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幽默助交友

交朋友需要一種詼諧、超脫的性格,需要多一些幽默感。

人際交往中,有時候允免在人前蒙羞,處境尷尬,用自嘲來對付窘境,不僅能很容易找到台階,而且多會產生幽默的效果,利於交友。所以自我解嘲,自己把自己胳肢幾下,自己先笑起來,是很高明的一種交友手段。

啟功的學生柴劍虹講了一個有關他老師啟功先生的故事。啟功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在上世紀70年代末向他求學、求教的人就已經很多了,以致先生住的小巷終日不斷腳步聲和敲門聲,惹得先生自嘲說:“我真成了動物園裏供人參觀的大熊貓了!”

有一次先生患了重感冒起不了床,又怕有人敲門,就在一張白紙上寫了四句:

“熊貓病了,謝絕參觀;如敲門窗,罰款一元。”

啟功先生這樣做,並非不想交朋友,相反,這正好說明老先生具有幽默待友的胸襟。

曾讀過一篇“宿舍日記”:寢室。新生初到,爭排座次。老七心直口快,與老八爭執了半天,見比自己稍小幾日的老八終於叨陪末座,便說道:“好啦。你排在最末。是咱們寢室的寶貝疙瘩,你又姓王,以後就叫你‘疙瘩王’啦。”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原來老八長了滿臉的疙瘩,俗稱“青春美麗症”,每每深以為恨,此時焉能不惱?老七見又惹來了風波,心中懊悔不已,表麵上卻不急不惱,攬鏡自顧道:“‘蜷在兩腮分,依在耳翼間,迷人全在一點點’。唉,老八,我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老八聽了,不禁啞然失笑。原來,老七也長了一臉的雀斑。

在2004年某期《非常6+1》的文化分析,參賽者李靜(處於"孕婦"狀態)和主持人李詠之間的談話是這樣的:

李詠(一本正經地):“你是幾月要生孩子”。

李靜:“我是三月”。

李詠(掰了掰手指頭):“去年全國人民同仇敵愾跟非典作鬥爭的時候你在幹什麽呀?”

李靜不好意思地笑,觀眾席上傳來笑聲。

李詠:今兒這觀眾都是從哪兒來的?怎麽這麽不懷好意呀?!----非典的時候我也忙活著呢!(眾笑)

喬羽是中國著名的詞作家,在他和夫人結婚40周年的紀念日,一群朋友前來慶賀。有位年輕人問“喬老爺”:

“一個男人同一個女人在一起,居然能生活40年之久,真是不可思議。”

這一提醒,引得眾客人紛紛要求他介紹婚姻成功的經驗,並給予評價。喬羽有些不知所措,道:“怎麽說呢?”

年輕人嚷道:“介紹經驗,實話實說!”

喬羽把玩著酒杯,沉吟了一下,便緩緩地一字一句道來:“如果讓我說實話,我隻有一個字,叫做——‘忍’!”

夫人餘琦不待驚愕的人們回過神,又補充了一句:“我也有四個字的經驗,叫做‘一忍再忍’!”

古代有個石學士,一次騎驢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會不知所措,可這位石學士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虧我是石學士,要是瓦的,還不摔成碎片?”

如果我們每人都以這樣的心情麵對別人,世界就從此不再陌生。

陌生的朋友見麵,如果幽默一點,氣氛將會變得活躍,交流也會很隨和。

漫畫家方成到山西汾酒廠參觀,廠方負責人迎上去說:“歡迎,歡迎,先生,久聞大名啊!”

方成則笑著說:“我是大聞酒名啊!”

漫畫家巧改詞語,機智幽默,將拘謹、僵便的氣氛一掃而光,可謂客套話中的上品!

與陌生朋友發生衝突也是難免的事,如果你能大度些,詼諧些,矛盾將變成友情。

兩輛汽車在窄巷中相遇了。車停了下來,兩位司機誰也不準備給對方讓道。對峙了一會兒,其中一個拿出一本厚厚的書看了起來;另一個見了,探出頭來高聲喊道:“喂,夥計,看完後借我看看啊!”

幽默的調侃將矛盾的熱度降低到零點,雙方增加了親切感。因此一方主動倒車,另一方互相照應配合,消除矛盾困窘。

有了幽默詼諧的性格,我們的朋友就會遍天下,更多的新朋友將變成老朋友。麵對老朋友,我們將是沒有隔膜,無話不談了:過去的趣事、將來的打算、工作中的得意、家庭裏的煩惱……

從上述事例看得出,交友真需要一種詼諧、超脫的性格。幽默使雙方的交流更加隨和,將矛盾變成友情,從陌生變為親近。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多一個朋友,多一股力量;多一個朋友,多一份溫馨。願我們生活中多交幾個知心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