

跟他人說話鼻孔朝天。這些孩子總擺出一副不可一世唯我獨尊的樣子。這種行為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以上這些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隻能導致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上四處碰壁。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教育孩子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因為,尊重他人,不但能讓受尊重的人倍感被尊重的溫暖,同時還能為自己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尊重他人的孩子,同樣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賴;不尊重他人的孩子,會失卻必要的尊重和信賴,結果是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小貼士

如何了解你的孩子是否懂得尊重他人?

(1)從孩子日常行為中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長輩的態度,對鄰居的態度,對小朋友等的態度如何,恰是了解孩子能否尊重別人的有效渠道。如果孩子有類似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傾向的,家長要多教育。

(2)多跟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談談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看法,如果發現孩子有不尊重他人的跡象,要及時引導和糾正。

(3)從孩子的老師與同學那裏了解。孩子是否喜歡叫別人的外號,嘲笑別人的缺陷,不重視他人的勞動成果等。如果孩子有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家長應心平氣和地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