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的孩子沒人理

我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最受歡迎的孩子往往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能說會講的,而是有好東西能夠想到朋友、和朋友分享的孩子,也就是表現比較“大方”的孩子。因為孩子們對分享很在意,如果有人對她們以分享的方式示好,那個人將會受到歡迎。如果孩子們從小能夠學會分享,這將是他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很多孩子都表現出唯我獨尊、占有欲強,通俗一點就是“小氣”的特點。這些孩子不會分享,表現為:我的東西別人不能動,我的玩具別人不能玩,好吃的我自己吃獨食等現象。他們不願意為別人設想,受限於“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無法顧及到他人的感受,以至於越來越獨,越來越自私。

現實生活中,沒有分享意識的孩子並不少見。一旦孩子出現小氣行為後,家長往往不分析原因就分辯:“家裏隻有一個孩子,要是有兩三個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長大就好了”。實際上,獨享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不是什麽大毛病,但對孩子的發展卻極為不利。

首先,不懂分享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小氣的孩子更容易孤獨。因為小氣,不願意分享。這些孩子往往陷入被孤立的情境中。他們的身邊鮮有朋友,大家都不願意跟他一起玩,這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有深遠影響。

小氣的孩子本能地體現出一些自私、專斷的生活習性。對於接受與索取,他們欣欣然,但對於付出與分享,他們卻頗不以為然。即使表麵上分享了,但實際上內心是極不願意的。於是,表現出來的則是不夠爽快、猶豫不決等現象。這樣的孩子讓人感覺缺乏魄力,沒有主見,從而讓人不信任,影響其今後的發展。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改掉“小氣”的毛病,及早啟發孩子懂得分享、謙讓、溝通、心裏想著別人,這樣才有可能共享歡樂,互利互惠。也隻有這樣,孩子在學校裏、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才能在當今這個社會資源共享的社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懂得分享,獨斷專行,那麽,就很難形成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更談不上立足於社會。

小貼士

如何發現你的孩子是否會分享

(1)在家中的表現。在家庭生活中,有好吃的東西,孩子是否願意分給長輩或者其他人吃?是否有與人共享自己東西的意識?如果孩子暫時尚處在“自我意識”剛剛萌芽的階段,需要讓孩子明白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的好處。

(2)在外跟其他小夥伴玩的表現。孩子是否願意分享他們的小玩具?他們介意別人的觸碰嗎?有些孩子因為天生敏感,對自我的東西占有欲強,不但不願意讓別人碰觸自己的玩具,還不允許其他人碰自己。所以,總顯得形隻影單。這樣的情況不容忽視,家長需要及時發現.及時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