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剛,視萬物平等

他們克服了對衝突的恐懼,不再一味地順從別人。他們已學會了肯定自己,而得到一種真正的、難以言喻的平靜、祥和與滿足。這種自我肯定是不自誇、不驕傲的,他們無須自吹自擂,就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們顯得自重、自律,而且真正能視萬物為一體、眾生皆平等。

這樣能視萬物平等,自己與他人一樣重要的心態,自然很能傾聽別人、認同別人,不過這種認同已經是出於真實的自我。他們真正能發揮愛別人、接納別人、察覺別人的感受的力量。這種愛人的能力,不同助人型的人隻是渴望一味地付出,因為健康的平和型的人認為每一個人都屬於自己,也屬於別人(萬物一體),彼此都是可以奉獻給對方的禮物。

健康的平和型的人認同別人也肯定自己,平靜、滿足、謙虛、樂觀且隨和,人人都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慰藉與安撫,他們也不會苛求別人。他們是值得信任、有能力穩定他人情緒的人。

所以平和型的人應當學習成就型者的自信。當平和型的人學會了肯定自我,卻不會像成就型的人那樣自戀、自利、樂於掠奪。他們將有如天生的智者,天真而且心如清澈的湖水,毫不費力就能反映出自己一切感受。

平和型人心中的烏托邦,大概就是老子“無為而治”的“大同世界”。一切行動的最高指導原則便是“以不變應萬變”,日子是那麽的風淡雲清、平靜祥和。

“清靜無為”“能夠做到不需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這是何等高妙的境界?不過多災多難的中國,多數的時間隻是在動**戰亂度過。六朝時代的“清談”,隻是被那些無力而為的文人拿來當作逃避、麻痹自己精神的麻醉劑。

平和型的人特別容易產生修道、宗教的傾向。不過要真正達到老子“無為而治”的境界畢竟不易。多數人恐怕隻學到逃避的本事,得到一種自欺欺人的“清靜無為”。

另一個明顯例子便是印度的國父甘地。世界上所有的革命用的都是武力,隻有甘地不用任何有形的武器,而以不合作、不妥協的反抗方式,將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國——英國,弄得潰不成軍。平和型的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不受威力恐嚇,也不受金錢物質利誘,所以當時的印度人可以不買英國商品,而為了癱軟運輸,一群人可以齊聚臥軌。乎和型的人一旦團結起來,真的能“以柔克剛”,而且是“無堅不摧”呢!

甘地的成功其實也是要歸功於印度人的民族特性。像集體臥軌這種鬥爭方式,隻有像平和型人那種完全不看重自我價值的人才可能這麽做。想想看甘地的不合作運動,如果搬到崇尚個人主義的美國,還能行得通嗎?

印度的例子似乎也看到了民族文化對人格形態的影響。因為整體而言,印度的民族性表現的正是典型的平和型的人格特征。印度的文化一直自成一格,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可是印度並非很少接觸到外界的文化,相反地,從古至今他們便受到各國的侵略,包括了羅馬帝國(亞曆山大東征)、突厥、中國,到近代的英國。但在當時,印度文化尚可和這些文化和平共存,而不被這些文化所同化,這不正是平和型的人基本的行為態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