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理想就是不一樣

有一年,一群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從哈佛大學畢業了。他們的智力、學曆、環境條件都旗鼓相當,他們在即將踏上社會這個最廣闊的天地之前,哈佛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理想的調查。結果如下:27%的人沒有理想;60%的人理想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小的理想;3%的人有清晰而遠大的理想。

25年以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的人,25年間,他們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小理想不斷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麽特別的成就,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理想,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抱怨社會,抱怨他人,抱怨這個“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

其實,這群學生最初的差別僅僅是:有人有理想,有人沒理想,有人理想遠大,有人理想很小。25年後,很小的差別形成了巨大的鴻溝。人生因為有了夢,所以才有夢想;因為有了夢想,所以才有理想;因為有了理想,所以才有為理想而奮鬥的曆程;因為有了奮鬥,所以才有了人生幸福。

理想,意味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表達著對未來的渴望與追求,它猶如火炬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指明了人們成長的方向。父母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的理想與追求,有著重要而又特殊的意義。一位詩人說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希望之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奧巴馬是美國曆史上的第44任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總統。一臉陽光的他,頗像好萊塢製造的青春勵誌片的主角:背負著遠大理想,一步一步堅定地擺脫桎梏,堅毅勇敢地挑戰外界、挑戰自我,開創自己的美麗人生。

當選總統後,奧巴馬十分感激自己的母親,他說:“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奧巴馬母親經常告訴兒子,"不要被恐懼或狹隘的定義所束縛,不要在自己周圍築起圍牆,我們應當盡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美好的事物"。正是由於母親良好的教育與引導,奧巴馬從小就樹立起了遠大的理想;正是因為母親的坦誠與寬容,奧巴馬沒有生活在父母離異的陰影中,沒有為自己的膚色困惑;正是受到媽媽積極樂觀、勇於進取精神的影響,奧巴馬總能抓住機遇,迎難而上。

奧巴馬在寫給自己兩個女兒的信中提到母親對他的教育:“這正是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時,奶奶想要教我的功課。她把獨立宣言的開頭幾行念給我聽,告訴我有一些男女為了爭取平等挺身而出,遊行抗議,因為他們認為兩個世紀前白紙黑字寫下來的這些句子,不應隻是空話。她讓我了解到,美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它完美,而是因為我們可以不斷地讓它變得更好,而讓它更好的未竟任務,就落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奧巴馬的母親把獨立宣言念給奧巴馬聽,對他進行自由、民主和美國精神的教育,並且給他講述"領導國家"的理念,使他從小立下了大目標、大誌向。

可見,理想是深藏在心靈裏的一道迷人的風景,是掛在遠方的一盞炫目的燈塔。理想於人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任何一個人來說,理想的種子一旦生根發芽,則對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滿足於現狀,有追求完美、追求最高境界的欲望。取得一定成績之後,總有更上一層樓的決心和氣魄。這樣的人不成功於此,必成功於彼。而且成功的規模也往往比較大。

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一個人沒有遠大的誌向,自身的激勵因素得不到很好的開發,在成長道路上隻能處於被動狀態,不是自己向前奔,而是靠別人推著走,缺乏開拓進取精神,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獲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