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500年前,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可以信奉終身的人生箴言?”孔子回答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對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深刻概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是自己不喜歡和不願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別人。依據這個原則,雖然我們還不能判斷什麽是應該做的,但至少可以知道什麽是不應該做的了,所以孔子的這句箴言包括了安身立命的全部道理。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難免有越軌搶道、碰撞爭執的時候。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行為受到太多的約束。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人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有些什麽特點。一個人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個人行為的後果隻涉及到他本人,與其他人或群體無關;

第二種,個人行為的後果將影響到他人的利益;

第三種,個人行為的後果將影響到某一群體組織的利益。

對於第一種情況,個人行為的自由是應該得到充分保障的,對於這種行為,他人可以規勸、說服,乃至懇求其改變,但沒有理由幹涉它或阻止它。任何人的行為,隻有涉及他人或其他群體時才需對社會負責。不過我們平時屬於第一種情況的行為並不是很多,大部分行為是屬於後兩種情況;在後兩種情況下,一個人行為的自由必須以其後果不影響或不危害他人的利益為前提,否則,社會就有權利幹涉或中止這個行為。這個道理雖然極其簡單,卻是人類一切法律賴以存在的前提,也是社會輿論和道德標準的根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說就是恕人,就是推己及人。用孔子的話說,這是可以終身照著去做的實行仁德的方法。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推己及人,和民間說的以情度情,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指的是一個意思。

為什麽有人會如此友好地考慮到其他人呢?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麽,收獲的就是什麽。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果,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一個人怎樣決定一件事自已是做還是不做呢?西方人用窮舉法為此設立了無數的法律條文。中國人不喜歡被眾多的條文所約束,再說不少人的文化水平也沒有達到記識每了條法律條文的程度。中國人寧可用一種更模糊更簡單的方式,憑自己的良心直覺來做出是非的判斷與選擇。在中國人看來,人心都是肉長的,人與人之間本來沒有什麽不同,糖吃起來人人都覺得甜,風吹上來人人都覺得涼。所以,一個人決定做不做一件事,不需要去問律師或法官的意見,隻需問一問自己:我做這件事所產生的後果我自己覺得如何,如果自己能夠接受,那麽估計別人也能容忍;如果自己不能容忍,別人肯定也不願意接受。這就叫以情度情,將心比心。

人與人之間,能夠真正形成溝通,達成理解,不是靠邏輯或教條,而是靠感情。將心比心,需要借助於某種中介,這個中介就是人的感情。中國人常說“通情達理”四個字,一個人隻有“通情”才能“達理”。不通情不能達理。一個人孝敬父母,並不是出於什麽法律或首先責任,隻是他覺得父母從小精心撫養自己,所以現在需要盡力還報;同樣一個人講究信用,也不一定是為了履行合同或諾言,隻是他希望別人也能對他講究信用。中國人之所以顯得富有人情味,並非因為中國人懂得深奧的人生哲理,也不是由於中國人熟記多少道德教條,事實上,中國人很少從哲理和教條出發來決定生活的取舍,他們隻是簡單地以自身的經驗來衡量他人的感受,這種做法有時候遇到古怪而不通人性的人或許要碰壁,但好在大多數人都能將心比心、聲氣相通,甚至肝膽相照,所以這種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安身立命的藝術運用起來總是那麽得心應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源於人的同情,同情對於人來說並不陌生,即使一個人從來不同情別人,至少也會被別人同情過。我們看到孺子將要落井,心中不免一緊,這便是同情;我們看到朋友不幸失戀,心頭難免沉重,這也是同情。這裏所說的同情並非僅僅是一種憐憫,憐憫是同情的一種,但同情不全是憐憫。在較高層次上說,同情當指把我們自己與別人或物等同起來,使我們也分享他們的感覺、情緒和感情。同情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過去的經驗使我們了解在什麽樣的境遇下會產生什麽樣的感情,當我們看到別人處在自己曾經處過,或者憑經驗很容易在想像中體驗的情境時,我們就開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把自己與他們等同起來,去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在這樣的情況下,什麽是己欲,什麽是他欲,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接下來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人的同情心乃是一種崇高博大的情懷,是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溝通交流的媒介。在傳統社會裏,這種道德意境被概括為“仁”。現代人常常對古人的一個“仁”字迷惑不解。什麽是仁呢?其實很簡單,人與人之間的同情、理解、溝通、默契、和諧便是仁。仁者人也,兩個人在一起,能夠在感情上彼此合二為一,這便是仁。仁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也可存在於人與物之間。人對萬物的同情使人產生與天地萬物同類的同體的感覺,由此引發以仁愛之心待人待物的道德良知。王陽明說,人看到孺子入井,肯定會有怵惕惻隱之心,就是因為人心之仁與孺子同體,孺子與他是同類;人看到鳥獸哀鳴就產生不忍之心,也是因為人心之仁與鳥獸同為一體,鳥獸也是有知覺的;人看到草木被摧折,必然有憫恤之心,是因為人心之仁與草木同為一體,草木也是有生命的東西;人見到瓦石被毀壞,必然有顧惜之心,這是因為人心之仁與瓦石同為一體。於是,人將萬物視為一體,將天下看成一家,將中國當成一人。於是,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以及山川、鬼神、鳥獸、草木都是自己親愛的對象,達到盡仁、盡善、盡性的人生最高境界,這樣的人稱為大人。《大學》之首所謂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是指這種大人的生活之道。

既然有大人,當然就有小人。按中國人的想法,人與人,人與物本來都是同根同脈,同心同德,不分彼此。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軀殼形骸,於是便很容易從身軀上分出個你我他,由此產生種種分隔隘陋的私欲之弊,這樣的人就變成了小人。小人自然泯滅了人性中仁愛親善的靈光,終日圍著自己的小圈子打轉,為社會所不齒。

有人說,推己及人,“它也是一切道德,特別是公共道德的基礎。如果人們心中都隻有自己,完全不顧他人,那也就不會有公共道德”。的確,現在社會上許多不良現象,可以說都與缺乏恕人的思想有關。這一點也是任何民族、任何社會、任何時代所普遍適用的,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應該普遍遵守的基本的公共生活準則。

有一個企業討論什麽是“文明”的標準,他們的回答是,時時想到他人就是文明。這個回答通俗而又生動地反映了文明的本質。精神文明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有了社會生活,就需要有一定的規範來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也要求人們自覺遵守這些規範,使自己的行為有利於而不是妨礙社會生活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要求人們時時想到他人、恕到社會,這也就是文明的要求。恕人的思想,正是反映了文明的這個最基本的精神。

社會生活愈發展,人與人的關係愈密切,對文明的要求也就愈高;就愈要求人們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社會中,想到自己言行的社會影響,想到社會和他人。在現代世界已經愈來愈成為地球村的情況下,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與社會、與他人有著密切的聯係。從這一點上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培養好的人緣也就有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市思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