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悄悄話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孩子:他們在自己有了成就,有了榮譽時就歡呼雀躍,神采飛揚;看到別人有了成績,有了進步時,不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就是冷言冷語、挖苦、諷刺。

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受歡迎的孩子總是“懂得合作、有領導藝術、少攻擊性、會雙向交往”的孩子,其核心的交往理念就是“我行,你也行”,同伴與這樣的孩子在一起,感到開心、受尊重、受鼓舞,並會主動地給以配合。那些過多攻擊性、好爭論、滿足於自我欣賞的孩子則常常遭到同伴拒絕,而反過來,這些孩子會因為遭到拒絕而表現出更多的破壞行為,如果不加以引導,那麽惡性循環隻能使這些孩子的同伴關係更加不良,甚至促使他們形成反社會的人格特質。而造成孩子這種心態的根源還是家庭教育。

(1)家長過於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視了孩子的“做人”教育。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例子,許多家長看到自家的孩子考試考好了,喜笑顏開;考得不好了,怒目相對。這導致孩子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對於他人的“成績”嗤之以鼻。

(2)家長心胸不夠開闊,過於寵溺孩子,孩子有一點點小成績就誇個不停,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表現出色,常常做出一副瞧不起的樣子:“我家的孩子也會這樣!”家長對於他人的苛刻導致孩子不懂得欣賞他人,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從而恃才傲物。

(3)另一種極端,家長過分追求完美,總對孩子表示不滿。覺得自己的孩子這個不好,那個也不好。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必然隻學會挑剔,而學不會欣賞。

(4)孩子的嫉妒心理。出於自尊的需要,許多孩子都有嫉妒他人的心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很正常,但因嫉妒導致不會欣賞,必然令孩子失去進步的機會,導致平庸。

作為家長,首先要意識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讓孩子學會欣賞他人長處,包容他人的短處,能讓孩子變得更加有人緣。

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從小培養孩子善於欣賞他人的意識

1.孩子在挑剔他人的缺點時,父母一定要介入扭轉

孩子的認知有限,看人識事往往很片麵,父母聽到孩子挑剔他人缺點的話語時,一定要介入指導。比如,“那個總是希望領舞領操的小朋友,是不是不怕辛苦,一遍又一遍地在練習?”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以,教育孩子去觀察小夥伴的時候,首先要想到對方有哪些優點是自己所不具備的,可以向他學到些什麽,不要老盯著別人的缺點看。

2.嚐試讓孩子說出他自己的缺點

父母先嚐試著講出自己的缺點,告訴孩子這樣的討論就像一麵鏡子,會反映出更真實的自己,但不會招致任何打擊和貶斥。這樣做的目的,能讓孩子更客觀地了解自己和他人。還會使孩子意識到雖然他人有缺點,但還是贏得了友誼,換位思考一下,他的小夥伴有一點點小毛病,就被他“全盤否定”,這是不公平的。

3.嚐試讓孩子說出家人的優點

欣賞他人首先從欣賞周圍的親人開始。父母應首先檢討自己,在家庭成員的相處過程中是否總喜歡挑剔。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的麵,對親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養成對自己寬容,對他人吹毛求疵的習慣。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引導孩子,用“放大鏡”審視親人的優點,以寬容、詼諧的心態去看待親人的弱點,強化對彼此的欣賞態度,隻有這樣,孩子才會一步一步養成“多多欣賞他人”,並從中獲得樂趣的習慣。

4.讓孩子克服嫉妒的心理

讓孩子明白嫉妒的心理不可取,它不但妨礙自己進步,還影響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變得不快樂。真正聰明的人,會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學習別人的優點,這樣不但能讓孩子取得進步,還因為懂得欣賞,更受他人喜愛。

家長不能說的

(1)“你怎麽這麽笨呢?你看鄰居家的胖胖這次就考得比你好。你到底是怎麽念書的?”於是,孩子就開始狡辯:“他好什麽好?還不都是抄來的。”每個人都有維護自尊的需要,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孩子不得不用“貶低”別人的方式來抬高自己,這樣的孩子是很難學會欣賞的。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分析自己這次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什麽,能正確認識自我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進步。

(2)“他有什麽好的?你比他更好!”有些家長為了激勵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更自信,於是出此下策,用“他不如你”來鼓勵孩子。事實上,這樣的話非但不能讓孩子變得自信,還因此變得更加自卑,他都不如我了,為什麽我還做得這麽差?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他確實不錯,你堅持努力,一定可以跟他一樣的。

(3)“你怎麽什麽都不行呢?生你這樣的孩子,我也不知道是做了什麽孽了!”這樣的話不但傷了孩子的自尊,還傷了孩子的心。如果孩子因此變得逆反,搶白你:“那你為什麽不去生個什麽都行的孩子呢?”作為家長,你該怎麽回答?

教子加油站

(1)讓孩子學會自我欣賞,經常看到自己的優點。讓自己的內在強大起來,逐漸建立起自我評價的機製。那些老要和他人“爭搶”,老在意他人評價的孩子,其實是內在缺乏自我評價,缺乏自我欣賞的表現。

(2)讓孩子學著對他人說欣賞的話,比如:你今天的裙子真漂亮,你今天的演講真出色,你跑得真快……當然,要說真誠的話,說想說的話,而不是刻意的恭維。

(3)讓孩子懂得感謝他人對自己的配合或者幫助。要讓孩子知道,在一個群體中,如果有人同意他的意見,或者配合他一定要表示感謝。要懂得:並非他人不行,而是他人能夠“顧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