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莫問出處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這似乎是一條亙古以來都顛撲不破的真理。人在權貴的蔭澤與庇佑下成長,如同溫室裏的花朵,鮮有能經受風雨的。尹明善是一個英雄,一個來自於底層的英雄。和其他眾多成就大事業的小人物相比,尹明善的命運更為跌宕,苦難更為持久。

尹明善生於1938年1月,父親是重慶涪陵鄉下的一個小地主,家裏頗為殷實。尹明善在12歲以前的地主少爺日子過得還不錯,但1950年後,他從地主少爺變成了“地主崽子”,其命運在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尹明善的父親,在這一年去世。

年幼的尹明善和50多歲的小腳母親,因為成分問題,不得不離開了曾經殷實的家,住到了荒山之上一間廢棄的破爛茅屋。尹明善回憶起當年的日子這樣說:“那段時間,我和50多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

年事漸高的母親和尚未成人的兒子相依為命,再加上地主成分的政治帽子,他們的日子注定是艱難無比的。一間危房、一塊薄地、幾個鍋碗,就是他們安身糊口的所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尹明善從一個好心人手裏借了五角錢作本錢,步行到城裏用錢批發縫衣針,再回到鄉下沿村叫賣。這個少年貨郎賣一天針一共能賺一角多錢,以補貼家用。

做了一年多鄉村貨郎後,尹明善不甘就此度日,為了謀個更好的前程,他赤手空拳到重慶求學,並幸運地考上了公立中學,還因成績優異而獲得了上學的各項減免與補助。從初中到高中,尹明善的成績都極為拔尖,深得老師的器重和同學的尊重。

當一個窮孩子苦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改變人生的故事正在按部就班地演繹時,命運的惡作劇又一次降臨到尹明善頭上。在1959年春天的反右複查中,正讀高三的尹明善被揭發有“右派言論”。在政治掛帥的時代,天資聰穎的尹明善被無情地終止了求學之路。1961年,他的問題上升為“反革命”,坐了9個半月大牢後,24歲的他被送去勞改農場強製勞改。

命運多舛——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尹明善前半生的坎坷最為貼切。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歲月的磨礪使尹明善練就了堅韌倔強的性格。出身貧寒也好,命運多舛也罷,如果你換一個角度看,未必不是一種財富。當然,如果你在貧寒中潦倒、在多舛中隨波,也就談不上什麽財富了。

曆史的車輪沉重地碾過尹明善的青春年華,一年又一年……1979年,在42個春秋的年輪被碾成碎片後,已過不惑之年的尹明善獲得了遲到的自由——他被平反了。平反後的尹明善憑借自己的才學,做過電視大學的老師、出版社的編輯以及涉外公司的負責人。

1985年年底,47歲“高齡”的尹明善辭了公職,下海成為一名書商。54歲那年,他押上自己的全部家當——20萬元,義無反顧地投身摩托車產業,由此踏上一條輝煌的創業之路。

有誌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40歲也好,50歲也罷,年長不應該是創業的阻力。相反,年長反而可以成為創業的助力。因為相對來說,年長有了更多的閱曆、經驗以及資源。再說,人生也就幾十個春秋,此時不搏何時再搏?

在我們身邊,不乏有年輕的“老人”,他們年紀或許也就40歲左右,卻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沒有半點做事的**,總是覺得自己已經不適合創業。他們認為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經不起創業風風雨雨的打擊。他們寧願讓內心原本強烈的衝動和欲望胎死腹中,從而在得過且過中渾渾噩噩地終其一生。他們總是喜歡說:“要是我能年輕10歲就好了。”有趣的是:這些人在10年後還是這樣說。尹明善年近五旬敢於打破自己的鐵飯碗,年過知天命卻敢於傾其所有在創業上。國際快餐業的巨無霸肯德基,是美國桑德斯上校在65歲時創立的。重慶83歲老人孫重在幾年前以77歲高齡創辦了老年公寓,投入30多萬元,現在已經有人出價200多萬元欲收購。在他們麵前,我們所有怯於創業的借口是多麽的單薄!

看了尹明善的坎坷人生,我們還有沒有理由埋怨這個時代?還有沒有理由總是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抱怨自己人生道路上常常會有的種種困難,抱怨自己沒有條件怎麽可以創造成功呢?

固然,成功離不開機遇。但身處現在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時代,這本身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機遇嗎?我們應該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果斷地拋開那些怨天尤人卻並無任何益處的情緒。這個社會還有更多的地方,值得我們去發現、去展示、去創造。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溫室裏的花朵,鮮有能經受風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