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會不放手

2002年春天,在北京某處的建築工地上,一聲傳呼機的“滴滴”聲響起。一個衣著有些破爛的青年民工,滿麵灰塵地奔向工地旁邊的公用電話。

直到回了電話,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喜訊,這個青年還不知道他人生的全新畫卷就此展開了。是的,這是一個改變王寶強命運的電話。在此之前,他一個北影廠門口“蹲活兒”的群眾演員,為了生存不得不到工地客串民工的“角色”。而從那天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電話是《盲井》劇組打來的,通知王寶強去見導演李楊。之後,他得知,自己將出演這部電影的男主角,一個進城打工幾次被騙的少年。2003年,王寶強以《盲井》在台灣地區拿到了第四十屆金馬獎的最佳新人獎。看了《盲井》的馮小剛在開拍《天下無賊》時找到了王寶強。《天下無賊》之後,“傻根”的路就更開闊了,在《殷商傳奇》裏成為哪吒。《暗算》裏成為天才少年阿炳,在《士兵突擊》裏成為許三多……

因此,對於王寶強來說,《盲井》可以說是給他帶來了萬般風光的重大轉折,一個巨大的機會。他是如何得到這個機會的呢?

王寶強在工地上做著25元一天的建築工,但為了演員夢,他花不菲的價錢來製作自己的藝術照,到處找導演推銷自己,並留下自己的資料與聯係方式。生活已經很苦了,但王寶強從來沒有省過印照片的費用。他說:“第一張可能白洗白送了,第二張也白送了,但是第100張,第200張呢,也許人家挑中的就是第200張。”《盲井》的導演李楊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聯係上了王寶強,邀請他參加試鏡。正是因為對於電影夢的一再堅持、堅信,王寶強才得到了這一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機會。

王寶強自稱自己是個勤快的人:勤跑,勤打聽消息。《盲井》劇組招人的消息,就是他打聽來的。聽到了,立刻就放下所有的活跑去麵試。

機會總是從那些沒有準備的人身邊悄悄地溜走,躲過,一去不返。失去一次機會,有時候便是失去了一生的轉機。抓住機遇不撒手,你才能獲得成功。還是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說的:機會不是一筆橫財。獲得橫財時可能使你一夜暴富,但麵臨機會時則意味著你必須努力。

王寶強並不否認幸運的存在,但他認為:除了幸運,自身努力也是很重要的。《盲井》裏有下井的戲,幾百米深礦井,要求演員真的下到礦井中去表演去拍攝。很多演員都放棄了,而王寶強真的下了井,真的堅持下去了。導演李楊感慨道:“這行裏聰明人太多了,很多人拍電影就是為了成名,就是為了賺大錢,遇到危險就跑了。可是王寶強沒跑,那時我覺得,這孩子行。”

抓住機會不放手。“對我來說,每一次機會都是最後一次。”王寶強說。他是個肯下苦功的人,他文化程度不高,所有台詞,都靠翻字典來注音。別的演員是拍一場戲記一場戲的台詞,他是提前把所有的台詞都背下來:“這樣方便導演調整。”剛開始的時候,記台詞要花好久好久,後來記得就越來越快了。

王寶強的這段經曆,讓筆者不禁想起了一個叫遊本昌的演員。觀眾開始認識遊本昌是從電視連續劇《濟公》的播出開始的,從此他的名字連同“濟公”這一形象,便深深地印在億萬觀眾的腦海中。

遊本昌出演“濟公”角色時,已是57歲的人了。在他一舉成名前,是30多年默默無聞的演員生涯。少年時的遊本昌就精於模仿,熱愛表演,濟公和卓別林的形象曾對他產生巨大的影響。憑著他良好的表演天資,他被保送到上海戲劇學院深造,並在大學畢業後極其幸運地被吸收進入了中央實驗話劇院。然而,他未料到,跨入中國當時一流的劇院這一天,也是他不走運的開始,等待他的將是30年的默默無聞。

在漫長的從藝生涯中,遊本昌所扮演的幾乎都是小角色、小人物,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這不能說不是一場悲劇。然而,他卻從不氣餒,隻是通過默默地耕耘和鍛煉,用心對每個角色進行精雕細琢,力求演好每一場戲。

默默地等待中,遊本昌終於等到了《濟公》的主角。一舉成名後,有記者問遊本昌:“一項事業總要有人去做它才能成功,有的人抓住機會出名了,而有的失敗了,悲觀了。這裏涉及的問題就是機會,你是過來人,你對機會如何理解呢?”

遊本昌是這樣回答的:“是玫瑰總會開花。我在上海戲劇學院工作時,曾有一位藝術家結合自己30歲成才的經曆說過,‘一個人的成功,最大的問題就是機會’。他還談到和他一樣的一位人藝演員,很有才華,卻久久不得誌。直到42歲拍完一部電影才嶄露頭角。我很喜歡魯迅的著作,更讚賞魯迅先生韌性的鬥爭精神。我相信事在人為,如果說有運氣和機會上的差別,我絕不能因時運不濟而削弱誌氣。倘若削弱了誌氣,連原有的才氣也完了,運氣自然不會敲你的門。為什麽會讓我遊本昌演濟公?因為我演過話劇,演過啞劇,電視劇導演聽了熟悉我的人介紹我有喜劇表演才能,我才能幸運地飾演了濟公。因此,我覺得如果有人遇到懷才不遇的問題時,請不要泯滅自己的誌氣和追求,相反,更要激發你的韌性、力量。凡事隻能往前闖,否則沒有出路。奧斯卡電影金像獎,有人七八次提名未中,也有一次就獲獎的幸運兒。我們要從未獲獎的人身上學誌氣,不要羨慕幸運兒的運氣。卓別林80歲才去領獎,亨利·方達年近七旬才捧上小金人。曆史證明,生活決不會辜負一個辛勤的耕耘者。我們不要等別人發光,等別人拋彩球,自己沾光;我們要自己發光,要高速運轉,才能產生光和熱。我運轉的動力是什麽?就是千方百計地追求上乘演技。”

曾經的小人物王寶強、遊本昌,靠著從未喪失鬥爭的勇氣,靠著從未放棄過對理想的追求,靠著從未喪失對機會的渴望,終於在機會來臨時將機會變成了成功。現在你不妨想一想:你現在正在等一個什麽樣的機會?或者說你希望出現一個什麽樣的機會?如果這個機會出現時,你要穩穩地把握住它還需要提高哪些能力、增加哪些知識?

你可以為你夢想中的機會所需要的支持列出一個明細賬單,然後一項一項地去努力完善與提高。你要做到萬事俱備,隻欠機會的“東風”。

在那些外人看似一夜成名的背後,凝聚的是當事人長時間默默地努力與堅守。這就好比戰士在沒有上戰場前,從來就沒有放鬆過對自己的嚴格訓練;隻等戰鬥來臨,他們就能迅速進入角色並取得良好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