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唯才是舉,廣開龍門

“哈哈哈!”

乾帝放聲大笑,難掩心中激動。

有我兒秦峰在,這大乾便亂不起來!

眾人聽得雲裏霧裏,卻也明白這帝王家之間的爭奪,九皇子又贏了!

法家代表董太師,緊接著也是反映了過來。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身為皇儲,小孩子才做選擇!

若無敢與陛下同等對話的魄力,將來又如何統禦大乾的萬裏河山?

這才是最終答案!

自今日起,大皇子再沒機會了!

見眾人不解,乾帝有對秦峰笑問道:“為何?”

“朕叫你們兄弟做選擇,你卻敢這般與朕講話?”

“比舉符你心中子道,還是臣道?綱常倫理,不可亂也!”

秦峰淡淡一笑,隨即大步上前,故意領先秦明一個台階。

“坑殺儒生,焚毀儒學,都不過乃父皇泄私憤也。”

“前者於國有小弊,後者於國有大害!”

“正所謂一王掌一國,王之私憤,便是國之劫難。”

“帝王者怎可如此行事?”

“此舉不對,就該否之!”

說著,秦峰還不忘回過頭,對聽得一臉懵的秦明教育道:“若皇兄再堅持堅持,怕是就再沒弟的機會了!”

“可惜,父皇機會給你了,你把握不住啊!”

一聽這話,眾人如夢初醒。

敢情陛下比舉,就是為了檢驗朝中真正為國的忠臣!

而乾帝也沒讓他們失望,隨即下令道:“太子諫言,且恕爾等死罪!”

“然天威不可犯,大皇子秦明無召私逃宗人府,暫時剝奪其親王爵位,圈禁三月,不得外出!”

“凡言裂土分封者,官員罰俸一年,無爵者處十月監禁,以示懲戒,欽此!”

“吾皇聖明!”

“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子千歲!”

比起朝中文武而言,普通學子能保住性命,就已經是萬幸了!

畢竟他們也隻是受章太傅號召,才會聚集順天,闖宮進諫。

說句實話,他們這十個月的牢飯,挺冤枉的……

突然!

秦峰心生出一個龐大的計劃。

倘若這個計劃能夠得以實施,不僅六國餘孽將不足為懼,更能使我大乾日漸昌盛!

就在乾帝準備回宮歇息之際,秦峰開口了!

“啟稟父皇,兒臣有本要奏!”

乾帝聞言一愣,隨即停下腳步側身。

比起自己的諸多兒子,這小子反倒是最有出息的一個。

文采了得不說,就連治國也有一定的見解!

但自他繼位儲君以來,從未過問朝中要政。

今日突然有本要奏……

且先聽聽這小子想說些什麽吧,

“講!”

“回父皇,對於如何安置諸子百家一事,兒臣早有想法。”

“天下人才何其之多,繞是寒門也不乏眼光獨到之輩,然卻隻能終身奉於學派,難登高雅之堂!”

“兒臣欲集百家之所長,為我大乾所用。”

“興科舉,設學堂。唯才是舉,廣開龍門!”

此話一出,眾人瞬間又不淡定了!

殿下如此大膽,竟是想納百家為已用?

殊不知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才造就了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麵。

直至今日,也不曾有所斷絕。

想將他們真正融入到一起,無疑比登天還難!

“殿下如此宏願,老臣深感佩服!然百家各有所長,且研究方向各有不同,實在是難以相融。”

“這其中不乏心懷不軌之輩,強行聚集,恐生禍端;於國於民,並無益處,更與我法家理念背道而馳。”

“若殿下得已解決……法家願聽憑差遣!”

董太師作為三公之首,率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隻要秦峰能夠解決百家相融所帶來的麻煩,法家第一個投靠!

開國元勳,劉老太尉亦是如此。

並非不支持秦峰!

隻是二人都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非一兩日就能輕易化解的。

秦峰深以為然,所以這才提出了要設學堂的舉措。

儒家為人處世,左右搖擺那一套,確實令人所不齒。

但對於百家啟蒙,儒家一派卻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

這群即將麵臨十月監禁的儒生,自然而然的成了秦峰想利用的一把劍刃。

其實秦峰本來還想等將來自己登基,再籌備科舉一事。

但今天要是錯過了,往後可不一定能夠一次性聚集如此數量的儒生了,且個個都有戴罪之身。

“二老莫急!”

“本宮之所願,皆在於天下人人可識字,斷對錯!”

“而這群儒生皆戴罪之身,何不將其放置全國各地,教化萬民?”

“各縣設小學一所,負責啟蒙教育;各郡設中學一所,接觸專業基礎概念;各州設大學一所,再由個人選擇學府其中一門進修。”

“順天府設國子監,統一考教各州大學成績優異的學子。進修三年後發配地方,再考政績,能者上,庸者下……”

而且秦峰還特別強調,隻要有一技之長,朝廷便都會安置職位,提供相應品階待遇。

並且定期考教,每個職位隻保留真正有能力的人!

聽完秦峰的概述,現場頓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什麽特麽的叫做公平?

這特麽的才叫公平!

那些個儒家學子,多為寒門出身。

之所以會加入儒家,就是想通過知識提高自己的地位。

但他們都深知,光是想提高地位,可並非一兩代人就能做到的。

可現在機會來了!

剛才殿下都說了,即便是他們被發配的地方教人讀書寫字,等到一定的年限之後,也會獲得相應的品階拿俸祿。

魚躍龍門,就在眼前!

原本需要一兩代人,甚至好幾代人才能完成的創舉。

現在僅僅隻靠我們一代人就夠了!

這樣的好事上哪兒找?

而與之相對的功勳階級,則是不同。

本來他們就是占據著世世代代傳承的優勢,才能走到今天。

沒人比他們更清楚,自己的後代是些什麽德行。

要是同意太子的舉措……

無異於是在將自己的後代拖入深淵!

就憑他們那點本事,能熬過三代人都算不錯了!

最重要的是!

各級學府一旦成立……

不出五年,就連他們的地位也將受到威脅。

能者上,庸者下;唯才是舉,不論出身!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