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體驗掙錢的艱辛

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媽媽與孩子坐在一起,把故事娓娓道來。

殷紂王即位不久,命人為他琢象牙筷子。賢臣萁子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隻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國內滿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我不禁為他擔心。”

果然,紂王“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益收狗馬器物,充仞宮室……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百姓怨而諸侯叛,亡其國,自己則“赴火而死”。

中國有“富不過三代”的諺語,歐洲有“三代人木屐傳木屐”的說法,南美有“做生意的老子,花花公子的兒子,要飯的孫子”的諷喻……這些類似的偈語表達了一個同樣意思:一個家族企業繼承下去很難。有關調查也顯示,由第一代順利過渡到第二代的家族企業,隻占33%,隻有16%左右的家族企業可以由第二代過渡到第三代,而能從第三代過渡到第四代的家族企業僅占4%。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是的,家長應該讓孩子體驗掙錢的艱辛。

在國外,人們把“理財教育”視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他們認為的理財教育並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而是幫助孩子養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正確的價值觀。同時,理財教育更是生活教育。金錢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家長既是理財教育唯一的老師,又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孩子會在生活中受到家長的“身教”。而理財教育中最突出的一個亮點是,讓孩子自己體驗掙錢的艱辛。

韓國曾經熱播過一部電視劇《金子般寶貴的孩子》,描述一個家庭裏的溫馨故事,吸引了許多觀眾。該劇的名字也是這電視劇成功的原因之一,因為它表現出家長對孩子的摯愛之情,為了“金子般寶貴”的孩子,家長沒有什麽舍不得的。

的確,很多人把現在這一代的孩子形容為“富貴的一代”。與物質貧乏的過去相比,孩子的身高、體重都大大超越以前。他們懂的知識多,並且熟知人情世故。每當有什麽需求,想向家長索要更多零用錢時立刻變得甜言蜜語。然而,孩子隻懂得花錢,卻從來不懂錢是從何而來,更不想知道這些。他們認為,隻要家長願意,就會把兜裏的錢給自己。這一代孩子對錢有如此被動的、消極的理解,就是因為大人從來沒有告訴他們錢從何而來,而且在沒有教他們如何賺錢之前,就先讓他們學會花錢。

有一位中國人剛到美國的第二天,他到速食店吃簡單的午餐,剛點完菜無意中往窗外一看,有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正認真地把地上的垃圾拾到自己的籃子裏,後麵跟著他媽媽和哥哥。出於好奇,這個人到外麵去問個究竟,孩子的回答意外地幹脆簡單:“工作。”經過了解才知道,如果孩子把裝滿垃圾的籃子交給速食店經理,他就能得到一個漢堡。

如果不是自己掙錢,就不能真正體會掙錢有多辛苦。讓孩子看到家長辛苦掙錢的樣子,是非常好的理財教育方法,對孩子描述自己的工作情形,或是帶孩子參觀家長的工作環境,都能讓他們深刻體會。在美國,每年4月家長會抽出一天時間帶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地方,讓孩子親眼目睹家長辛勤勞動的場景,喚起孩子對家長的感激,懂得勞動的價值。

這裏還有兩個故事:

52歲的比爾·蓋茨從微軟退休。在他退休前,一項計劃正在轟轟烈烈地實施,那就是捐掉他全部580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在接受英國BBC電視節目“Ne-wsnight”采訪時,比爾·蓋茨表示,這是他和妻子共同的決定,“我們希望以最能夠產生正麵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所謂“最能夠產生正麵影響的方法”,就是不給子女留一分錢。而在2003年,比爾·蓋茨曾在公開過的遺囑中還說:“除了給自己的三個孩子每人留下1000萬美元和價值1億美元的家族住宅外,其個人財產的98%將捐獻給他和妻子名下的基金會。”事實上,比爾·蓋茨在慈善方麵已經做得夠多了,他此前的捐款就有數百億美元之巨,即使隻捐98%也無損其個人形象。相對於蓋茨富可敵國的家產來說,這點在普通人看來相當多的“遺產”就真的算不上什麽了。

已過不惑之年的冉敬芳出生在重慶市合川雲門鎮一個極其貧困的農村家庭。10歲那年與父親一道在要飯過程中被火車碾斷右腳,從此成了殘疾人。為謀生計,1984年結婚後的她開始在縣城等地經營鹵菜和批發牛肉、牛皮生意。如今,她已是一個肉牛養殖基地和豬牛肉食品加工生產廠的老板,擁有資產上千萬。轉眼看著自己5個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為培養他們獨立、自食其力的精神,冉敬芳經過和家人商議後,與孩子們簽訂了一份“不繼承協議書”,其內容是:“五個子女,如果誰願意讀書以及深造,家長必須全力支持;如果誰自動放棄讀書,就必須投入社會就業,未滿16周歲的必須在家參加勞動,家長不做任何經濟上的援助……家長的財產以及遺產隻能由家長支配,任何子女無權過問以及幹涉。”

不管是聞名全球的富翁比爾·蓋茨,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冉敬芳,他們都有一個可貴之處,那就是讓孩子學會掙錢,體會生活的艱辛,獨立生存。這是很多家長都難以做到的,他們心疼孩子比心疼自己還甚,這是很不合理的家教方法。

其實,家長不在乎孩子掙錢多少,而是要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掙錢,體驗掙錢的艱辛,這比讓他上多少節關於掙錢艱辛的理論課都重要,這才是教孩子體驗生活的關鍵所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當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家長更應當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製止他們不合理的消費需求。此外,家長還應該通過種種途徑,讓孩子體會勞動的辛勞,財富的來之不易。現如今,雖說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被家長濃厚的愛包圍著,但家長不應讓孩子與社會脫節,要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辛、掙錢的不易。北宋著名的文學家陸遊說過:“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同樣,孩子不身臨其境,是不可能體會掙錢的艱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