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效應:別被鳥籠控製你的行為

鳥籠效應非常有意思,說的是:假如一個人買了一隻空鳥籠放在家裏,那麽一段時間後,他一般會為了用這隻籠子再買一隻鳥回來養而不會把籠子丟掉。這時,人反而被籠子所控製,成為了籠子的俘虜。

鳥籠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又稱“鳥籠邏輯”,其書麵釋義為: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鳥籠效應的發現者是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教授。

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致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隻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

此後,隻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麽時候死了?”卡爾森隻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隻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經濟學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買一隻鳥比解釋為什麽有一隻空鳥籠要簡便得多。心理學家則認為,即使沒有人來問,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釋,“鳥籠效應”也會造成人的一種心理上的壓力,促使其主動去買來一隻鳥與籠子相配套。

鳥籠效應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一個女孩子逛街時看到一隻漂亮的水晶花瓶,就買了下來。結果正如你所猜測,她會經常買花,不讓花瓶空著。再比如,如果有朋友搬家,將一些死了植物的空花盆寄放在你家,或者原本有植物但植物死了,一般情況下,你會買一些植物“不讓花盆空著”。

18世紀,法國有位哲學家名叫丹尼斯·狄羅德。有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質地優良、圖案高雅的酒紅色睡袍,狄羅德非常喜歡。可當他穿上睡袍在家中反複尋找感覺時,總覺得家具的風格非常不協調,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於是,為了能和睡袍配套,他把舊東西全部更新了。書房的擺設也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可他仍然感到不舒服,因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後來,狄羅德把這種感覺寫成一篇文章,題目是《與舊睡袍離別的痛苦》。

狄羅德因為睡袍而折騰不止,伍先生因為八仙桌而大動幹戈。

羅先生和伍先生是湖南老鄉,都在北京工作。兩年前,羅先生由於家庭的緣故,決定回湖南長沙定居。他將家裏的東西大部分都掛在閑魚賣了,隻剩下了一張仿古八仙桌。這書桌雖然是“仿古”,但用料與做工都很講究,價格不菲。羅先生不願意低價處理,就將其送給老鄉伍先生作為紀念。

八仙桌搬回自家後,伍先生發現飯廳的歐式凳子根本配不上桌子,於是他花了二千多元買了四張實木仿古椅子。

長話短說,故事的結果是:兩年後羅先生路過北京,來伍先生家做客,驚訝地發現伍先生家從家具到裝修都是傳統中式,不再是之前的簡約風。

這一切,僅僅源於一張仿古八仙桌!

現在的你,不妨想一想:你的行為是否被“鳥籠”所控製?

如果回答是“是”,那麽,趕緊扔掉那個空籠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