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的方式說明事理

嚴肅的話令人肅然,可是往往顯得呆板乏味。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能用幽默的方式來說明事理,不但能令人愉快地接受批評或建議,並且能讓人體會到言語的優美和風趣。

事實上,風趣幽默的語言能夠讓人過耳不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夠說明事理。

老師批評學生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是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達不到教育的效果。這時老師不妨把嚴肅的批評氣氛變得輕鬆一些,下麵這位老師做得不錯。

有一位同學在教室裏追逐奔跑,教室被搞得烏煙瘴氣,其他同學都十分不滿。

正巧班主任老師走進來,該同學見了,急忙三蹦兩跳,回到自己的位置,雙手在桌子上撐著,人彈起來,腳一跨,坐到了椅子上,動作利索極了。

同學們見老師來了,紛紛向老師告狀,希望老師批評一下這名調皮的學生。老師見到這樣的場麵,也很生氣。可是這位老師並沒有批評這位調皮的同學,卻笑著說:“同學們,劉翔是2004年奧運會跨欄冠軍,2008年劉氏家族又將出現一個跨欄冠軍,那就是咱們班的劉傑同學。”

老師的一番話說得同學們都笑了,劉傑同學羞紅了臉,低著頭。從那以後,他再也不在教室裏亂跑亂跳了。

法國演講家雷曼麥說:“用風趣的方式處理嚴肅的問題,比直截了當地處理更易讓人接受。”

就像上麵那個例子中的老師,麵對學生違反班級紀律,不是板起麵孔批評他一頓,而是把嚴肅的話風趣地說,這一方麵表現了老師善解人意、寬以待人的品格;另一方麵,通過老師風趣的語言,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認識到其實老師也有風趣幽默的一麵,並不是隻會批評學生。這能夠減輕被批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在笑聲中感受和理解老師的用意。

有些時候,把人的名字弄錯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如果這時開上一個玩笑,就能化解尷尬。

一位姓陳的先生拿著自己的名帖去拜訪一位姓周的先生。周先生經常念別字,竟將“陳”字誤讀作“東”字,迎客時連連說:“東先生請坐!東先生請坐!”

陳先生不動聲色,答道:“吉先生不必客氣,吉先生不必客氣……”

周先生這下不太高興了,問道:“我本姓周,為何稱我為‘吉’先生?”

陳先生從容地回答:“我本姓陳,您為何稱我‘東’先生?你割了我的耳朵,我就要剝你的皮呀……”

周先生意識到自己讀錯了對方的姓氏,連連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