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

有一位老婦人,她家住在二樓。她在屋裏走動時,總像怕踩著地雷似的小心,因為她怕踩得太響會使住在樓下的張爺爺受不了。可住三樓的常把聲音弄得很響,她都沒怪罪。她說,樓上有個3歲的小孩,要長大,需要運動。當孩子對此疑惑不解時,她就心平氣和地說:“當你站在別人的立場多替別人著想的時候,你就明白了。”

老婦人的話告訴我們,生活中不僅僅要懂得謙讓,更要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這是我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第一步。

然而,你是否留意過這樣一些現象:有些人過度強調個人感受,因此在與他人溝通時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家庭成員中有人總習慣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即使是出於美好的願望,也往往以不愉快收場;而在職場上,一個人若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再努力也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心理學上稱為"同理心",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嚎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嚎叫,便抗議道:"煩死了!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他捉你們,隻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捉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關注、認同,但很多人眼中看到的別人,不過是他自己內心感覺的投射,籠罩著個人情緒。比如,早上你出門,如果已經積累了很多負麵情緒,那麽來到辦公室,可能就會把別人一些無意識的小問題解讀成是故意針對你;如果你在公司鬧了不愉快,回到家可能會誤讀家人的關心,拿家人當出氣筒。

我們經常遇到溝通不暢的問題,這往往是因為所處不同的立場、環境所造成的。因此,為了達成良好的溝通,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真正了解對方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擁有同理心,也就擁有了感受他人、理解他人行為和處事方式的能力,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對方明確表達的內容,還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並把握對方隱含的感覺和想法。同理心因此飽含著溫暖與關愛,成為我們與他人之間得以順暢溝通的心理橋梁。

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一天,英國倫敦一家珠寶店的業務員珍妮在接待顧客時,不慎將一粒價值連城的珍珠滾落到地上。當時,人多手雜,珠子滾到一位男青年腳邊時就再也尋不見了。珍妮必須找回這顆珠子,否則她不但要被“炒魷魚”,而且終生都難以賠償。

無人能體會珍妮當時的心情。憑眼神,珍妮斷定那位裝作若無其事的男青年多半是一位失業者。這就意味著,那顆珍珠足以改變他的下一段人生,這無疑增添了珍妮索回珍珠的難度。珍妮來到他跟前,眼含淚花,輕聲地說道:"先生,在這樣艱難的時期,找一份工作真是不容易吧?這才是我上班的第三天!"男青年怔住了。細心的珍妮看在眼裏,她於是又將這話重複了兩遍。終於,男青年將背在後麵的手抽出來緊緊地握住了她,等他轉身快速奔出大門的時候,珍妮看到了自己手中的那粒珍珠。

珍妮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請把那粒珠子還我”。但如果她那樣說,等於向公眾宣布了青年的不義行徑,很容易導致意料不到的極端事件,甚至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此時,珍妮選擇的是站在別人的立場博取同情,從而順利地達到目的,在拯救別人的同時也拯救了自己。

學會替別人考慮,學會換位思考,學著理解對方,當你做到這些的時候,你將會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同時,朋友之間互相幫助,同事之間互相理解,陌生人之間互相溝通,彼此將心比心,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