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具備一定的說話能力 巧用修辭使語言更生動

人們往往用口吐蓮花來形容那些會說話的人。會說話,表明了一個人對說話具有一定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得像幼童從咿呀學語到能夠說連貫的單詞、句子的程度。比如那些演說家,他們說出來的話就很具有煽動力,能夠點燃聽眾的熱情。會說話者說出來的話能讓聽者耐聽、愛聽,不但能夠讓聽者完全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思,還會讓對方產生聯想,得出更深一層的意思。

人們在說話時往往會使用一些修辭手法來裝點自己的言語,修辭包括比喻、擬人、排比、反複等諸多方法,比如,為了強調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或者是為了提起人們的注意,人們在說話時往往反複重複某句話、某個問題;為了加強說話的氣勢,幾個排比句衝口而出,語氣連貫,語意銜接,很有震撼力;為了把某些不易為人們理解的事物說得更清楚明白,往往使用一個身邊的事物做比喻;為了表達對某一事物的感情,往往把一些動物或者是植物擬人化,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等等。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夠使語言生動、形象,充滿感情色彩。

這些修辭手法中,在說話技巧方麵,比喻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手法。它可以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

法學家王寵惠在倫敦時,有一次參加外交界的宴席。席間有位英國貴婦人問王寵惠:“聽說貴國的男女都是憑媒妁之言,雙方沒經過戀愛就結成夫妻,那樣多不幸啊!像我們,都是經過長期的戀愛,彼此有了深刻的了解後才結婚,這樣多麽美滿!”

王寵惠笑著回答:“這好比兩壺水,我們就像一壺冷水,放在爐子上逐漸熱起來,到後來沸騰了,所以中國夫妻間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後慢慢就好起來,因此很少有離婚事件;而你們就像一壺沸騰的水,結婚後就逐漸冷卻下來,聽說英國的離婚案件比較多,是不是就是這個原因呢?”

把婚姻比作一壺水,用水所處的沸騰狀態來說明兩個國家人們對待婚姻的態度和結果,要比長篇大論地解釋造成這種差異的曆史原因更讓人容易接受,也更明了。形象的比喻既解除了自己的尷尬,同時也體麵地讓對方感覺到了反擊的壓力,效果甚佳。

同樣的故事還有,在紐約國際筆會第48屆年會上,有人問中國著名作家陸文夫對性文學是怎麽看的。

陸文夫不失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禮品時,往往當著別人的麵就打開來看;而中國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離開以後才打開盒子。”與會者發出會心的笑聲,接著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多麽睿智幽默的回答,多麽形象貼切的比喻。以中國人的傳統教育和思想觀念來說,觸及這樣的話題,難免會讓人感到尷尬、不好意思。但在公開的場合拒絕回答這樣的問題是有失風度的。在不得不回答,卻又不好正麵回答的時候,陸文夫用一個恰當的、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既回答了問題又體現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深厚內涵,得到掌聲就不足為奇了。

說話就是一種口頭表達,和寫文章體現文采一樣,說話需要體現的是口才。文采來自精確的遣詞造句、旁征博引,說話也不例外。寫文章可以不斷修改,說話卻不能一句話說出去覺得不好再說一次,那樣就貽笑大方了。因此,需要在平時不斷積累和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技巧,把語言這個基礎材料修枝剪葉,打理好了,再配以恰當的語氣和聲調以及音色,這樣你說出的話就會婉轉動聽,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會更準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