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像大多數選擇回國的留學人才一樣,郭紅放棄了在美國唾手可得的諸多優厚待遇,她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著無盡的希望。回國後即被安排在海洋研究所,當時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可是她學的是海洋生態研究課題,成天坐在辦公室像一尊菩薩似的被人供著,就像是變成了一個廢人,她對海洋的熱愛和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興趣,都因遠離了大海而被通通擱淺了,打了好幾次報告,申請到基層特別是她的家鄉海灣去進行實際的調研工作,但都毫無音訊,答案總是千篇一律的:“我們怎麽能讓專家到基層去吃苦呢”。一種被束之高閣的苦悶,深深地纏繞在郭紅的心頭,她的苦悶總算是被人注意到了,那就是當時還是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的高宇。
記得那天是單位裏舉辦的年終酒會,郭紅喝得有些多了,同坐在身邊的高宇談起了心頭的苦悶。誰知越談越委屈,最後竟伏在他的肩頭嚶嚶地抽泣起來,幸好當時大家都熱烈地跳著舞,才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幕。
高宇將郭紅扶到了隔壁的咖啡廳,細細地聽了聽她的想法,最後告訴她:“咱們研究所的性質同其他科研機構是有所不同的,大家都需要足夠的時間、資金到實地進行調研,但理論的整理工作始終得有人做。你剛來,又是留美回來的博士,在大家的眼中,你已經不再需要到基層去做基礎性工作了。最根本的還是中國的海洋生態研究課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被提高到應有的議事日程上,加上經費的緊張,所以你的報告才會被暫時壓住。再說你平時又不善於處理好所裏的人際關係,大家自然同你保持一段距離。你可別忘了,專家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其間的複雜關係並不比其他行業弱,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我今天給你講這些,希望你能真正明白。”從此,郭紅對高宇就多了一份親近,經常同他聊天談心。高宇也對出身貧苦自強不息的郭紅有了一份好感,還經常邀請她到家裏吃飯,平時就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一般親近。
郭紅因有了高宇經常的開導,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越來越融洽,大家私下經常開玩笑讓他認高宇做幹爹,但郭紅終究是沒有這樣做。隻是沒人的時候就,將“高主任”叫成了“高叔叔”。高宇的太太是從事話劇工作的,長年不在家。因沒有孩子的緣故,家裏十分的清淨,就他和一名小保姆。
半年後,郭紅如願被派往福建做調研工作,為期兩年。但等她到了地方上後才明白,中國當時對於海洋生態的保護意識基本上還處於一片空白,特別是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海洋的環境汙染問題十分的嚴重。她為此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績,不但得到了所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讚揚,她的那篇《保護性開發近海海洋資源》的論文還獲得了聯合國的肯定,獎勵她一筆數目可觀的環保基金。但現實中,海洋生態的破壞依然如故。
大大小小的企業隻顧將各種汙染物源源不斷地排放進大海,絲毫不管這樣對於海洋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加上不少沿海漁民為了追求單一的經濟效益,大肆進行濫捕濫殺,使用諸如電網、鉤網等各種違禁工具,對海洋魚類進行滅絕性地捕撈。她的心在滴血中終於明白了,僅靠一己之力要在中國倡導和推行海洋生態環抱意識,是根本無法實現的,調研報告同具體的實施之間存在著一條看不見的鴻溝,不由得感到有些心灰意懶起來。就在這時,高宇因陪同英國的一個海洋生物專家團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考察交流,也來到了福建。
泉港因網箱養魚而聞名於海內外,這裏喂養的名貴魚類,大都出口到菲律賓、南亞一帶。為了有效地監測到這裏的海洋生態環境,海洋所在這裏設立了一個臨時觀測站。
高宇到達福建的時候,郭紅正心灰意懶地住在一戶海上人家的小木屋裏,望著湛藍的大海發呆。那一刻,她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當初選擇回國發展,是否如自己一直堅持的那般正確。
當高宇出現在她的麵前時,她幾乎以為是自己的眼睛發花了,可仔細一看,高宇正笑吟吟地站在一艘漁船上,正在朝自己駛來。高興得她像小孩子般地手舞足蹈起來。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般,郭紅倒在了高宇的懷中喜極而泣起來。
“我還以為您讓我來到這裏,就不再管我的死活了呢。”
“這不是你當初最大的理想嗎?怎麽,後悔啦?”
“可這理想絲毫也沒有實現的可能,我為中國目前對海洋生態的漠視感到深深的悲哀。我現在才發現自己當時選擇回國發展的想法是多麽幼稚。”
“你別忘了,萬事開頭難,正因為這樣的現狀才需要你的努力嘛。別灰心,談談你的想法。”
“根據現在的情形來看,要想大規模地推行海洋環保理念是不大可能的,我想先找一兩個小一點的縣市開始推行。然後再從點到麵、從小到大,逐步地達到我們的目的。”
“在福建?”
“恩,我覺得地點在哪兒並不是關鍵。”
“我卻並不這麽認為,你想想,整個大的氣候都不重視,小地方會同意實行你那一套嗎?根據中國目前的實際國情來講,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我們自己能有經費進行這項工程。但你知道,就憑我們研究所這樣的清水衙門,是根本不可能的。”
“難道就這樣放棄?回到研究所做那些不切實際的表麵文章?”
“不,你不是出生在海灣嗎?那裏可是聞名中外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啊,聽說這些年那裏興起了一股海洋潛水熱。你想想,作為全年以旅遊業為主的城市,一定會特別地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海灣的自然環境就是大海。海洋潛水必須得有成片的珊瑚區,也就是一定要保護好海洋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魚類就會急劇地減少,就會失去對遊客的吸引力。你想想,當地政府能不歡迎你這位國際海洋生態環境研究專家的光臨嗎?再說,海灣一年四季遊客不斷,不正是大力宣傳你的海洋環保意識的好地方嗎?”
“太好了,你怎麽不早告訴我呢?我當時也曾想過回海灣,可我卻沒有想到那裏占有這麽多的優勢。但回海灣的難度太大了,我以前也申請過幾次,都沒有被所裏批準,現在行嗎?”
“再試試吧。”
見高宇如此說,郭紅的心裏又燃起了一絲希望。