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上美國去

1 日本機場的標識

清晨,起個大早,趕赴首都機場。首都機場有三個航站樓,去哪個呀?朋友訂的電子機票,從網上傳來,我打印了一份。可上麵都是英文,看不出在哪兒登機。向出過國的人打聽,人家說可能在三號航站樓。可能?我還是上網去查,結

果,我那個航班在二號航站樓。進了候機樓,取登機牌,托運行李,過境驗證,安檢登機,都很順。

飛機起飛,三個小時後,到了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怎麽轉機呀?看標識牌唄。日本機場的標識牌,上麵一行英文,下麵一行是日文。好在是日文中的漢字,中國人一看就明白。比如到著,就是到達;續機,那就是轉機呀。都不行,你就隨大流走吧。周圍有很多中國人,你勤問一點兒也行啊。想知道在那個登機口登機,記住你的航班號,在電子顯示屏上一查,就看見了。不過,轉機前,還要過一次安檢。

在北京登機時,你會拿到兩張登機牌。一張是從北京到東京,一張是從東京到美國。上麵標明的飛機起飛時間,都是當地時間,你到了日本,還按北京時間登機,那就糟了。

2 美航上的空奶奶

從日本飛往美國的客機上,都是美國服務員,很少有中國人。女服務員也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年輕美麗,大多年事已高,有的人,脖子上的贅皮都耷拉下來了,說什麽也不能叫空姐,應該叫空奶奶了。男服務員也很少見帥哥,有的人已是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了。後來才知道,美國沒有退休年齡限製,美國公司不能以年齡原因辭退員工,除非自己不幹了。

為你服務時,美國空奶奶不會說中國話。所以,你要記住幾個英文單詞,好點飲料、點餐。比如橙汁、茶、水、麵包、飯。也有的服務員聰明,見你是中國人,就把兩種餐盒放在你麵前,任你選一個。這好,都省得費吐沫。

3 每人要填兩張表

飛機降落以前,服務員發給每人兩張表。一張是入境美國申請表,一張是美國海關申報表。不會英文也不用慌,服務員看你是中國人,就會給你一張中文表格。可是你還要用英文填寫。

入境美國申請表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入境記錄,一部分為出境記錄;美國海關申報表登記你攜帶的物品、現金、有沒有禁止入境的東西。這兩張表都要用英文填寫,還是大寫字母。我出發前配好一份,這時,隻要照抄就行了。如果你不能寫,可請同行的中國人幫忙,他們都會很痛快地答應。

4 進美國還有兩道關

飛機在美國的飛機場平安落地了。下了飛機,要按著標識指示方向前進。這裏的標識隻有英文,不認識沒關係,隻要看有A字打頭的,ARRIVE就是了,意思是到達。第一關是驗證。驗證有兩個隊,一個是美國公民AMERICAN CITIZEN,一個是非美國公民NON US CITIZEN。看看標牌英文,有NON就是你要排的隊了。準備好你的護照、簽證、在飛機上填寫的入境美國登記表,交給移民局官員查驗。

我是旅遊簽證,還要有返程機票和旅館訂房的打印件,以證明我不想留在美國,還要回去呢。那驗證的移民局官員是個30歲左右的年輕人。向我說了一串英文。我聽不懂,想起朋友囑咐,說你聽不懂官員的話,不要隨便的點頭或搖頭。於是,我連電子詞典也不拿,隻是說:“喏,英格力士。”——我不懂英文。那官員皺著眉,從旅客中找了一個中國小夥子,請他作翻譯。原來,他問我為什麽回程機票上的日期是兩個月以後。我說,我來旅遊,想多走幾個地方,兩個月還不夠呢。他就在我的護照上蓋了章、簽了字,允許我在美國停留兩個月。哈,頭一關過了!

取了行李,要過第二關。海關官員要抽查你的行李,我們帶了三件行李,海關官員,一位胖胖的黑人婦女,打開我的一件行李。裏麵有袋裝的小食品、茶葉,她一件件地用手捏、用光照。還拿起茶葉,假裝飲用的樣子問:“tea?(茶)”我點頭稱是。她衝我一笑,啪的一聲,把行李箱蓋上了。哇,這一關又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