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見大,觸類旁通

多加觀察、多加揣摩、多加聯想、多加比較,“小中見大”絕對不是什麽難事!

所謂“小中見大”,是說論辯者要善於從高層次上,以其敏感性和洞幽燭微的觀察力,從要說的事理中,選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那一點,觸類旁通,引申擴張,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使其小而實、短而精、細而宏、博而深,令人回味無窮,收到片言以居要,四兩撥千斤的感染啟發,小中見大的論辯效果。

有一次,孟子去見齊宣王,談起治理國家的道理,兩人有這樣一段對話:

齊宣王:“像我這樣的人,能夠使百姓們安居樂業嗎?”

孟子:“當然能了。”

齊宣王:“為什麽呢?”

孟子:“我曾聽說過一件事:您坐在大殿之上,有人牽著牛在殿前走過。您問:‘把牛牽到哪兒去?’稟報說要殺牛祭神。您就勸那個牽牛人把牛放生。因為你看見牛哆哆嗦嗦可憐樣子,毫無罪過,卻要被送進屠宰場,實在是於心不忍。於是那人問:‘是不是把牛放了,不祭神了呢?’你說:‘就換隻羊吧。’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回事呢?”

齊宣王:“有的。”

孟子:“憑這種好心就足以統一天下了。老百姓不知道的還以為大王是吝嗇一頭牛,其實我早知道您是於心不忍。”

齊宣王:“對嘛,怎麽百姓這麽多心呢?齊國雖然不大,何至連一頭牛也舍不得?我就是實在不忍心看著那頭牛哆嗦可憐的樣子,所以才用羊來代替它。”

孟子:“不過,百姓說大王吝嗇,您也不必奇怪。羊小牛大,老百姓自然就以為是大王吝嗇了。哪能體會到您的深意呢?而且,即便牛沒有過錯,可羊也同樣沒有啊!如此說來,宰羊和宰牛又有什麽區別呢?”

齊宣王:“這我也不太明白,反正我的確不是因為吝惜錢財而用羊代替牛的。你這麽一說,百姓的話倒真是有點道理了。”

孟子:“其實這很容易解釋的。大王的這種不忍之心正是源於仁愛。為什麽舍不得宰牛卻宰了羊呢?因為您親眼看見了那隻牛,卻沒有看見那隻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這也正是君子們之所以把廚房設在遠離自己的地方的道理。”

齊宣王:“哦,對啊,你這麽一說,我的心便豁然開朗了。”

從“牛羊之爭”到“治國之道”,孟子的“小中見大”法很容易讓齊宣王明白了自己的“不忍之心”的局限性。

論辯中運用“小中見大”法要注意選準突破口。從軍事的角度來看,“突破口”是集中兵力於敵人最要害、最敏感而又是最易擊破的一點。論辯上的“突破口”也具有類似的屬性。它應是關聯著全局、最容易著力突破的“一點”,也是最敏感、最準確、牽一發而動“全局”的“一點”。

在一場辯題為“對外開放是否帶來了走私販私”的辯論賽中,一方堅定地認為:

“走私販私,是對外開放帶來的必然結果!”

另一方則對此進行了嚴厲批駁:

“如果你的說法能夠成立的話,那麽我的感冒就是開了窗的緣故。那麽為什麽開了窗之後,有些人感冒,更多的人卻身體健康地領略著大好春光呢?這答案隻能從自身去尋找了。同樣,改革開放了,其目的就是在於利用當前國際上的有利條件,借西方發達國家的財力、物力之水灌溉我國現代化之花。我們一是主權在握,二是開放有度。問題是國內有些不堅定分子,看見金燦燦的洋錢洋貨眼花繚亂,猶如蠅之趨腥,營營追逐,這又能怪誰呢?”

這就是利用“小中見大”法,抓住了感冒與開窗這一小事,闡發了走私和對外開放的關係,頗具說服力。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運用這一技巧,“小”的選擇一定要有代表性。正如一位作家所說:“一滴水中見太陽,貴在‘一滴’。若是一池水中見太陽,那就算不得高明。當然,我們所說的‘一滴’必須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一滴’,是有聲有色的‘一滴’。”隻有選中有代表性的“小”,才能“見一葉落而知歲將暮”。

所以,從本質上說,“小中見大”法就建立在“小”與“大”的對比基礎上。僅就這一點,其實與“以類相比”法也有共通之處。

周僖王二年,齊桓公派使臣去周天子那裏告狀,說宋桓公目無天子,不聽號令。請周僖王出兵,討伐宋國。周僖王答應了,率領諸侯大軍浩浩****開到宋國邊界。

大夫寧戚對齊桓公說:“主公奉天子的命令,會合諸侯,最好是先禮後兵,您讓我先去勸宋桓公講和,怎麽樣?”齊桓公答應了。

寧戚見了宋桓公,深深行了禮。宋桓公卻不動聲色,置若罔聞,氣氛十分緊張。寧戚見此情景,抬起頭來長長地歎了口氣。

寧:“宋國真危險啊!”

宋:“你這話什麽意思?”

寧:“在您看,您和周公相比,誰更賢明?”

宋:“周公是聖人,我怎敢和聖人相比呐?”

寧:“在周公最強盛的時候,聽說有人來見他,即使正嚼著飯,也急忙把飯吐出來,去會見客人。即使這樣,他還怕失禮。可是,您怎麽做的呢?宋國這樣衰弱,國內甚至還接連發生過殺死國君的事情。您的王位並不可靠,就算您像周公那樣禮賢下士,有本事的人恐怕也不願意到您這兒來。何況您還這樣傲慢呢!宋國的處境還不危險嗎?”

宋桓公極為慚愧:“先生千萬不要介意,我實在缺少治國經驗……”

以“周公吐哺”的小事令一方霸主低頭,語言的魅力正在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