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是“懶惰”

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猶豫不決。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

女人的懶散表現為:家務不愛做了,自己的形象不打理了,工作起來鬆鬆垮垮,沒有了熱情,對於生活缺乏鬥誌,缺乏**……還有一些懶女人,總愛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認為隻要嫁個好老公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天塌下來還有男人扛著呢。心理上的懶散與生活上的倦怠,給女人的生命罩上了一層灰蒙蒙的色彩,這樣的女人,即便生活在霓虹燈旁,一樣暗淡無光。

33歲的趙晴最近越來越不想幹活了。她的老公當上了某公司的老總,她這位老總太太可是沒有少風光,出門車接車送,各種高檔飯店、酒樓沒少光顧,看到的都是笑臉。慢慢地大家感到她有了變化,原來在單位積極能幹,熱情主動,現在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坐在辦公室裏,幾張報紙看半天,一個聊天電話打1個小時,沒有什麽事情,到處與人家閑扯。自己的工作不主動幹,非要等人催問,才勉強完成。

單位準備搞辦公自動化,要求大家學習電腦與網絡知識,同事們都積極地學,她卻沒有興趣,上了幾天電腦課,就厭煩了,躲到一邊喝咖啡去。

單位準備慶祝國慶節的到來,組織人員參加合唱演出,她以前是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這次卻以嗓子不舒服為由,逃避參加合唱隊。

以前,坐公共汽車到80多裏以外的郊區遊玩、爬山、采摘,沒有覺得很辛苦,現在坐著轎車沒有走幾步,就鬧著腰痛、腿痛、背痛,轎車開到山跟前,都沒興趣爬山了。

以前,每個星期堅持畫工筆畫,現在把畫板、顏料往箱子裏一放,根本就不去碰了,坐在沙發上,喝著濃香的咖啡看著電視。

單位走訪客戶,搞市場調研,她怕累、怕熱,走到中途就跑了回來。這在以前是絕對沒有的事。單位領導與同事都覺得她變了,領導找她談話,希望她振作起來,她陰一套,陽一套,仍然我行我素,懶惰的樣子,讓人看著難受。為此,同事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張起來。同事對她的態度明顯不如以往,而丈夫看她的眼神也多了一些探究的色彩。趙晴開始有了危機感了。

如何才能化解懶惰帶來的危機呢?

心理學家認為,懶惰是一種病,它會慢慢地在一個人的身體裏蔓延,然後漸漸地侵蝕身體、心靈,最終統治了這個人的全部生活和意誌。一個人一旦被懶惰牽製,就會產生逃避困難,怕苦、怕累的情緒,變得不思進取。故事中的趙晴正陷入這種危險的狀態裏。要脫離這種狀態,趙晴所能做的就是克服懶惰的倦怠情緒,讓自己積極、努力起來,隻有這樣,才能幫助自己走出人生的困境。

那麽,如何才能克服懶惰,變得積極、主動起來呢?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懶惰這種病的根源其實就是一個人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和方向,沒有找到那個自己可以為之奮鬥的人生目標,成天感覺無所事事,無精打采,生活無趣,沒有緊迫感,所以人就會變得很懶惰!懶惰這種病很好治,當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你會自然而然地渾身充滿活力,有使不完的精氣神,懶惰不治而愈!

其次,要學會肯定自己,勇敢地把不足變為勤奮的動力。

學習、勞動時都要全身心投入爭取最滿意的結果。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麵。如果改變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說明或是技術不熟,或是還需完善其中某方麵的學習。你的紮實的學習最終會讓你成功的。

這樣努力一段時間,你將發現自己很少為因做了某件事而感到遺憾。你還將發現,以堅強的毅力、樂觀的情緒,腳踏實地地實踐著由易到難不斷更換目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克服懶惰,正如克服任何一種壞毛病一樣,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隻要你決心與懶惰分手,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持之以恒,那麽,你就可以收獲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