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釋迦牟尼佛坐在蓮花池上,麵對諸位得道弟子,突然拈花微笑,眾人不解其意,隻有迦葉尊者領悟了佛祖的意思,他會心一笑,於是就有了禪宗的起源。孔子觀於後稷之廟,有3座金鑄的人像,就在它的背上銘刻了幾句名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無多事。多言多敗,多事多害。”

有這樣一首詩寫道:“緘口金人訓,兢兢恐懼身。出言刀劍利,積怨鬼神嗔。緘默應多福,吹噓總是蠢。”釋迦牟尼佛作拈花微笑,孔子銘刻“無多言,無多事”,寓意深刻。它勸誡人們:為人寧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態度,不驕不躁,狀若笨拙,絕對不可以自作聰明,喜形於色,精明外露。

喜歡表達自己的見解是人的一種偏好,不管是有水平與沒有水平的人,還是能知道與不知道的人,或者是見過世麵與沒見過世麵的人,大都如此。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喜歡議論;看了一部電影,我們喜歡評論;有什麽與我們利益相關的事,我們更是說得沒完沒了;如果有人請教我們,我們會當仁不讓地說三道四。一有說話的機會(或者一爭取到說話的機會),便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地海談起來。其實,忘情於口舌之欲,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多聖賢都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他們緘默守聲,不輕易表達自己對外界事物及他人的看法。這裏麵有著很深的道理和覺悟。

在佛教中,“沉默”具有其特殊的意義。當年文殊法師問維摩詰有關佛道之說時,維摩詰一言不發。維摩詰的沉默,在後來的禪師們看來“如雷聲一樣使人震耳欲聾”。這種“如雷的沉默”,猶如台風中心,看似無聲無力,卻是力量的源泉。如果我們拋開略顯晦澀的禪宗教義,從老子的“大辯若訥”以及莊子的“不言而言”中,都可以感知古代先賢對於沉默的推崇。

《鬼穀子·本經符》中有雲:“言多必有數短之處。”這就是成語“言多必失”的出處。為什麽言多必失,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首先,任何一個人都客觀存在一定的語言失誤率,從概率的角度來說,“言”的基數越大,失誤的絕對數目就會越大;其次,言語過多,難免把時間與精力側重在了說上,給思考留的時間與精力過少,必然會增加了語言的失誤率。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一個人唯有靜下心來,才能集中精力,才能心地空澄,才能明察秋毫之末,才能多聽、多看、多想,才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而且,恰如其分的沉默,無疑給別人留下了足夠廣闊的表演空間,而你則是一個好聽眾、好觀眾,這樣無疑會贏得別人的好感與尊重。

值得指出的是,對沉默是金這句話當然也不應機械地去理解。什麽都不表態,什麽都保持沉默,並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沉默要恰到好處。火候不足,內不足以修心養性,外不足以親切感人;火候過老,顯然已是身如槁木,心若死灰,又何來生趣呢?

總之,我們不能因為沉默而沉默,沉默不是最終的目的。沉默的最終目的是把話說好。隻有這樣,沉默方才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