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說了些什麽

有一天,兩個朋友動身去外地辦事。為了不耽擱時間他們決定走近路,穿越一座茂密的大森林,然後便可直抵目的地。

兩個朋友一邊走,一邊興致勃勃地聊著天,商量今後如何合夥做生意。

突然,有一頭大熊向他們迎麵衝來。其中一個人立即撇下自己的朋友,飛快地跑向最近的一棵樹,然後迅速爬上去,隱藏在稠密的樹葉裏。另一個人眼看自己已來不及逃走,隻得躺倒在地裝死。

熊跑了過來,低頭嗅聞著他。他盡力屏住呼吸,一動也不動,因為他聽人說過,熊是不會吃死人的。

果然如此,熊在嗅了嗅他的臉,聞了聞他的耳朵後,嚎叫一聲,就慢慢地離開了,不一會兒便消失在森林裏。

這時,他的朋友從樹上滑下,走到他身旁,問:"那頭熊趴在你耳邊,對你說什麽了?"

“它叮囑我:患難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他回答說。

——以上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則小寓言,我們在讀初中時就學過。寓言中所說的道理很簡單,無非是危難之時見真情(或假意)。假作真時真亦假,我們漸漸分不清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有人說,非到落難關頭,朋友難分真假。可太平盛世時,又如何區分?這就是視乎如何定義朋友了,如果凡是相識的都叫做朋友,那麽樹大有枯枝,出現“假貨”的機會也很高。其實,隻要你搞清楚真朋友的定義,那些背道而馳的自然是假朋友了。

例如:

——朋友要互相支持。那些老是挑撥你與他人關係的人,踐踏你自尊的人,絕大多數是假朋友。

——朋友不一定常見麵,但至少要保持聯係。那些三年都沒有消息,不願回複你電話和電郵的人,很可能就是假朋友。

——朋友是你喜歡見到他們的人。聚會時,那些令你渾身不自在隻想快快回家的人,不一定就是朋友。

—朋友是明白自己內心的人。不論你說什麽,他都“牛頭不搭馬嘴”,說不定就是假朋友。

——朋友是建立在誌同道合的基礎上,而非利益關係上。那些因為業務而往來的人,不能算是真朋友,而是業務夥伴。

諸如此類,年輕的你很快你便能列出一個“做朋友”的名單,然後懂得不要隨意獻出自己的真心,不必浪費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