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看科幻小說《三體》引發了我想要寫文的衝動,我忽然想要寫一本科幻小說,想到這裏,我倏而想起自己在半月前開始更新的古風小說《臨風異聞錄》。

我飛快地打開我所更文的網站,點開這本小說,評論處依舊一片荒蕪,再打開我完結的唯一一本小說《一葉浮沉》,依舊是那寥寥的一條評論,這一條評論我完全都能背下來了:文風有點兒小幽默呢,哈哈,就喜歡這樣風格的,不要周更啊!

《一葉浮沉》是我唯一更新完畢的小說,它卻隻有這一條評論。

累了。

我關上網頁,閉上眼。

我現在到達了從未想象過的、前所未有的寫作瓶頸,我的文筆和知識麵,根本不足以支撐我想要寫的幾本小說,而以我現在的能力所寫出的小說,自己都看不上眼,所以我絕不會動筆去寫了。

這個瓶頸是從《一葉浮沉》的結束開始的,也是從我大四畢業後開始。其實它早早就開始了,隻是我強忍著一邊寫《一葉》,一邊開始尋找醫治良方。

我一直覺得破解這個難題需主動走出去找尋答案,但又不知道答案到底是什麽,去哪裏尋找。我什麽都不知道,隻覺得自己很可能一輩子都會是這種,庸碌無為而作品不為人知的作者了。

我雖能想象到這種悲涼結果,但並不想要這個結果。我什麽都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必須得不停學習。大三或者大四時,之所以想要去出版社實習,也是想要靠近現實中真實的文學世界,看一看正在用文筆生活的人,哪怕隻有一丁點兒進步。

我現在沒有一點寫小說的靈感,或許我更需多加努力,才能得到進步,在工作上進步了,小說一定也能夠進步。

舉起手機,刷新朋友圈,我恰好看見吳雲星更新了一條狀態。看到他轉發的鏈接之中“每日奇點”這四字,我激動地坐了起來,這……不是“禁忌”麽?

看來,今天又是忘記屏蔽我的一天。他一定是忘記了對我屏蔽,我才能看得到他的這條狀態。

我點開鏈接,是一篇文章,我的目光移至賬號名字……難道這個名字就是他?

隻看一篇文章,是看不出什麽的,我果決地下載了每日奇點APP,打開它後搜索到該賬號。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發現,這根本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動漫工作室賬號。

這和我認識的他,完全不一樣。甚至看不出是一個人在運營。內容之豐富,覆蓋麵之龐大,令我瞠目結舌,目瞪口呆。

“動漫十大女2號,人氣爆表不輸女主角!”“高漸離vs田賜,小高秦時第五部大放異彩”“動漫界五大好色之徒,登峰造極,不服來戰!”

我目光飛快地掠過這些文章。所有的標題、所有的文章都是關於動漫的,看不出一點雜誌《探索日》的影子。

如果不是這些東西實實在在地擺在我麵前,我也一定不會相信,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是他寫出來的。

因為,雜誌上他的文章永遠那樣嚴肅謹慎,就像他本人一樣正容亢色。

我手指顫抖地點開一篇文章,標題下顯示“閱讀量7.3萬,評論100+”。

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驚異地看著這對我來說,足以驚天地泣鬼神的文章內容!在看完文章之後,我還打算繼續看一下評論,最高被點讚的一樓的評論是——小編的文字當中透露著汙勁!

沒錯!我對一樓一針見血的評論十分讚同。

接著,我在該條評論下看見了他本人的回複。

萬萬沒想到!作為一個小編,可以回複得這麽汙,而且汙得幽默得體,恰到好處!並且絕不會違反平台甚至網絡的語言要求,這實在令我佩服不已。

他竟然可以是這樣的人!

看完這條回複後,我的腦瓜有些過熱,身體一陣發麻,感到熱血直往頭頂上湧。

我明白,他之所以用如此風格更新動漫號以及回複評論,不過是為了符合平台的整體風格,就像最早餘主編發給我的雜誌資料中,寫的《探索日》雜誌的風格定位一樣。

我像發現了新大陸,我被吳雲星這樣極度反差的人設,給震撼到了。

因為,現實中,分明是如此冷漠而冰山的人。

二樓:小編是死肥宅

他回複:179cm,62kg(另外還有個數據是15.9cm,自行腦補)

我不斷地刷新著他的公眾號,實在無法將這個廢話特別多的小編,同現實生活中極其高冷無情,不近女色的他本人,聯係到一塊兒。

我想到那張冷淡的麵容,那對惹人豔羨的桃花眼,這對眼睛對我來說最有致命的吸引力,因為一葉浮沉中的男主角,便是這等模樣。

我竟有些想念他。

我呆呆地坐了半晌,但我覺得不能再在這裏坐著了,已經一天半沒有出門,我想起自己還要辦一張千佛山的年票,而年票是從公司樓下的側門無法辦理的,隻能去正門。我帶上身份證和照片便出發了。

乘坐公交車來到千佛山門口,辦理好年票,我便向山上走去。

我是一個年輕人,按理說不該這樣迷信,自從愛上寫玄幻小說之後,自己變得愈加迷信,但沒想到自己這樣迷信的人,竟進了一家科普雜誌社。

我一麵思索著此事的不可思議,一麵向山上走去,未走幾步遠,便迎麵碰上一個中年男子,他對我講:“小姑娘啊,我看你今年要有個大變化了,就是巨大的變化……一個……很巨大……”

變化,變化,大變化;我又不是孫悟空,哪來的變化?

