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自我”不一定好人緣

在我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出現兩種不良現象:一種是自我中心現象比較突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在人際交往中,固執己見,聽不得不同意見;另一種是凡事沒有主見,喜歡人雲亦雲,表現在人際交往中,一味無原則地迎合和遷就別人。很顯然,這兩種類型的孩子,就其心境而言,都是很不平靜的。前者從表麵上看很有個性和自主性,事實上,這樣的“自主性”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難被他人所接受的;後者表麵上看很合群,事實上,這樣的“合群”是以“犧牲自己”的自主性為代價的,而且,這種所謂“合群”的孩子往往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常常成為受人欺負的對象。因此,這兩種類型的孩子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往往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家庭教育對此一定不能熟視無睹。

要想孩子讓自己既不固執己見,又不至於沒有主見,家長應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在了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之外,也應該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了解自己越多,越知道自己的不足,越要求自己嚴格,因而對周圍,對別人也越客觀,人際關係也越會協調。

現實生活中,那些富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那些既能為人著想,又不失有自己主見的人。沒有主見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卻無一益。

那些沒有主見的孩子,在心理上是自卑的,即對自己的知識、能力、才華等作出過低的評價,進而否定自我。自卑的人在交往中,雖有良好的願望,但總是怕別人的輕視和拒絕,因而對自己沒有信心,很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又常常很敏感地把別人的不快歸為自己的不當。所以總一味責備自己,討好別人。

沒有主見的孩子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對某些事情難以下決定。總喜歡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容易受他人影響。

沒有主見的孩子遇事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這是意誌薄弱的表現。他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要經過反複比較,反複動搖。結果錯過了成功的時機,最後一無所獲。

沒有主見的孩子口頭禪是“我再想想”“我先問問我媽媽”“我不知道對不對”。也因為如此,很多人不喜歡與沒有主見的人交往。

小貼士

如何了解你的孩子是否有主見

(1)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孩子是不是總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呢?

(2)在與孩子交流意見時,孩子能否主動談自己的看法?

(3)從孩子的老師那裏了解情況。當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是總喜歡反複動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呢?

如果孩子有如上的情況,家長需要及時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讓孩子明白,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拿主意的,過於依賴別人,過於聽從他人的意見是不利於自己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