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孩子源於“問題”教育

現在的家長由於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對孩子不是簡單粗暴的體罰,就是溺愛和慣縱,很少有時間坐下來陪孩子說話、玩耍。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家長,受全球性金融危機以及高昂不落的房價等現實因素的衝擊,所承受的壓力是其他任何時候所無法比擬的,於是乎,在麵對孩子的教育上就更是表現得力不從心。毫無疑問,家長們的這些做法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正所謂有什麽樣的行為就有什麽樣的結果,“問題”教育帶來的是“問題”孩子的增多。

最近,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布了對1961名學齡兒童的調查結果:哈爾濱有近14%的孩子成為問題孩子。他們主要表現為社交退縮、焦慮抑鬱、違紀、多動症和具有攻擊性等。毫無疑問,這些問題如不及時矯治,問題孩子將漸漸淪為社會邊緣人物,最終成為整個社會潛在的危機。

這一結果與前不久上海的一項同類調查驚人相似,上海問題孩子的比例約為17%。看來,問題孩子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孩子總像隨時要爆炸的炸彈,不知道什麽時候,你心目中的乖寶貝就會變成混世魔王或者沉默羔羊,他們身上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讓家長疲於奔命,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在工作中,陸先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可在家庭生活中,他卻是一個失敗的父親,13歲的女兒特別叛逆,還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抽煙、文身,吐髒字罵人。“我很後悔,隻給了她物質方麵的滿足,卻從來沒進入她的內心世界。”陸先生的女兒從小就是在寄宿學校度過的,而且都是貴族式的,可多年的寄宿生活卻讓女兒變得很怪異。有一次,她慫恿班上幾個同學一起去砸教室的燈,而目的隻是為了引起老師的關注。“可能是女兒太空虛了,從小到大,我和她談話的次數能數得清,導致現在她根本不願意和我們交流,即使在家,也是瘋狂地上網、打遊戲,模擬各種流行行為。”

現實生活中,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後,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病急亂投醫”,卻從不管孩子是否能夠接受。其實,現在很多問題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叛逆”,基本都是青春轉型期常見的問題,隻要家長給予正確的指導,問題孩子的問題就一定可以解決。

第一,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愛護問題孩子。問題孩子不一定是壞孩子,由於未成年的孩子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這時,少年兒童向善向上的本質需要加以保護,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把他當作壞孩子。問題孩子中的錯誤,大多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孩子的行為動機往往是純真的,也許是好奇心、表現欲所導致的行為過失,不能輕易或者盲目地定性為道德品質問題。孩子們犯了錯誤,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他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家長應該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寬容、愛護他們。

李聖珍是北京通州二中的化學老師,數年前就開始全職在家,一門心思地帶13個來自9個省市、4個民族的孩子。這些年,她**出了一批特殊的子女——50多名被他們的親身家長視為“笨孩子”、“無可救藥”、“傻孩子”的“問題孩子”,如今大半已考入國內重點大學,多位赴日本、歐美等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許多孩子經她手把手的**後,少則數月,多則一年,全部“脫胎換骨”,由原來被家長和老師評判為“在教育方麵已經沒有希望”的“教育棄兒”,變成了深受學校和家庭歡迎的“希望之星”。這些孩子,有學習障礙的,有健康疾患的,有品德缺陷的,還有心理問題的,但是在李聖珍老師眼裏,沒有問題孩子,她總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愛護他們。

第二,為問題孩子營造寬鬆愉悅的成長環境。家長的才幹不僅表現於淵博的學識,更重要的是要善於為孩子營造寬鬆愉悅的成長環境。當孩子處在輕鬆愉快的狀態時,記憶力會大大增強,聯想也會更加豐富。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習潛力可以得到更大發揮。對問題孩子要講究愛的情感、愛的行為和愛的藝術。愛孩子,就必須善於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有時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都能贏得問題孩子的愛戴和信賴,會使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使他們能充分享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

有個孩子因為學習不太好,對老師的提問常常不能回答。在課堂上也他基本敢舉手回答問題,但又怕同學們說他笨,有時硬著頭皮舉了手卻回答不出問題,他為此很是壓抑和自卑。這位老師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後,和他秘密約定,“以後回答問題,要是你不能回答就舉右手,能回答就高高地舉起你的左手。”這樣一來,孩子信心大增,慢慢地,他舉起左手的時候越來越多,學習也趕了上來。最後就是他的左手,指引著他走向了成功。

總之,家長在麵對問題孩子時,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沉著冷靜地處理問題,少用訓斥、打罵等簡單方法,多用說服教育、鼓勵、正麵引導、溝通交流等方法來疏導、引導孩子朝積極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