我打算丟下他,繼續上山,他卻一連跟了我好幾個台階:“小姑娘,我跟你講,你是我見過的……”

我心裏還在思索著宗教與科學的到底關係。

我想,既然入了科普門,我便決意做個科普人,我心道,我乃科普雜誌的編輯,豈能容你這個騙子在這兒對我大放厥詞?我一溜煙便跑走了,把他遠遠地甩到後麵。

我沒有很認真地爬山,因為辦年票是打算今後吃過午飯,可以去山上看看風景,也可以不用長久地呆在辦公室裏,盯著吳雲星……等等,因為他?

我下意識間,竟比自己的大腦還要早地意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

怪不得,怪不得我下意識想要辦一張千佛山的年卡,打算中午吃過飯就去爬山,而不是在辦公室待著。

因為我想要逃避他。我已經,下意識,開始努力轉移自己注意力了。

我竟然開始“好色”了。“好色之徒,登峰造極,不服來戰!”幾個大字,立馬出現在我的眼前。

意識到這點,我被自己嚇了一大跳。怎麽會這樣?我是一個言情作者,我很該控製住自己的感情!

我來公司,才不過一周啊。

想到他的那張對我極度冰冷,卻又好看分明的臉,我有些心煩意亂。

我很快下山,坐車返回了住處。

打開筆記本,我找到自己所寫的、餘主編留給我的作業的doc文檔。

餘主編上周三留給我一份任務,是寫一份關於《探索日》的建議,於是我從周三當天便開始寫了,為了寫好這份建議,我充分調動了我的每一個腦細胞,讓它們活躍起來,我甚至用了表格來總結自己所觀察到的東西。

餘主編總是不停地布置任務給我。我越來越怕,我害怕有哪怕一件事完成不好,他們就會把我驅離出雜誌社。我怕我再也沒機會看到那張稀有俊顏了。

在他根本沒記住我之前。

這份建議,餘主編讓我下周交給他,我其實寫得差不多了,隻是我還不敢交給他,我覺得它還不夠完整,但也說不上哪裏不完整。

我打開餘主編讓我看的《雜誌定位分析》,我覺得我應該結合這個東西,和雜誌合二為一,仔細認真地研究最後一遍。

我將這份《分析》放進U盤,跑去樓下的打印部,打印了一份紙質版上來,這厚厚一遝A4紙,讓我覺得沉甸甸的。

這可滿滿的都是幹貨啊!其實這我早已看過許多遍,但還是想打印出來,永久地把它保存在自己的文件盒裏,畢竟這種幹貨,我以前在網上都搜尋不到。

我從前一直在想一本雜誌究竟是怎樣做出來的,如今知道了,也沒有覺得是多大秘密。

編輯工作手冊

一、

(1)選稿期

(2)編稿期

(3)定稿期

二、關於標題的擬定

《探索日》定位分析

我一邊研究這些,一邊劃下我覺得極重要之處,我越研究越入迷,甚至整個人都沉浸了進去。

看完這些,我不僅不再覺得科普雜誌枯燥難做,反而因剛剛看完《三體》的影響,更想要投入進一本雜誌,尤其是科普雜誌當中。

看完這遍之後,我對《探索日》這本雜誌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將我新的想法全部寫到了建議裏。

建議在寫了6000多字之後戛然而止,我覺得這很完整了,終於決定以這份文檔作為最終結果交稿。

合上電腦,我又立刻想到那人,馬上拿起手機打開每日奇點,搜索到那個賬號。我盯著這個賬號看了許久,最後將這個賬號的主頁截圖發給了涼薑。

我說:薑薑,你知道嗎,這個就是我的那位極品前輩自己的公眾號。

涼薑回:看起來和普通的動漫賬號沒什麽區別嘛!原來這種賬號的小編,現實中是這個樣子的啊。都是他一個人弄的?我一直以為這種東西,是一個團隊弄的呢。

我:我也沒想到,以前我一直以為配圖是美編之類的負責呢,原來其實都是編輯自己就可以負責的。

周末結束了。

“周一見”時刻再次來臨。

我穿的是一套上周網購的新衣服,來到雜誌社後,我將包包放在桌上,照常打開電腦。

電腦打開,我打開同主編的QQ對話框,將建議發送過去。事到如今,我還是很緊張,我就像“一招不慎,滿盤皆輸”那樣小心翼翼。

若是被他們發現,我水平真的是很差,繼而發現餘主編對我放水,隨後是有可能讓我走的吧?

我忐忑不安地在電腦麵前坐著,卻如坐針氈。

過一會兒餘主編叫我過來,我幾乎是以為他要我收拾鋪蓋回家了,心底裏抖成個篩子,卻沒想他平靜地講:“建議寫得挺不錯,我已發給所有人看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他,感到不可思議,我的人生還從未像來到雜誌社之後這樣順利過。

他似乎並未發現我風起雲湧的心理變化,他又講:“這樣,我把探索的微博,交給你打理吧。”

聽到這句話,我有一刹那的失神。

探索的微博我有在關注,粉絲已經三萬人了,雖然不火,但關注它的都是科普的鐵杆粉絲。

我從未接觸過這麽多粉絲的微博公眾號。

登陸上官方微博的一瞬間,我覺得,我飄了。我飄飄欲仙,主編竟把這種權限全權交給我,我覺得這一切都像是在做夢。

畢竟,半年前投遞過的與文字相關的所有工作,連麵試都沒有進過。

難道真的不是在做夢嗎?我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疼得我差點沒在這個安靜的辦公室叫出聲來。

冰山無情,麵容清俊的前輩組長,溫柔善良的同事姐姐,寬容又嚴格的主編,待我溫暖的同事們……我真的不是在做夢?這是隻有在電視劇裏,才會出現的完美搭配吧。

我像個局外人,愣愣地看著自己身處這個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