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運用模糊語言回答刁鑽問題的技巧

生活中也會存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常有令回答者在應答上左右為難的情況,尤其是某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各選擇項所代表意義的特殊性,不管我們傾向於哪一邊,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可是,遇到這種“兩難”的情況時,該如何應對呢?我們不妨跳出“非此即彼”的框框,分別肯定雙方的優點,在一個動態性較大的前提下,將答案說得機動靈活,為自己打開一個嶄新的出路。

趙國強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參加各國學生組織的國際舞會,與他共舞的美國小姐突然問他:“請問您喜歡中國小姐,還是美國小姐呢?”坦白地說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若說喜歡中國小姐,會立刻得罪美國小姐;若說喜歡美國小姐,實乃違心之論。趙國強不慌不忙地答道:“不論是中國小姐,還是美國小姐,隻要喜歡我的,我都喜歡她。”

實際上,“中國小姐”和“美國小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身為中國留學生的趙國強如果草率地予以回答的話,很有可能會得罪對方。因此,他沒有按照固有的模式從這二者中選擇一個,而是跳出提問的框框,一概而論,從而輕鬆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模糊語言往往體現了說話者靈活的頭腦和超人的智慧。模糊信息是有收縮性大、變通性強、語義不明確的特點。用模糊語言回答—些不能直接回答又必須回答的問題,能夠化解矛盾,擺脫被動的局麵。

阿根廷著名的足球運動員迪戈·馬拉多納在與英格蘭球隊比賽時,進了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球”,據說墨西哥一位記者曾拍下了“用手拍入”的鏡頭。

當記者問馬拉多納,那個球是手球還是頭球時,馬拉多納機敏地回答說:“手球一半是迪戈的,頭球有一半是馬拉多納的。”馬拉多納的回答頗具心計,倘若他直言不諱地承認“確係如此”,那麽,對裁判的有效判決無疑是“恩將仇報”。但如果不承認,又有失“世界最佳球員”的風度。而這妙不可言的“一半”與“一半”,等於既承認了球是手臂撞入的,頗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將氣概,又在規則上肯定了裁判的權威,亦具有君子風度。

當遇到實在棘手,不便回答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向國家的外交官們學習,通常他們在碰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會及時拋出一句外交辭令——無可奉告。我們也可以這樣說。這樣一來,對方就無法明白我們真正的態度,從而不能輕易下結論。也因為這句話,我們給對方留了一個懸念,讓對方覺得我們很神秘,捉摸不定。這樣就更加有利於我們說話辦事。除了“無可奉告”,我們還可以說“這個嘛……不好說”“等等再看吧”等一些官方語言,不給對方明確答複。

年輕朋友在剛進入社會時,由於不知人心的複雜,往往不懂得保護自己,以至於在上了無數次的當,受了無數次的騙之後,才吸取了教訓,知道真話是不能隨便講的,自己的內心是不能隨便掏給別人看的。別人正是因為抓住我們單純好騙的特點,才故意跟我們套近乎拉關係。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別人對我們的好,很快就忘了別人對我們來說隻是個陌生人,而對對方掏心掏肺,最後被人家騙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