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成大事者需注重細節

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

英國國王理查德三世與裏奇伯爵亨利準備決一死戰,看誰能統治英國。決戰當天早上,理查德派一個馬夫去準備戰馬。馬夫讓鐵匠給國王的戰馬釘掌,鐵匠說:“我早幾天給國王的軍隊全部釘了馬掌,所有的馬掌和釘子都用光了,我要重新打。”

馬夫不耐煩地說:“我等不及了,你有什麽就用什麽吧!”

於是,鐵匠尋來四個舊馬掌和一些舊釘子,把他們砸平打直後釘上國王的戰馬的馬蹄。可最後一個馬掌隻釘了兩枚釘子,連釘子也沒有了。馬夫等不及了,認為兩顆釘子應該能掛住馬掌,就牽走了馬。

結果,在戰場上,理查德的馬掉了一隻馬掌,戰馬便失足掀翻在地,理查德被亨利的士兵活捉了。

由這個故事,形成了一個著名的“釘子”理論,即一枚釘子,可以影響一個馬掌,一個馬掌可以影響一匹馬;一匹馬可以影響一個戰士;一個戰士可以影響一次戰鬥;一次戰鬥可以影響一場戰爭,一場戰爭可以輸掉一個帝國。

馬掌上的一個釘子是否丟失,本是一種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是一個帝國的存與亡。這就是“蝴蝶效應”在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反映。

20世紀60年代初,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混沌學開創人之一)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的試驗。他發覺,隻要輸入的資料存在微小的差異,計算的結果就會出現極大分別,“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正是形容這種情況。這說明,“數值天氣預報”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不可預測性。

基於這個發現和廣泛的研究,洛倫茲1972年12月29日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發展學會上發表了一篇演說,題為《可預測性:一隻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可否在德克薩斯州引起龍卷風?》。

演說的大意為: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它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天氣係統的極大變化。

洛倫茲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聲名遠揚了。

蝴蝶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經典動力學的傳統觀點認為:係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對未來狀態所造成的差別也是很微小的。但是這一向傳統觀點很快遭到了混沌理論的挑戰。這種理論認為:在混沌係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一些看似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因此,不論是在政治、軍事,還是商業領域中,如果能做到防微杜漸、亡羊補牢,那麽就算不能完全防止“蝴蝶效應”的發生,也可以把它的影響降到最低。

對個人或組織來說,“防微杜漸”能讓人們及時堵塞漏洞,防止危機的發生。但大部分時候,人們想做到“防微杜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變化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很緩的斜坡走下來,人們很難察覺其遞降的痕跡。

正是由於這種不知不覺的變化,警覺性不高的人很難預防。這種過程慢得不易使自己感知,也不易使別人察覺。但越是這樣越可怕,因為它往往被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所掩蓋。

雖然人們總是希望在危機之前做到“防微杜漸”,但要想完全消除一切隱患卻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我們可以在隱患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做到“亡羊補牢”。

一個偉大的作家,不一定描述故事的每個細節,但是卻總是把關係到故事結局的細節描寫得特別生動。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一定關注每個細節,但是卻絕對是特別注重可能關係勝負的細節。那些覺得自己重要到不屑去關心任何細節的人,往往也不足以成就大事業。

蝴蝶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而“蝴蝶效應”的翅膀也給我們的頭腦扇起了一場思維風暴,它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它啟示我們:

不要忽略任何微小的事物;

小細節能夠影響大結局;

要防微杜漸,小毛病可能引發大悲劇;

要養成好習慣,小習慣能可能影響大生活;

……

鯰魚效應:外來的競爭能激活內部的活力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如果能讓其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漁民們想了無數的辦法,想讓沙丁魚活著上岸,但都失敗了。

隻有一隻漁船總能帶著活沙丁魚回到港內。

這條船的秘密何在呢?

該船長嚴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後,人們打開他的魚槽,才發現隻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就會四處遊動,不斷地追逐沙丁魚。大量沙丁魚發現多了一個“異己分子”,自然也會緊張起來,在追逐下拚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的活力。這樣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

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外界的刺激,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樣,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導致庸碌無為。

在我們兩千多年前,一些養馬的人就深得此中三味。他們在馬廄中養猴,以避馬瘟。原理是什麽呢?據有關專家分析,因為猴子天性好動,這樣可以使一些神經質的馬得到一定的訓練,使馬從易驚易怒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對於突然出現的人或物、以及聲響等不再驚恐失措。馬是可以站著消化和睡覺的,隻有在疲憊和體力不支或生病時才臥倒休息。在馬廄中養猴,可以使馬經常站立而不臥倒,這樣可以提高馬對吸血蟲病的抵抗能力。

在馬廄中養猴,以“辟惡,消百病”,養在馬廄中的猴子就是“弼馬瘟”。這個弼馬瘟所起的作用就相當於魚槽裏的鯰魚。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這些潛能一旦被釋放出來,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到的要多得多。被尊為“控製論之父”的維納認為,每一個人,即使是做出了輝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大腦的潛能也還不到百億分之一。

雖然人們可以通過自我激勵來開發潛能,但更可靠、更適用的方法是通過外因的激發帶來能量的釋放。因為自我激勵需要堅強的意誌力,而外因的激活則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而且它的激發本身帶有一種競技遊戲的效果。

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根據動物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可能與老鷹的喂食習慣有關。

老鷹一次生下四、五隻小鷹,由於它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隻能喂食一隻小鷹,而老鷹的喂食方式並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凶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一族愈來愈強壯。

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天生是懶惰的,都盡可能逃避競爭;大部分沒有雄心壯誌和負責精神,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響,寧可期望別人來領導和指揮,就算有一部分人有著宏大的目標,也缺乏執行的勇氣。

這一方麵是人的懶惰也有著一種自我強化機製,由於每個人都追求安逸舒適的生活,貪圖享受在所難免。另一方麵是所處環境給他們帶來安逸的感覺,老是局限在一個安逸環境,難免閉目塞聽,思想僵化,盲目自滿,甚至會產生“磨”“疲”“油”。而進入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競爭者打破安逸的生活,人們會立刻就會警覺起來,懶惰的天性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受到節製。人的幹勁和潛力被激發出來,就能開創新局麵,做出新的成績。

通過引入外界的競爭者,往往能激活內部的活力。對於一個組織來說,鯰魚效應說明了人員流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個單位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就少了新鮮感和活力,容易產生惰性。運用這一效應,加入一些“鯰魚”,通過新成員的“中途介入”,製造一種緊張空氣,有助於激發群體成員的活力和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規律,能夠使組織變得生機勃勃了。任何組織中都是需要幾條這樣的“鯰魚”。“鯰魚”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他可以給整個組織帶來能量釋放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